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紧迫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网络文化已全方位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及行为方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及对思想道德教育者都产生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根据新情况、新特点,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以社会多元化和思想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新时期,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关系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影响着我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道德素质,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面对大学生社会化,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缺失的现象.本文将通过分析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提出优化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二者关系密切、互为条件。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过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而心理健康则制约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影响其思想道德表现及其心理变化,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只有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关联,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努力协调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切实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道德素质,因此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了解和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讲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7.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失保守地将西方文化的精髓纳入其中,形成文化认同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关于文化认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仍然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改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确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充分认识文化认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新时代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仍需要反思。高校需要科学地制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径,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协作机制。思想道德教育要渗透高校课堂内外,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始终。高校应构建全方位融入机制,持续加强大学生自控自律和法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社会规则习惯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品质,然而,当代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令人堪忧,原因是多方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任务,为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教学需要转变理念、创新内容、拓展实践。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在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学生接受的效果不明显。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全面性、全体性,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提高师德修养,开展班级特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充裕的闲暇时间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闲暇时间的利用合理与否,影响着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闲暇德育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高校实施闲暇德育对整个社会、对高校教育本身以及对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接受主体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行为的动力,以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大学生的个人需要与思想道德教育、客观需要的主观化与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接受动力的调控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教育与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德育教育 ,是高校实现培养“四有”新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 ,是大学直接为社会培养“四有”新人的知识摇篮 ,其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对配合、扶持、推动高校德育活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中的情感目标理论为研究基点,以当今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情感新观为背景案例,试图在人类情感形成的规律中探索提升德育有效性的办法,并以此指导德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生的情感发展变化进行适时、适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期构建出契合学生情感发展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分推崇“灌输”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结果导致德育收效甚微。道德心理学研究证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产生动机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提高德育实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要以人为本,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驱力,进而使学生产生道德诱因;通过讨论、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学生主动选择、积极建构道德行为,进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影响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出发,探讨了儒家道德教育观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意义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学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恩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由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不良因素对大学生感恩行为造成的许多负面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因此,高等学校亟待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推动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识恩,知恩、感恩,以至于报恩,施恩。因此,高等学校应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发感恩评价体系,形成高等学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9.
高校心理咨询主要解决心理问题,德育偏重于思想问题。但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必须既看到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又要利用它们的互通性,在德育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心理分析方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心理咨询中通过价值观的干预等德育手段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必须走与德育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道德教育及高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强国的成功,与其强大的教育、尤其是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道德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分不开。如清明、正直善良同情吃苦勤劳节俭之心的传统美德;德育过程中的并重个性、协作、传统、劳动、人生观教育,强调学生主体、群体意识、异域优秀文化、道德实践,国家利益至上的完美结合。但日本朝野各界现都确认正视,全球化大深入背景下的日本高校德育危机已经出现不少大学生脱离政治;无远大理想;贪图生活安逸;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等。全方位的日本高校德育改革正在进行;德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首位;最重要的德育目标仍然坚持民族精神与爱国思想;内容从共同价值观扩展至宗教、伦理、纪律、法制、民主、人道消费、环保等人类生活诸方面;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结合;形式社会化、网络化与开放性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