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话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话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当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校里为什么要设语文课?” 设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叶老的这种观点早在一九四九年的一封信中就曾申明过。他指出:语文科‘听’‘说’‘读’‘写’宜并  相似文献   

2.
刘立勤 《兰州学刊》2005,(3):310-310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可概括为四个字,即听、说、读、写.一般来说,读、写比听、说要难一些.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识字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尝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是从自学起步的。在三十五年漫长而又曲折的自学道路上,我尝到过不少甘苦,也有一些深切的体会。语文学科的自学能力,应当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限于篇幅,这里拟就“读”的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验证明,一篇文章,如果学生预习好了,就能达  相似文献   

4.
精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五项全能”(听、说、读、写、译),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对语言深入、精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等。(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然而,从一种教学法向另一种教学法的变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需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从语法——翻译教法到交际教学法的过渡亦是如此。融“3A”于“3R”之中的精读课启发式教学模式,旨在突出精读课“精”之特点,分三步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交…  相似文献   

5.
课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通过精心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是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语言、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郑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从这个目的可以看出中学英语教学要着重能力的培养,要把好基础,而初中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这个阶段又极为重要,它是外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听、说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呢?笔者就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音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语音不准,就难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单词,从而朗读不能成句,课文不能上口,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导言在以部分信息把握整体信息的大学英语全息式学习中所涉及的读、听、说、译、写五种语言技能是基础阶段的一个基本功全店、体(指从信息的角度,相对于各单项技能部分信息的综合体)。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体现了阅读为主,兼顾听、说、译、写的原则。五种语言基本技能呈现着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全息、联系”。读和听是纳入语言信息,理解话语,习得外语;说和写是吐露语言信息,建构话语的言语活动;翻译则是在理解基…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在读写能力上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加速完成这个基本任务,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提出了各种方案和见解。有的认为读和写写是根本,能写  相似文献   

10.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式教学就是把英语教学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和听,一块是课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法将各项技能割裂开来分项处理的弊端,将读、听、说、写、译等五项技能揉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全日制高级中学的目的 ,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 ,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 ,在写的教学方面要求 :“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 ,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能就课文内容笔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 ;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 ,填写简单个人履历表等 ;书写格式、行文及礼貌用语无严重错误 ;能笔头造句。在有提示词语的条件下 ,二年级和三年级能用 30分钟分别写出 50— 80个…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方法及各种配套教材已被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广泛采用。新型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课堂活动形式多样、课内课外密切结合;以提高学生使用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强调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由于书面笔试的局限,不少教师片面理解国家教委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世纪人才的宗旨,只追求近期、短时、局部的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只着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作业、考试等是阅读、作文、课外资料也只是《语文阅读》《优秀作文》《读与写》等,这些举措无疑加强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却忽略了说话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有的写起来头头是道,真是“下笔如有神”,而说起来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有的即使能够说,也是固定模式的学生腔,还有的模仿港台明星,土语洋腔结合成为校园语言的特色之—……这样的学生会具有优秀的语…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中的"写"的能力.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学生的作文过程,其实质就是运用语言来表现思想认识、思维方法、传达感情,并且反映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作文训练,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近年来,我在对作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英语——这一世界通用的语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为英语是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它不仅需要我们会读会写,而且需要我们会说、会听、会进行语言的交流。所以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刚进初中的学生对英语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对英语学习特别感兴趣,因此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将来学好英语打下一定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以上的能力,除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必须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  相似文献   

17.
提起语文教学的备课,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讲读教学的备课,至于作文教学的备课,似乎在意念之中十分淡薄。有的甚至认为作文教学无须备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想强调: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样取决于作文教学备课的水平,这是经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真理。 作文教学的备课自有它不同于讲读教学备课的特性: 1、重在备“说、写”。在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活动“听、说、读、写”中,“听、  相似文献   

18.
学习外语,必须先学会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读和写,这个顺序在外语教学中是必须遵循的。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在每节授课中要以听说带动读写。从“听”开始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听  相似文献   

19.
周莹 《南方论刊》2005,(3):66-67
听力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它是最基本的语言技巧之一”。它常被列于外语教学四项基本技能之首。按照教学法理论,这四种技能可分为接受(听、读)和表达(说、写)二种。后者以前者为前提,而在听说二项中,听又显得更加重要。因而听力在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说、写能力的前提之一。一般来说,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果。一、影响因素1、语言因素。学习语言,对语音语调一定要有较强的辨音能力。语音问题在听力教学中不容…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英语则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听”和“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院使用的通过教育部组织验收的《大学体验英语》,这一教学系统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大纲过分强调阅读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