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39年8月14日,希特勒的外交部长约西姆·冯·里宾特罗甫向纳粹德国驻苏联大使弗雷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贝格伯爵发出特急电,请他马上面告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宜尽快就两国“恢复友好合作”或是“毫无理由地在某一天再度兵戎相见”的问题作出抉择。①接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一一签署,苏联领导人或称“中立”,②或以为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③四十几年过去了,史学界对苏联外交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的评价,如因而摆脱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东西两面夹击”的“危  相似文献   

2.
成都军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苏德条约》评价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条约的签订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赢得了战争准备时间,使苏联得以建立“东方防线”,从而避免了西线作战的危险。(二)打击了英、法等国怂恿德国进攻苏联的绥靖政策,粉碎了德、意、日反共集团的包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苏德条约》不是真正的互不侵犯条约,而是一种战略结盟,它反映了苏联对外政策中的沙文主义,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势力。苏联虽然利用条约争取的时间做了一定的战争准备,而德国则利用同一时间结束了西线战事,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布势,使反法西斯国家和苏联战略上更加被动。军事上,苏联“东方防线”的建立,使苏军临战前夕彻底变更部署,脱离经营十数年的国防工事和筑垒地域,开赴缺乏坚固阵地依托的新边界仓促组织防御,更加丧失了战争初期的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波兰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国际问题,它的影响和意义远远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是各大国在欧洲争夺霸权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就是由于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就波兰问题对德宣战而蔓延开来的。大战期间,波兰国土虽然论陷了,但国际舞台上的波兰问题并未销声匿迹,各大国仍在波兰问题上进行了曲折的斗争。大战后期,围绕着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合作和关系问题,特别是欧洲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越道路的发展变迁深受两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影响.政治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安南贡道的限制、海禁政策的实施、中越边界的变化、地区行政区划和地方政治的改变等;军事方面的因素为中国各王朝用兵安南、架设桥梁、修建道路等;经济方面的因素为边境贸易的繁盛和贸易点的改变等.当然,中越道路的发展变迁也影响两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  相似文献   

5.
二战前期苏德经贸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二战中苏德关系论述颇多,但对其经贸关系却很少问津,本文则着重论述了二战前期苏德经贸关系。文章认为,1939年,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准备趋于完成,由于英法等国执行祸水东引的政策,致使苏联倡导的集体安全努力失败。处于资本主义总体包围之中的苏联为了拖延战争的爆发,调整了其外交战略,走上了与德国握手言和的道路上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双方建立友好关系的标志,而经贸的交往则成为维持双方政治友好的重要手段和双方关系发展的晴雨表。就是在德苏友好这面耀眼大旗的遮蔽下,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梦魇,并从苏联及其第三国取得了战争所必须的原材料和粮食,从而决定性地削弱了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而苏联大量的战略物资运往德国,不但削弱了自身的战争力量,而且由于两个经贸协议的执行,麻痹了斯大林对大战即将爆发的警惕性,从而使苏联在战争前期遭受了本可以避免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是人口和资源禀赋条件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在两国诸多的竞争领域中,服务业的竞争备受关注.中国在服务贸易总量上具有优势,但印度在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上的优势使其竞争力超过了中国.中印服务贸易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印度的歧视性制度和政策、两国文化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等制约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合作发展;迅速发展的双边贸易、渐趋密切的政治联系、优势互补和避免竞争损失的理性选择构成两国服务贸易的有利条件.两国应加强多边联合对话、加强两国服务贸易政策和制度制定的合作、构建互信互认机制、促进文化交流等,推进双方服务贸易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线路,是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的主干道,在东西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往来、民族迁徙融合、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宁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考古出土的大量遗物,见证了文化交流的发达与繁荣.乐舞遗珍便是其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种类,且显示了“声色之美,戎华兼采”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8.
苏德石油备战上的反差,是苏军在卫国战争初期作战失利的重要原因。遏制与反遏制,是贯穿苏德石油之争的一条主线。苏德石油发展空间的差异,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的国家关系正在走向成熟."相互包容关系"的提出是基于对两个民族、两种文明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具有跨文明建设意义的创新思想,是对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关系发展方向的总的概括,体现了中俄两国政治家和主流学者在新世纪发展中俄各方面关系的一种设计模式.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两国的"相互包容关系"主要体现在反映两国政治关系的公法关系和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私法关系这两大方面,而中俄之间的跨国私法关系是作为两国上层建筑政治关系的民事关系基础,也是实现两国"相互包容"的重要法律手段.中俄之间的跨国私法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20,(1):21-27
2014年5月,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签订两国重叠专属经济区的边界协议。菲律宾与印尼对涉海法律制度的调适、维护海洋边界安全的诉求,以及开发近海自然资源的需要,是菲律宾-印尼两国边界谈判由长期停滞不前到快速解决的背后动因。菲律宾与印尼在南海均有利益诉求,两国在西里伯斯海和棉兰老海的海洋边界的成功划定,对解决南海争议具有一定启发意义。菲律宾-印尼专属经济区边界协定对中国在南海议题上的重要启示之一是要加大国内对"断续线"法律地位研究的力度,为主张南海权益提供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我国车险赔付在车险的险种规定、责任规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借鉴美国“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英国“完全市场细分”的汽车保险制度、德国的汽车分级保险制度,从汽车保险行业标准、车险赔付机制、保险市场信息系统、保险监管系统建设等方面对我国车险赔付义务有效履行的保障措施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仍处于改革的探索阶段,应重新界定民事审前程序的概念,通过应然的价值分析,并结合国情,借鉴德、日、法、英、美等域外国家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有益经验,重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人民政协职能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没有划清其中的一些明确界限。在能然、应然、实然的统一中,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界限应当是吴邦国提出的五个不搞。坚持五个不搞,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工作必须秉持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是赋予被追诉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实现控辩平等的基本配置,也是国际司法准则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的最低限度之一。英、美、法、德、日等国家的刑诉中都有沉默权的规定,尤其近几年来英美等国家对沉默权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再次引发了学界对此的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并建立配套措施使之得以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5.
宋蕾 《阴山学刊》2009,22(3):93-96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俄罗斯在独立之初,即1991--1993年,对昔日加盟共和国中亚五国实行疏远政策,但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又转变了对中亚国家的政策,重新关注中亚五国。而这种政策之所以转变离不开指导思想变化、俄美矛盾凸显、中亚战略地位重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杨建刚 《江海学刊》2012,(4):205-213,239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陌生化"从俄国到欧美经历了一个旅行和变异的过程。布莱希特的陌生化(间离效果)、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以及当代西方学术界的诸多理论和范畴都直接源自于对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的吸收、借鉴和改造。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伴随着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西方学术界却出现了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新热潮,其研究内容在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一旅行和变异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原因,其各种变体也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梁俊艳 《西域研究》2012,(1):55-61,143
荣赫鹏置身英国和俄国在中亚进行的大角逐中,先后深入我国新疆和西藏腹心地区考察,乃至带兵武装入侵西藏,他的行动加重了我国近代的边疆危机。本文利用大量中英文档案等资料,对荣赫鹏在英国对我国新疆和西藏扩张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分析,期有助于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光绪初年 ,俄商违反中俄双方协定向蒙古地区偷运砖茶 ,经过总税务司赫德的核查发现 ,偷运砖茶数量巨大、后果严重 ,垄断了蒙古砖茶市场 ,排挤了华商 ,引起各国的不满。天津海关道提出制定《蒙古税则》以杜绝砖茶私售蒙古、恢复华商活力并增加财政收入。总理衙门以与成案不符 ,流弊滋多批驳。恰值曾纪泽赴俄解决崇厚所签条约的善后之行。他在《圣·彼得堡条约》中满足了俄国在蒙古及我国西北边境贸易的全部要求。这个以满足通商要求换回土地的谈判原则 ,对蒙古地区的损害至大 ,使俄国在蒙古的影响逐渐超过中国。辛亥革命以后蒙古闹独立 ,其源头之一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问题引发了德美关系危机,双方矛盾集中在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域。德美关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冷战后德美双方在外交利益和外交战略等方面的差异。当前德美两国正经历双边关系的一次实质性调整和定位过程,对欧盟建设和大国关系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民会议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在于仅仅起到了宣传和动员民众的作用。作为国民会议运动的实际主导者,中共更是把民众运动看作达成国民革命目标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期望通过召开由民众团体选举的国民会议,建设"真正民主政治"和"平民革命政权",从而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在国民会议运动的不同阶段,中共关于政权问题的具体主张也有变化,并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期间进行了初步实践。虽然国民会议运动最终归于失败,但中共对政权问题的探索为尔后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