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状的分析,利用“广州市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调查数据,透过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了解和认同情况两个影响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发展趋势,探析广州市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成因,并提出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铜梁县不断创新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模式,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人口计生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把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纳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共建美好家园的大局,提供了涵盖流动人口生产、生活、生育、发展等多个方面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公共服务,扩大了均等化服务覆盖面,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流动人口、关心流动人口、爱护流动人口、善待流动人口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与居住形态是体现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分析了闵行区流动人口居住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构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的滞留模式,全面剖析了不同尺度下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揭示了流动人口空间转换的状态与时空特征,提出实现居住分布空间优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江西定南县召开全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调度会.通报了近期省市流动人口管理平台运行情况,指出了流动人口工作近来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上半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廖晓军,定南县人口计生委)  相似文献   

5.
不同代际、户籍的流动人口有着明显的差别特征,从而对北京市有着不同的认同意愿和认同结果。本文使用定量数据,基于比较视角,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现状、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都有强烈的融入意愿,尽管意愿与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显著超过其他地区流动人口,说明流动人口对北京怀有更强的期待;北京市年长流动人口比青年流动人口有着更强的认同意愿,且乡—城流动人口的认同意愿超过城—城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6.
融入与接纳:互动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对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进行了理论解构和实证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居民对于流动人口的群体认同和个体接纳意愿,流动人口的主观融入意愿和客观融入评价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共享对流动人口社会群体期望,但对流动人口个人接纳态度则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整体持肯定态度,但在日常交往中对流动人口仍持疏离甚至排斥的态度。城市居民对于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影响甚至决定着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和行为。而要实现城市居民接纳意愿和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匹配,需要一个思路上统一、逻辑上一致的促进流动人口全面融合政策体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犯罪是目前城市犯罪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上海流动人口犯罪比重已占到城市犯罪总数的60%左右,并呈继续上升趋势。透过新闻资料对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上海流动人口犯罪表现出了犯罪的一些共性,也反映了上海城市犯罪的一些个性特征:侵财型犯罪比重大;流动人口共同结伙犯罪、团伙犯罪比重较大;犯罪成员年龄结构轻;犯罪发案时间季节性明显;罪案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首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应加强社会公平性建设,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和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的权利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流动人口的涵义和流动人口的现状 ,回顾了理论界对流动人口的利与弊的观点 ,从权利的角度出发 ,指出流动人口的权利应受到维护 ,这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出发 ,应转变观念 ,改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内部分化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元鹏 《南方人口》2010,25(6):54-60
利用2009年在温州市进行的人口结构变化专项调查资料,将流动人口作为一个非均质的整体进行研究,采用数据交叉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动人口内部在居留意愿上的分化,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流动人口尚未有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打算,但滞留趋势明显;打算最终返乡的流动人口比例较高,非永久居留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流动人口内部在居留意愿上存在明显分化。结合以上分析,讨论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分化对制定流动人口政策和选择城市化战略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开县是一个流动人口大县,每年流人流出的务工经商人员达50万左右。针对全县流动人口大的特点,开县县委县政府对于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高度重视,从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执政理念出发,不断创新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全县流动人口为县域经济带来了10乙以上的效益,为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虽然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但其扩张速度明显大于省内流动人口。劳动力要素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全部流动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特征的考察,而对省际流动人口的考察并不多见。文章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与梳理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以此为研究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包括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的趋势,省际流动人口的区域性差别、流动性目的、流动期限、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等。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特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流动人口家庭由于空间分隔,家庭成员居住生活在不同地域,其家庭结构不同于通常家庭的结构。基于对流动人口家庭结构划分、迁移人员及其序次的分析,本文使用2010年下半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界定了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带眷系数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分析了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人口学因素、流动居住因素、在居住地的收入消费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带眷系数的影响,总结得出促进和阻碍流动人口合理流动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福建省福鼎市积极探索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新办法、新途径,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治理服务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主要做法是: 1.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制。在建立市流动人口管理站的同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制度和办事规程和流动人口生育、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微机网络信息共享制度,及时收集流动人口婚育、节育信息,并实行双向反馈、双向委托、双向管理,与用工单位、房屋出租业主签订计生管理合同,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庆城县在加大农村计生工作管理力度的同时,注重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切实改变了过去那种管而不严、严而不紧的局面,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加强领导,建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机制。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庆城县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办,抽调计生、公安、工商等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低效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动人口管理是我国城市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北京市为例,尽管政府采取了证件管理等方式,但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从流动人口需求入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实施城市流动人口有效管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东流动人口生育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云卿 《南方人口》2003,18(2):45-50
广东是中国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流动人口生育越来越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五普”资料,分析了流动人口生育的各种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各地普遍存在着一批流动人口,而京师流动人口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其它任何地方难以比拟。那么,这些流动人口的成份如何?清代政府对待流动人口的态度怎样?流动人口给北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本文就此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省流动人口婚育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是我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流动人口的婚育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对流动人口作了界定,并分析了广东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其对婚育行为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使计划生育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图化解流动人口的婚育问题带给城市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家庭流动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就业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流动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就业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流动对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均有影响,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男性流动人口就业可能性和工作时间受到影响,而女性流动人口就业可能性和收入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