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莫伯桑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众说纷纭,通过小说典型情节中玛蒂尔德所处的典型环境,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揭示其性格核心:追求享乐,爱慕虚荣,并探究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带来的罪恶.  相似文献   

2.
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的《项链》,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艺术精湛的小说,无论是在情节的巧妙安排上,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上,或是在以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和富有特性的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方面,都是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的。尤其是奇特而别致的结尾,更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本文仅就《项链》的结尾谈谈我们的浅见。莫泊桑小说的结尾都是不同凡俗,别具一格的,而《项链》的结尾则更是独特而新颖,含蓄而余味无穷,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悉心领会。小说是以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线索为联系情节的纽  相似文献   

3.
对于莫泊桑的《项链》及其女主人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各种教科书和评论文章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自量力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形象。"(郭定国主编《外国名著五十篇阅读与赏评》")通过《项链》女主人公这个典型人物的可悲遭遇,表达了他对追求虚荣浮华的资产阶级卑俗风尚的辛辣讽嘲和断然否定。"(张英伦语)……可见,各家之言大同小异,其共同之处在于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  相似文献   

4.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项链》则是“短篇小说之王”王冠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项链》一八八四年发表在《高卢人日报》上.小说以女主人公玛蒂尔特想项链、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构造全篇.所以作品本身就是凭作者匠心组合的,珠玑相连的“一串项链”.  相似文献   

5.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作品以精巧的构思,令人信服的艺术真实,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审美教化作用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主人公玛蒂尔德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性格的核心内容之一──个性的极度张扬导致的人性卑微,而非“命运的差错”和造化的安排。 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玛蒂尔德,生活在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法国正处于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经济垄断初见端倪,经济竞争日趋残酷,小资产阶级在竞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其政治、经济境遇与第一、第二共和国时期相比每况愈下。小资产…  相似文献   

6.
珍珠项链     
初春,马太太家有许多客人,怪胡子探长也来了。马太太的身边坐着李太太。李太太手里抱着一只长着很长白毛的哈巴狗。他一边摸着狗,一边对马太太说:"你今天戴的项链好漂亮啊!" 马太太解下脖子上的项链,放在桌子上,得意地让她看。  相似文献   

7.
谆谆善诱     
有一天,上幼儿园中班的宁宁一回到家,就一迭连声地吵着要戴项链。这是着了哪股魔?平时没这“爱好”啊?其中必有缘故。爱人要下厨房,项链的问题只能由我来解决了。问她:“宁宁为什么想起要项链戴呀?”她说:“幼儿园的老师都戴项链,同学也有好多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德"是指人的品格和境界,儒佛道三家都有自己丰富的"德"论,而且它们都不是就事论事平面化地来谈论"德",而是将"德"看作是有着深刻的宇宙或人性背景的。儒佛道三家除了所讲的"德"的内容各不相同外,在解释"德"的来源时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其中儒家所讲的"德"是"比德",即"天人合一"源自于"天"的德;佛教所讲的"德"是"性德",即众生于本性中具足的源自于"性"的德;道家所讲的"德"则是"道德",即"道人合一"源自于"道"的德。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百姓生活》2008,(11):61-61
和你岁数一样小张对未婚妻小丽说:"亲爱的,你瞧这串项链,上面正好有22颗珍珠。""为什么是22颗呢?""和你的岁数一样。"  相似文献   

10.
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但通过小说本身对玛蒂尔德的生存状况的呈现及其对生活的态度与行为的描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认。从存在主义角度去审视玛蒂尔德,会发现她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都具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玛蒂尔德最终面对的是意义的扑空,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诱使人们去思索个体自由存在的秘...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层面来探析湛约翰对"道""德""阴/阳"之文化内涵的诠释,对其如何诠释及诠释的缘由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作为一名传教士的湛约翰翻译《道德经》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文化,即:言说"自我",但最终的结果是促进传教的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西传,即:言说了"他者"。  相似文献   

12.
正如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觉醒》中的爱德娜也是爱与美的化身。在波提切利的著名油画《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从海洋中诞生,而爱德娜却在大海中拥抱死亡。本文试图从柏拉图的爱情观角度来探讨爱德娜的爱情观,并解读爱德娜最后悲剧性的结局。爱德娜的灵魂伴侣是一位集物质、肉欲和情感为一体的梦中人。他让爱德娜在精神上受孕,从而孕育出了"自我"。正是为了保护这个"孩子",爱德娜才选择了投海自尽。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针对汉初因袭秦朝"刑治"所带来的弊政,提出了"任德不任刑"的政治法律主张。概括起来,董仲舒"任德不任刑"的思想主张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思想内涵:首先,是以"天人感应"说来总结德刑关系,提出"阳德阴刑"的主张,认为"德"与"刑"都是调整社会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其次,董仲舒提出"任德不任刑"的主张是在社会管理模式的层面要求施行儒家的"德治",德与刑的关系是本与用,而非主与辅。自汉武帝复古更化之后,儒家"德礼为本、政刑为用"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并且深刻影响了大一统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德位合一"是先秦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体现着他们的政治观念与政治理想。郭店简填补了先秦儒家德位关系思想演进中的缺环,由此可清楚地看出儒家学者在德位不一致的情况下,"以德抗位"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在"德位相济"的原则下,孔子开启了"以德谏位"的传统,以温和的"讽谏"方式规劝在位者,体现出礼的规范性。子思也强调"以德抗位",但发展为"以德责位",表现出更强劲的姿态。孟子进一步提出"以德易位",是儒家德位关系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以德责位"与"以德易位"都程度不同地强调士人的独立性。荀子从建立制度角度出发,提出君臣都应"以德配位",回复到"德位相济"这一原则,大大丰富了儒家的政治思想,表现出更加务实的态度,体现了新的政治思维模式。先秦儒家"以德抗位"的精神对后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5.
《项链》原名《首饰》,发表于1884年初。它是“短篇小说之王”、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盖·德·莫泊桑脍炙人口的短篇名著之一。从发表到现在,虽有九十七个年头了,但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中,仍然象一颗莹灿的艺术明珠,放射出绚丽夺目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对《项链》深层结构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项链的解读涉及主题阐释、写作风格分析、人物分析、历史背景介绍等,都是从显性的表层结构对《项链》做出的解读。采用候症式阅读法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点分析《项链》隐含的深层结构,了解卢瓦泽尔夫妇的行为动机。对《项链》深层结构的解读表明,其主角的生命被阶级冲突、强权、异化和拜物殖民化了,这是卢瓦泽尔先生想方设法弄到舞会请帖、其夫人借项链参加舞会、他们隐瞒丢失项链真相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卡斯特桥市长》是托马斯·哈代一系列"威塞克斯"、"性格与环境小说"中非常出色的一部,其副标题是"一个有性格的人的故事"。主人公迈克尔.亨察德是一个具有生命激情和强烈性格的人,他身上的偏执、粗暴与正直、善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性格特征。心理学认为,人物的性格由人物的人格结构来决定。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亨察德性格的复杂性,可以揭示出小说主人公亨察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在斗争中逐渐协调平衡,性格也变得日趋成熟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四十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政策历经了重建与探索、改革与完善、系统与整合以及创新与深化四个时期。根据对关键词频次的定量研究,"立德树人"教育政策中对"德"类关键词的提及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政策中关键词词频差异显著,且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点也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看到,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政策不断精细化、具体化、实践化。这启示我们,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政策设计与践行必须坚持价值导向、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及全社会的协作共育,才能使"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真正根植于心。  相似文献   

19.
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一元制"治理模式,另一种是以德、日为代表的"二元制"治理模式,由于政治、文化、法律传统的不同,两种治理模式中所设计的监督机制也存在诸多差异。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德、日相似,属于"二元制"模式。针对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机制,在强化监事会的法律地位、职能,加强职工民主监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引入独立监事制度来弥补这一制度性缺陷,具有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道"之下落为"德"包括三个方面:"道"下落于自然领域,为万物本性之"德";下落于内心领域,为圣人心性之"德";下落于社会政治领域,为王者无为治道之"德"。对"德"之内涵的分类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思想的整体运思理路,以及它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根本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