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追昔游集》是研究李绅的生平、仕途迁转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其所收诗歌准确系年是研究的基础。对前人系年有误之处进行补正,主要对诗人大和七年到大和九年所做的一组诗的时间线索做一大致的勾勒,并对《过梅里七首》《重入洛阳东门》《新昌宅》三组诗的创作时间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诗坛,贾岛虽非声名显赫的一流大家,但他刻苦炼饰的创作精神与别具一格的诗歌风貌,却为其在名家林立、流派纷呈的中唐诗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在后世拥有众多追随者。贾岛作诗偏于求奇,后世诗评家也常以奇僻总论其诗歌特点。这种诗风的形成受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其外因是元和诗变时代氛围下韩孟诗友求奇创新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影响及对杜甫奇特诗歌作风的继承,内因是多年的释子生涯所养成的独特的审美癖好及自身苦寒困顿的境遇导致其多选取异僻之物与幽奇之象来寄寓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3.
在明代中叶吴中文人群体的诗歌创作中,祝允明的诗歌特色鲜明,美学风格多样,具有强烈的尊体、辨体意识,秉持诗各有至处的原则。在两汉至隋唐的时间跨度内,祝允明坚持选择第一义的作品作为诗法对象,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美学追求,而这种风格取向又是与其执中持正的论诗标准,创作主体的才性、气质有着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5.
关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历来论者虽多,观点却大致统一,基本都认可其诗纯真自然、平淡清新、明白如话、质朴率真。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确实别开生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要说陶诗的语言和当时诗歌崇尚骈俪和追求辞藻华美的风气相对立,倒也言之偏颇。因为陶诗的语言风格是在当时玄言诗流行的环境中形成的,而玄言诗其实并不崇尚骈俪辞藻。而与陶渊明基本同时的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年等的确崇尚骈俪,喜欢堆砌辞藻,但他们俩毕竟是挺有名的晚辈,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刘宋初年的元嘉时期。而陶渊明的诗风在晋代已经形成,他在创作上是不可能有意识地和颜延年、谢灵运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6.
李琦对新潮女性诗的“躯体写作”实行了必要间离 ,她始终高擎理想的旗帜 ,抒写美好的一切 ,执著于母性情怀的抒放与绮丽柔婉风范的建设 ;李琦的诗是逸出北大荒诗派审美规范的“异类” ,它常站在昨天与明天交结点上抒情 ,达成地域意识与心灵的共振 ,注意捕捉具有超越性永恒性色彩的诗意因素 ,诗质相对纯粹 ,充溢着柔美雅丽的婉约风 ;李琦的轻型诗提供诸多启迪同时 ,更昭示了诗歌生长的潜力和希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前期,西部"新边塞诗群"以其强劲的冲力雄起于新时期诗坛,其豪放激越、粗犷强悍的"新边塞"诗风给新时期诗坛灌注了一种全新的活力,也引领了人们热烈的目光.一时间,周涛、杨牧、昌耀、章德益等诗人的名字频频醒目于不少文学报刊,一度领尽风骚.但当"新边塞诗群"画上它辉煌的句号,西部似乎又复原了它往昔的沉寂.还好,这种沉寂不算太久!继起的西部第三代诗人(这里的所谓西部第三代诗人并非一个诗歌流派和诗歌群落的概念,而是一种代际指称.是对继"新边塞派"之后,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西部诗歌创作新人的总括)复又打破了这种沉寂.沈苇、杨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有代表性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诗以其淋漓的元气,透彻的抒情,海涵地负的文化内涵和排山倒岳的雄肆笔力,享誉古今.说到李白诗歌的风格,基本是以飘逸豪放来定性,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以前学者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与李白的痛饮有关,也就是说形成李白豪放飘逸诗歌风格的原因之一是其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9.
10.
唐君毅主张以道德自我为中心,从形而上出发,从哲学的高度探索考察中国历史文化,以重建和发展中国传统之人文精神。他将道德自我与文化相联系,强调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均统属于一道德自我,且为其分殊表现。道德自我构成种种文化意识的灵魂,成为唐君毅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心观念,贯穿于唐君毅的道德哲学、人文精神论、宗教观和人生论等整个文化活动之中,从而使得他的文化哲学体系涵摄了更为深广的内容。唐君毅的文化哲学观是一种超越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具有统摄中、西、印三系思想中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西方近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性质,从而把中国儒家传统的心性之学发展到现代阶段。 相似文献
11.
元泰定、至正年间,李孝光、杨维桢唱和古乐府诗,以关注民生、讽刺时事、吟咪怀抱之作代替当时流行的颂扬昌明盛世之音;以张扬一己性情之趣改变一趋于正的风雅之声;以风骨遒劲、瑰诡奇绝的诗歌风格取代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致使泰定、至正诗风为之一变,为元末以张扬个性为主的诗歌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韩愈奇险诗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社会风尚、宗教文化、奇朋异友和个性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对韩愈奇险诗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把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融为一体,在东西方文化的接合部独辟蹊径,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的美韵风格。川端康成文学具有独特魅力,其影响超越了日本国界,并对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河城市是运河的产物。漕运方向的变化与政治中心的迁徙密切相关,并决定了运河城市的兴衰。汉武帝时期,漕运规模开始扩大。到了宋代,漕运总量进一步提升,作为商贸集散地的运河城市随之壮大。运河城市的发展还与航段、日航程等要素紧密联系。河口运河城市因处于航段节点上,利于商品集散,获得优先发展。具有出海能力的河口运河城市,甚至将商路拓展到海外。日航程节点一方面是运河沿岸城镇呈均匀分布状态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是航道改变后一些城镇走向衰败的原因。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加强了不同自然经济区的联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五大运河城市群,促进了商业繁荣。明代设置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加强漕运管理,使得京杭大运河城市群的经贸联系更加密切。大运河在强化漕运功能、商品流通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将区域文化传播到其他区域和国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与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的,以戴望舒为领袖和代表的"现代"诗派的诗歌创作,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可以划分为以戴望舒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风;以施蛰存为代表的"意象诗"派诗风;以徐迟、路易士、陈江帆等为代表的以现代都市生活为题材,趋于"知性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未来主义、立体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诗派有关的诗风三大块.其中的第三种诗风素为理论界所有意无意忽视.它表征了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发生.中国现代都市诗拓展了中国新诗一个新颖广阔的题材表现领域,弥补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没有都会诗人"的缺憾,它与"新感觉派"小说一道,加快了"城市文学"追赶"乡土文学"的脚步,并对后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走向中兴:南宋绍兴诗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中兴诗歌之前的绍兴时期,被认为是诗歌发展的低谷,本文提出,绍兴诗歌实为中兴之序曲.此期诗人充分认识到北宋末年江西诗歌雕章镂句、瘦硬艰涩、不问世事的弊病,在"靖康之难"的时代变动中重新全面发扬杜甫诗歌的意义,同时在继承元祐诗学精神的基础上倡导新的审美追求,形成具有新变特征的活泼明快、平淡醇厚的诗风,从而为笔意流转、意境宏深而又充满现实关怀的中兴诗歌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元初江南故宋之地,其诗风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宋末诗风的延续,江湖诗风占据主流的位置。其原因则与蒙元统治的逐渐稳固、遗民心态的淡退、江湖诗人群体的依然存在,以及诗歌的发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因素有关。其诗风则表现为形式上的偶俪熟俗、风格上的流丽清圆,以及空疏无学、矫激任气,这样一种风气,直到延祐开科取士、诗风崇雅,才有了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陈与义与江西诗派诗人都主张学习杜甫,这也是方回等人将陈与义纳入江西诗派的主要依据.但江西诗派诗人强调学习杜诗的技法,而陈与义则强调学习杜诗的风雅精神.基于这种理论主张,在实际创作中,江西诗派主要是学习杜甫夔州后的诗风,而陈与义主要学习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创作.江西诗派得杜诗之顿挫,而陈与义得杜诗之沉郁. 相似文献
19.
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歌独树一帜,被称为"温李新声".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群体用全新的审美视角与价值尺度,将"温李"一派精致绮丽的风格、朦胧迷离的意境、感伤缠绵的情调与西方的诗学理论相结合,开掘出新诗的艺术特质.可以说"温李新声"唤醒了新诗的旧梦,同时现代诗派也用现代的眼光照亮了以温李为代表的晚唐诗歌. 相似文献
20.
明代<孟子>学是中国<孟子>学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自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和贡献,是一块有待进一步开垦的学术领地.明代<孟子>考据学,参与学者较多,著述亦丰,前、中、后期发展不均衡;具有关注重点较为集中、专题研究较为兴盛、体例上推陈出新等特点;同时也明显存在简单重复考证和考证不够深入的缺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