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春华 《中国藏学》2012,(3):194-211
1911年10月,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动荡的局势再一次掀起侵华浪潮.沙俄首先借机将中国外蒙古地方分裂出去,并通过逼签《俄蒙协约》和《中俄声明文件》,使外蒙古在名义上获得“自治”,而实际上将其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和殖民地.英国也借机图谋将中国西藏地方分裂出去.为此目的,英国政府一方面胁迫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举行西姆拉三方会议,逼签由其炮制的所谓“西姆拉条约”(于1914年4月27日草签),为其分裂西藏制造“条约依据”;另一方面,因草签的“西姆拉条约”违背了1907年英俄《西藏协定》,为使“西姆拉条约”得以成立,英国政府向俄国政府提出修订《西藏协定》的要求,意在废除协定中不利于英国的规定.俄国政府经研究后,指出,倘若英国欲修改《西藏协定》,则俄国要求英国承认北满洲、蒙古和中国西部为俄国独占的势力范围,并要求修改《英俄协约》中的阿富汗部分,以保障俄国在阿富汗北部的经济利益.正当英俄两国踌躇满志地商定互换照会、相互承认各自在西藏和阿富汗的某些权益之时,传来中国政府断然、严正拒绝正式签署“西姆拉条约”,三方谈判破裂的消息,英俄两国围绕中国西藏的政治交易随之告吹.  相似文献   

2.
1898至1921年是英国以“宗主权”为中心的侵藏政策的提出、实施和基本确立的时期.为与俄国争夺中亚细亚,寇松提出中国对西藏只有宗主权,并寻找时机发动侵藏战争,逼签《拉萨条约》,“变西藏为实际上的保护领”.随后,英国声称西藏是“一个外国君主统治的国家”,并与俄国舍谋以中国只有宗主权来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继之,英国加快侵藏步伐,企图强迫中国同意西藏“自治”,并要求俄国同意其在西藏“行动自由”.1921年,英国政府采纳贝尔的建议,一方面反对中国政府恢复设置驻藏大臣和派驻军队,一方面企图制造“大西藏”以分裂中国,以这两大内容为核心、以宗主权为幌子的侵藏政策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3.
1888~1911年英俄围绕西藏展开了角逐.从过程来看,英国在与俄国的角逐中处于强势地位,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俄国更占优势.英国政府致力于确立西藏的"中立化"自治地位,然而,由于清政府的坚决反对,英国在英俄协定中所确认的"宗主权"就不具备合法性,随之而来的某些条款更不具备实际操作性.相反,俄国人利用英俄协定,限制了英国对藏政策,并为其随时过问英国对藏政策提供了条约保障.  相似文献   

4.
该文为《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汇编(1900—1914)》的序言。首先简要介绍了20世纪初以来俄国(沙俄、苏联、当今的俄罗斯)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中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对西藏问题的研究情况;继而介绍了本档案汇编所收文件,以及文件所反映的事件,诸如,沙俄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非法来往;英军入侵西藏;达赖喇嘛出逃外蒙古,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达赖喇嘛是移居俄国,还是返回中国做出的安排;英、俄背着中国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西藏协定》;俄国干涉中国清政府废黜达赖喇嘛名号;达赖喇嘛出逃印度;辛亥革命爆发后的西藏局势;中华民国大总统颁令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中国领土;阿旺德尔智策动西藏独立并与英、俄建立外交关系;华侨团体通电要求向西藏和外蒙古派兵保卫边疆,以及英、藏、中三方西姆拉会议等。  相似文献   

5.
1907年8月31日,英俄两国签订了有关西藏、波斯、阿富汗的《协约》,它是两国在中亚争斗中彼此力量相对均势条件下暂时妥协和相互制约的产物。但随着中国政局和世界形势的迅速发展变化,英俄出于各自帝国主义利益的需要,都欲修订《协约》,以攫取新的侵略权益。为此,两国政府以修订《协约》中的《西藏协定》为中心,在1912年  相似文献   

6.
周学军 《西藏研究》2000,(4):116-118
1913年 1月 11日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代表、俄籍布里亚特蒙古喇嘛阿旺·德尔智与外蒙古分裂集团签订了相互承认蒙古和西藏“独立”的《蒙藏条约》。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王远大先生《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一书对蒙古方面签字人职衔的译文是 :“1913年 1月 11日 (作者页注 :藏历水鼠年十二月四日 ,蒙历至尊二年十二月四日 ) ,《藏蒙协定》在库伦签字……蒙古方面在协定上签字的有副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尼塔比利克图达喇嘛拉布敦、曼赖卡图尔白楚达木定苏伦。”① 据此汉译文 ,达喇嘛拉布敦的职衔是“副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事实并非如此。 …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英国以仅承认名义上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和事实上视西藏为“独立国”作为策动西藏独立的策略,持续近50年,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朝、中华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始终坚决反对英国的“宗主权”谬论.中荚交涉西藏“宗主权”的实质是维护中国主权与制造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195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把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进一步固定下来了。使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妄图阻挠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主权,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变西藏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美国西藏政策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晔 《西藏研究》2003,4(2):1-7
20世纪美国在冷战与遏制中国的政策下 ,对中国西藏的政策奉行实用主义原则与双重标准 ,即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地位 ,又支持达赖分裂势力的“藏独活动”。该政策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模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地位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的支持并没有使流亡分裂集团达到“藏独”的目的 ,这一政策的结果却暴露了美国在西藏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径。  相似文献   

10.
清末,沙俄帝国主义同英帝国主义勾心斗角,争相侵略西藏,中国神圣领土西藏面临着将沦为俄、英殖民地的严重局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之时,俄、英争夺西藏的斗争一度达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沙俄政府出于它的对外政策的战略需要,终于承认英帝国主义在西藏有“优先利益”,而把西藏问题变成它手中的一块政治筹码,同英国进行政治交易。本文拟从《尼古拉二世致达赖喇嘛书》,对沙俄政府侵藏政策的变化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49年9月至1951年12月,《泰晤士报》持续关注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昌都战役发起前后,它关注西藏的法律地位,声称西藏是“自治”的,指责人民解放军进军为“侵略”.昌都战役发起后,它关注人民解放军进军、谈判举行和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与实施.它支持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赴京谈判,“条件是西藏自治得到尊重”.但是,它所说的“自治”和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在本质上不同.它不愿意看到中国共产党顺利恢复了治藏主权,因而宣称十七条协议是强加的.它虽然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必然趋势,却又幻想地称“要清楚地说明中国重新恢复对西藏权力的结果,为时尚早”.这一切反映了它作为曾经是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喉舌在中国历史发展必然趋势面前的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世纪前期的中亚为背景,勾勒了该时期英俄争夺中亚,并达成1873年英俄协定的历史概貌,以便使我们对英俄进行殖民掠夺的本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一年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为《十七条协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为彻底驱逐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挫败他们妄图分裂西藏的阴谋,使西藏人民永远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以及解决由于帝国主义挑拨而造成的藏  相似文献   

14.
9月25日,国家民委邀请部分在京少数民族人士,座谈《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以大量翔实的历史材料,追溯了西藏地区成为统一的中国一部分的久远历史,客观真实地介绍了西藏人权状况,受到各族人民欢迎和拥护。参加座谈会的少数民族人士指出,近年来,国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无中生有,到处散布西藏人权问题,制造混乱,欺骗国际舆论,妄图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人权,最基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如果把人权与西藏联系起来,那么西藏人权现象最差的,当数旧社会的西藏,就是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社会。那时,作为农奴主阶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前,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着主权管辖,汉藏两大民族和睦相处,亲密友好,内聚向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流。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侵略中国沿海内地的同时,也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的西藏。英帝国主义者充当了侵略中国西藏的急先锋,俄美等国接踵而至。19世纪末以来,由于英帝国主义发动两次入侵西藏的战争,随后他们在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培植亲帝分离主义势力,同时炮制“西藏独立”论。这时,腐败的晚清王朝,  相似文献   

16.
王远大先生以"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为研究主题,先后翻译英、俄政府有关西藏的多种档案280万余字,出版专著《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为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史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他的学术发展经历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研究过程、研究路径等进行介绍,探讨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萍 《西藏研究》2004,(3):8-14
10 0年前 ,为了和俄国争夺地缘政治优势 ,为了将西藏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英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西藏的战争。为此 ,西藏人民进行了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抵抗。由于当时清中央政府的软弱以及敌我力量的悬殊 ,使这场不对称的战争让西藏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并最终以失败告终。江孜抗英保卫战失败后 ,英国在西藏进一步策划“西藏独立”的一系列活动 ,在西藏上层统治中培植亲英势力。从此 ,在西藏开始了长期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殷鉴不远 ,在冷战后的新的国际形势下 ,西藏地区在西方国家古老的地缘政治中心和新的能源地缘中心中的战略地位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更加增强。本文试图从全球视角审视 190 4年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背景 ,以此来评析江孜保卫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并对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我国西藏可能面临的潜在危险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后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府高举各民族统一于一个国家、各省统一于中央的旗帜,并在1912年3月11日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总纲中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这给予清季以来觊觎瓜分中国边疆和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各国以沉重打击。 由于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政局混乱,边防空虚,无力顾及边陲地区,加之革命政权很快落入窃国大盗袁世凯手中,英、俄等帝国主义便纷纷利用这种局面,加速对  相似文献   

19.
法律、政治昌都解放打开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大门阴法唐《中国藏学》2000.4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成立前后魏克《中国藏学》2000.4事实胜于雄辩——评英国人权报告对我拥有西藏主权的否定杜永彬《中国西藏》2000.6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王培英《民族研究》2000.6  相似文献   

20.
一、审时度势 ,适时决策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 16世纪起 ,外国传教士就染指西藏。 19世纪 40年代后 ,随着清朝国力的日益衰弱 ,英、俄、日又加紧争夺西藏。进入 2 0世纪 40年代 ,中国内忧外患 ,蒋介石又大打内战 ,无暇西顾。噶厦当局趁机在英帝国主义分子的操纵下 ,不断制造分裂活动。这时 ,美国战略情报局又插手西藏 ,大有取英国而代之之势。而且西藏的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 ,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困难 ,我党又没有任何工作基础。何时解决西藏问题 ?早了 ,欲速则不达 ;晚了 ,后患无穷。何时最好 ,便是摆在党中央、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