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作文五步教学法”课题实验宗旨是通过兴趣培养 ,激发学生作文热情 ;通过阅读感悟为学生作文做好积淀 ;通过生活积累使学生迸发创作灵感 ;通过做人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理念得以升华、个性得以张扬 ,作文兴趣得以不断增强、发展与创新 ;通过作文评价再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提高作文能力 ,形成良好的、极富个性的写作习惯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却往往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存粹“公式化”。由于“公式化”长期存在,大大制约了孩子们思维和个性的发展。为了让小学生作文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篇文章,就是学生思想、能力及个性各方面水平的集中表现。因此,作文教学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创新的过程。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说的就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展示学生个性的领域。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真情写作,个性流露是作文优劣的评价依据。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拨响学生心灵个性化的“琴弦”,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富有创造力的“乐章”来,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教学尤应如此。因为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一个人的创造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认识、感知、情感、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可以说作文是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畏惧甚至讨厌;作文内容“假大空”,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思想肤浅,质量不高;教师作文教学方法单一、形式陈旧、随意盲目。那么,怎样改变现状,培养作文兴趣,让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性,提升思想深度,提高作文质量呢?实践中,笔者认为“沙龙”式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被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长期被压抑,甚至被抹杀。因此,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面目可憎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真正地体会并表达自己独立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综观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的,有着自己深深的个性烙印的。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实现作文教学目的的转变,在培养基本写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现教师传统角色和职能的转变,打破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模式,建立以学生学习写作为主体的师生良性互动关系;转变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作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良好的品德品质、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所谓个性,就是人之本色。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展示自我,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大胆表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作文个性化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做到“四个尊重”。一、尊重学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所谓个性,就是人之本色。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展示自我,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大胆表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作文个性化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做到“四个尊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作文教学普遍提倡“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学生的作文热情得到提高,打破了过去作文中出现的千人一腔、千人一面的现象。不少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张扬,作文教学也因此呈现出可喜的局面。但是,不可否认,在这可喜的进步之中,也隐藏着一个令人忧心的倾向,那就是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不能宽容别人过失的不良心态。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为一种高考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尊重学生个性,基本反映了这种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写作本质的一种作文形式。的确.较之命题作文,较之主旨隐蔽,或者材料具有多元性倾向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明确了一个话题的范围.减轻了阅读审题的难度,增加了作文考试的信度。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因此觉得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写作即可,忽视或轻视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孰不知.对话题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影响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影响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话题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13.
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内容。元认知在不同的认知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作文教学中 ,启发学生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 ,是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 ;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驱动力 ;指导学生调节和监控作文过程 ,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检验教师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要卓有成效地搞好作文教学,就要求执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作文教学能力.作文是写字、用词、造句、立意、选材、谋篇、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中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是思维堵塞,也就是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受阻,其表现为写人不论身份都是一副面孔,谈吐都同出一语,没有个性差异,选材事例一般化,没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立意观点陈旧,主题不鲜明,没有新意;内容上胡编乱造,空洞无物,没有真实性;情感上心理游离事件之外,没有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思维能力,在下笔前思维停滞.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没有作出观察、提炼,没有形成思想,发生感情.而只是对现实生活“镜子式”、“照像式”的反映,不会有所取舍,不会把自己的主体感受放进去.因而学生写不出内容充实、具有真情实感的美文,其症结就是在作文中缺乏思维训练所致.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呢?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文化行为,本质上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符号显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充分调动心理能力以构成文章的内容。人们的心理能力是主观能动的,处于写作行为的支配地位,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应当开启的就是学生的心理动能。而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从字词篇章这些机械死板的程序灌输,忽视了学生动能的开启和强化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作文教学长期事倍功半,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规律,学生的心理动能可分为个性心理、情感因素、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本文试对想象力的培养和强化教育,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不强,这与我们长期不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评价标准单一,轻视人文素养的渗透,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思维等。要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重视写作个性的培养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学主体,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走进生活,培养独特感受;教会学生养成多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个体,他存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人,不论是思想的,还是行为的,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即个性。而个性差异是形成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作文教学要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应尽可能体现他个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实施教育个性化,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材编排,研究作文教学,训练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论作文教学思维定式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文教学的思维定式带来作文的模式化,而模式化造成个性文、创新文的缺失.其主要表现是重内容轻体式、重纪实轻想象、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生活的实际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想象,任由驰骋的天地。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认为:只有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才能张扬学生个性,凸现出美好的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