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实践观的范畴,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其价值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继续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前景作出了积极展望。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这是林语堂在"论语"时代的伙伴徐訏在《追思林语堂先生》一文中所发出的感慨.这的确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主要难度还在于林语堂本人思想、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于一身,不中不西、又中又西,中西结合,甚至古今融合.任何事情,那怕是一件芝麻绿豆的生活琐事,林语堂都会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比如,戴什么帽子、穿什么鞋子,吃什么菜……,都可以变成东西文化冲突或两种文化比较选择的大题目.别人所极力掩盖的,正是他着意要暴露的,别人梦寐以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界对林语堂的研究比过去有长足的进展。思想体系的研究成为林语堂研究的重中之重,创作道路与文学创作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林语堂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发展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辛亥革命研究已形成几个热点:对辛亥革命本身的研究触及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人物评价,主要集中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人身上,而对陈其美、黎元洪等颇有争议的人物的评价变得醒目;除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一主线外,研究者还将清末统治集团的研究收入视野。现将史学界一些比较重要而争论又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一概要介绍。 一.有关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学术界近几年对《水浒》的研究仍非常活跃。第三、第四届全国《水浒》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中国《水浒》学会也于1987年11月在湖北襄樊正式成立。种种迹象表明,《水浒》学继“红学”之后,将成为新的“显学”。现将近几年《水浒》研究中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对美学的研究原本起步较晚,而其间又遭种种干扰,遂使这块刚刚开犁破土的处女地复归荒芜。三中全会的春风给美学研究带来了生机,使其由复苏而步入方兴。从不太精确的统计中,我们看到了如下的事实:从建国到1976年近三十年,共发表各类有关美学的文章220余篇,专著10本;而1979年至1982年仅四年间,此类文章就达460余篇,专著17本。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关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研究文章,后四年居然为前三十年的四倍多。如果说只用数字还不足以说明目前我们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的态势,那么,从研究内容和特点上概要地回顾一下近几年的研究情况,就可以了解大致了。  相似文献   

7.
王兆胜 《人文杂志》2003,6(5):78-85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作家少有不受其影响者 ,林语堂也不例外。林语堂与梁启超最根本的关联在于 :自我的矛盾性 ,思想观念的求新求变 ,对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奉 ,热爱常识、幽默和趣味 ,文体的气势磅礴、饱含感情和文白相间等。二人最大的差异是 ,林语堂比梁启超更注重宗教情怀、多元文化之融会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也曾是风云一时、中外知名的人物。他和伟大的鲁迅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两人却有过十余年的交往历史,由联合而至分裂,由战友而至敌对,其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认真探讨这一变化过程,澄清过去被混淆的事实,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鲁迅的伟大,这应当说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兆胜 《江汉论坛》2003,12(9):106-109
章克标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一个特殊的人物,尤其是他与林语堂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林语堂与章克标由同事朋友变而反目的过程,也梳理了章克标眼中的林语堂形象,还考证了林语堂有可能受到的章克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林语堂是朋友、同事.据《鲁迅日记》载,自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四年,他们间的交往括动有一百二十六次.现保留鲁迅给他的书信四封.但后来由于两人政治立场和文学志趣不同,关系逐渐疏远,以至泾渭分明,分庭抗礼.林语堂原名林玉堂,福建龙溪坂仔村人,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英文教授.一九二四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与语言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称著名作家林语堂为世界级大师,他不但在中国影响很大,在西方也有很大的影响.几十年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陆读者隔膜了这个不该隔膜的人.改革开放以来,知道他的名字,读过他的作品,研究他的人越来越多,但了解他是个语言学家,读过他语言学著作的人却不多.在海峡两岸一起纪念林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语言学工作者,笔者感到有必要介绍林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以引起读者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杜玲 《北方论丛》2004,10(6):80-8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宗教观是其思想的重要方面.理性主义、开放和多元是林语堂宗教观的基本特色,这个基本特色体现在他对儒家、道家及佛教的评述,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推崇,以及对宗教中教条主义的批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与同时期的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郁达夫等人不同,林语堂的成长过程比较特别.鲁迅等人走的是从"中"到"西"的路子--从小接受的是国学教育,长大后才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如鲁迅从七岁到十七岁读的都是私塾,到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后才接触西方教育.而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读的都是教会学校,教会学校注重神学、外语而忽视国文,这就必然割断了他与中国文化的血脉.  相似文献   

14.
有人称罗素为“2 0世纪最伟大的智者” ,许多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林语堂也不例外。林语堂对罗素推崇备至 ,曾用“现代圣人”、“智者”和“思想家”称誉他 ,二人最突出的共同点是对自由、快乐和幸福人生的探索。当然 ,林语堂与罗素也有差异 :后者朴实、平易、散淡 ,少宗教情感 ;前者浪漫、飘逸、精粹 ,多宗教的神秘气息。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与中国音韵学研究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语堂与中国音韵学研究的转型方环海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潮,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就汉语语言学研究来说,因受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也在理论与方法上发生巨大转变,开始向现代语言学...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呈现出一种好的景象。1985年9月18日至23日,又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了全国第二次蒲松龄学术讨论会。现在结合这次讨论会将近几年来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探讨范围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聊斋志异》研究史的探讨。主要是对清代的《聊斋》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吕扬的《〈聊斋志异〉研究史话》(人大复印资  相似文献   

17.
王兆胜 《人文杂志》2002,18(5):69-74
林语堂与周作人的交往并不频繁 ,也不算多么密切 ,这远远不能同林语堂与鲁迅的交往相比 ,这主要可能由于二人都不喜爱交往的性情相关。但是 ,二人在文化思想、文学观念以及性情癖好等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承继性 ,如果说周作人是林语堂的“亦师亦友”这个概括也并不为过。当然 ,林语堂毕竟不是周作人的翻版 ,他们二人又有明显的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人生态度和美学趣味上面。  相似文献   

18.
<正> 严羽的《沧浪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最有名,对后代影响也最大的一部。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绍虞先生的《沧浪诗话校释》。截至1985年底,全国各地报刊共发表有关严羽和《诗话》的论文约60篇左右。1985年10月底,全国首届严羽学术讨论会在福建邵武市召开,又提交论文52篇。这篇综述,以近几年发表的论文为主,兼顾大会论文。一、关于严羽的生卒年和生平严羽,《宋史》无传,有关的生平资料传世很少,生卒年难以确定。关于生年,主要有1174至1189年间、1192年、1195年左右、1189至1195年之间、1197年、1203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是研究人的灵魂,那么研究文学家则是走进一个幽深具体的文化灵魂。《闲话林语堂》就是这样一本真正走进林语堂文化灵魂深处的佳作。首先,作者是在东西方文化的宏大视野中把握林语堂。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而是一种生动的文化现象,突显的是民族文化的某些价值。在《闲话林语堂》中,作者通过剖析林语堂文化灵魂的渊源,揭示了林氏对东西方文化的取舍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林语堂既不同于“五四”时期的大多数文人那样激烈地否定,又不同于“国粹派”一味地肯定传统,而是在批判传统文化丑恶一…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与性灵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作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林语堂在创作上已经渐趋丰富和成熟,从而迫切需要在创作理论上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因其浓厚的浪漫主义气质和自由主义精神,此时他已在西方众多的哲学、美学思想中,筛选出他所认同和需要的表现主义美学,并经过创造性的综合改造,使之成为他可以应用的理论武器。而当时周作人扬起的“性灵文学”大旗,也与他的性情和兴趣一拍即合。本文着重分析了晚明性灵文学与林语堂创作理论形成的渊源关系,并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林语堂性灵文学观的独特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