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含《湘中记》是东晋地记的早期代表作,尤其以山水描写见长,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湘中记》是罗含在晋穆帝永和、升平年间任宜都太守时所作,大约于南宋末亡佚。该书现有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说郛》宛委山堂本等辑本,但上述各辑本仍有遗漏和不足。补辑辨正《湘中记》佚文,也是《湘中记》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马国翰是清代著名的辑佚学家、藏书家。他注重实用,以常见版本为主;注重收藏类书、古注等辑佚常用书;收藏有较多的古佚书辑本;本文从《玉函山房辑佚书》引用书《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多有著录几个方面对马国翰辑佚与藏书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马国翰与《玉函山房辑佚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学者马国翰自青年时期起致力于辑佚,终其一生,辑成《玉函山房辑佚书》。此书是宋以来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辑佚著作。丰富的藏书和目录学知识的积累是马国翰从事辑佚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关于《辑佚书》的种类及数量,目前说法不一。该书决非窃取章宗源的辑佚成果。马国翰身后,《玉函山房辑佚书》有多家刊本。  相似文献   

4.
唐代学者张镒以其所著《三礼图》而名世,其作今亡佚,清代学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其辑佚本一卷。据其辑佚本内容,我们以为张镒图作多本郑注,然亦有与郑注相砥砺之处,内容真伪迄无考论。现勾稽史料、出土实物等进行考释,知张镒礼图内容有创新之处,亦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
姚振宗对《七略》《别录》佚文的考订主要体现在:一、辨析佚文,如对因不足据、乏考证、书名相似等误辑佚文的辨析;二、甄别伪书,如对因据伪书而误辑佚文的甄别;三、校正脱讹,如对佚文中有脱文、讹误、衍文等情况的校正;四、考究佚书,如对佚书的作者、书名、流传等情况的考究。  相似文献   

6.
束景南教授新著《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已于近期正式发行,此书的出版标志着阳明学重大文献辑佚工程的完成。一直以来,全面搜辑王阳明佚文、佚诗、佚著,突破阳明学研究文献资料上的"瓶颈",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以往的辑佚工作多有突破之处,但也存在三方面不足:其一,佚文搜辑范围狭小,不具全面性与系统性;其二,所收散佚文献真伪不辨,诸多篇目缺乏考证;其三,所收阳明散佚诗文年代不明,多无系年。有鉴于此,束景南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著成《朱熹年谱长编》,即转而全面搜辑阳明散失文献,先后从明清以来浩如烟海的文史材料中辑出阳明佚文佚诗六百余篇,散失语录两百余则。在辑佚的同时,作者充分发挥史学考据与哲学研究等专长,对最新搜辑的文献材料进行详密的真伪考定、系年  相似文献   

7.
纵横家与纵横家智谋──《七子话权谋》序周积明林川君从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录出苏泰、张仪、蒯通、主父僵、邹阳、徐乐、严安等七位纵横家的言谈,成《七子话权谋》一书,这无疑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题目。纵横家一派,诞生于战国。这是一个天崩地诉,风卷云起的...  相似文献   

8.
《北魏佚书考》是朱祖延先生积毕生心血编撰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作为第一部断代辑佚著作,既具备传统优秀辑佚文献广搜博辑、部居谨严、精校详勘的特点,同时又因作者独具匠心的现代呈现而使之具有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可谓“举一书而众功皆备”,为当代辑佚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而书中突显出的作者深厚的学识功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9.
《经典释文》中刘昌宗反切声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宗,东晋时经师,生活的时代可能略早于徐邀,其著作有:《周礼音》一卷(《隋志》作三卷)存于《周礼释文》;《仪礼音》一卷,存于《仪礼释文》;《礼记音》五卷,亡,《礼记释文》存九条,《毛诗释文》存一条;《毛诗音》,不知卷数,《颜氏家训》存一条,《匡谬正俗》存二条;《尚书音》,不知卷数,《尚书释文》存四条。本文材料,采自《经典释文》保存的刘昌宗音切,并参考《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刘音,还有三条为颜之推、颜师古所引的《毛诗音》,共得1052条。去掉重复和一些无以利用考订刘音的材料,最后得有效音切760条。在传…  相似文献   

10.
宋时业已散亡的《支遁集》,至明代复被辑佚。明人辑本以钞本或刊本形式流布,并形成两个系统:一为二卷本《支遁集》,以都穆藏明钞本为早,稍后有杨仪七桧山房嘉靖乙未钞本,杨钞本为其后明代诸钞本和清代诸刻本的祖本;二为一卷本《支道林集》,以嘉靖十九年皇甫涍辑刊本为早,明末吴家騆将皇甫涍辑《支道林集》与史玄辑《支道林外集》合刻。  相似文献   

11.
对六朝及唐五代时期文言小说佚文的整理,从两宋时期就已开始,但真正取得较大成就是在明清时期及建国前后.同时也留下了不足之处,如版本的选择、前人辑佚成果的运用和误辑等.并且辑佚工作中在求备、求真、对佚文的校勘注释和对与辑佚相关的文献考索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朴学大兴,清人在辑佚方面的成果遍及经史子集。而清代以前学者对子书的关注,多集中于先秦诸子。发展到了清代,学者则大张罗网,对魏晋诸子的著作也加以辑佚,为推进魏晋社会、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重点梳理了周广业、严可均、马国翰、王仁俊、黄奭等人的辑佚成果,五家共辑有魏晋子书98种。在此基础之上,还总结了各家的辑佚体例,分析其辑佚源,并探讨各家之得失。  相似文献   

13.
宋代诗话与江西诗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诗话与江西诗派刘德重诗话产生于宋代。它一经产生,便迅速地发展、兴盛起来。据郭绍虞《宋诗话考》所考,宋代诗话著作“现尚流传者”有四十二种,“部分流传,或本无其书而由他人纂辑成之者”有四十六种,“有其名而无其书,或知其目而佚其文,又或有佚文而未及辑者...  相似文献   

14.
南齐沈居士《论语》注现存七条,是学术界的研究空白。以此七条为研究对象,可以很好地分析其和玄学的重要关系,以及其在《论语》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南齐的沈居士《论语》注,具有一反传统汉注的奇思妙解,而且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既受到王弼本末说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受到郭象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继承了郭象"性分说"来注解《论语》,另一方面发展了郭象山林和庙堂关系的学说。最后,对儒藏精华编一零四册皇侃《论语义疏》和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的沈居士《论语》注七条进行校对。  相似文献   

15.
《八朝穷怪录》又称《穷怪录》, 撰人不详, 史志无目。是书古无完整辑本, 《古小说钩沉》未辑,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虽提及佚文十则, 但李氏并不以文献整理为主, 且仍有疏漏之处。故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作进一步研究, 得《八朝穷怪录》佚文11则, 一一详述, 并加以分析, 以冀得此小说完整佚文文本。  相似文献   

16.
许慎(公元54?——149?),字叔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他著有《说文解字》、《五经异义》(清,王谟辑)、《淮南子注》(清,孙冯翼辑)、《五经通义》(清、王仁俊辑)和《汉书许义》(清、王仁俊辑)等。许慎因《说文解字》著于世,故历代一些经学家、小学家和书法家曾对其生平事迹有所论述。今根据诸家论述,特对其籍贯、生卒年代及经历等项略加考辨,而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7.
在诸家《七略》辑本中,姚振宗《七略佚文》无疑是一部成功之作,但也存在一些误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汉志》班固注整体上(极少数除外)作为佚文予以辑录,有所不当;二是某些具体的佚文辑录及书籍的还原处理等存在着明显的误失:将班固所自作之注作为《七略》之佚文予以辑录;对《汉志》所“省”之书籍的还原著录尚存未至之处;对有些书籍篇数的还原失于准确;个别书籍还原著录时的类别归属有误。  相似文献   

18.
自清代学者辑录汇编了我国古代许多佚书之后,从清末至今,近百年间,专辑古代佚书的书籍为数不多。《北魏佚书考》(作者朱祖延,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以下简称《佚书考》)的出版,不仅是对我国近百年间辑佚书的有力增补,而且对今后整理古籍工作有很好的推动和借鉴作用。清人辑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遗漏重复、校勘疏略、考核不精之处仍所在多有。《佚书考》作者以其深厚的古典目录学功底,从群书中遍搜北魏一代佚文,并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整理,较之前人在许多方面有不少的突破。笔者怀着求知的心情,将此书认真读毕,认为《佚书考》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全宋文》所辑补的郑思肖佚文尚有遗漏,对所辑郑思肖文的分拆、改题有欠妥处,校勘颇有漏失,标点偶有错误。新发现的所谓郑思肖佚文《赠郡王》不可靠。《全宋文》所辑朱夫人《自缢遗笔》当换补。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全宋诗》辑佚工作硕果累累,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反映了学术界对宋诗文献研究的深入。与此同时,辑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失误,例如误辑、重辑等现象,辑佚失误的原因有方法失当、考辨不精、核查未全、溯源不够等。科学的辑佚对《全宋诗》的完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需要一代代学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