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一录>是清代无锡绅士余治编纂的一部总汇慈善章程的善书.结合地方志,透析<得一录>可知,清代江南溺婴现象已成为一严重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被溺婴孩数量大,溺婴手段残忍,男婴女婴都在被溺之列,乡村多于城市.溺婴具体原因存在阶层差异:贫困家庭溺婴主要由于缺乏财力;溺女家庭主要是受奁费高、遣嫁难和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溺婴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江南士绅的重视,他们发挥自身在地方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开展道德劝化和救济婴孩的善举,以遏制溺婴恶俗.  相似文献   

2.
明清浙东因婚嫁负担、巫蛊迷信等原因而有严重的杀婴现象,晚清佛教社团、开明官绅对婴儿的救济增加了关注,《拯婴图编》折射了晚清浙东反杀婴故事的真实与想象。《拯婴图编》以多元身份为切口,围绕对“遭何报及如何报”“遭报情境”等问题的解答,构筑了立体、色彩化的冥报系统,并以多种写生图像构建社会教化元件,镶嵌在王权观、良吏意识、地域感知等现实思考中,其“以佛为本”的思想资源整合,演绎着斑斓的生命观、女性观、动物观、医疗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近代来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溺婴现象的认识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来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溺婴现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对其进行大量的报道。传教士们普遍认为溺婴在中国各地广泛发生,他们还较为深入地调查了溺婴发生的原因、世人对溺婴的态度及溺婴导致的影响;怀有文化优越感的传教士们还站在西方文明本位的立场对溺婴现象进行强烈的批判,并极力鼓吹基督教信仰根治论,体现了其潜在的殖民主义与东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对于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宠儿》中备受争议的黑人母亲杀婴的主题,很多评论者从不同角度给予过阐释和分析。这里认为书中黑人母亲赛斯的杀婴行为是一种必然。要读懂小说的这一主题,就必须对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探索。从这一点出发,通过结合创伤理论以及对小说特殊写作背景的探讨,对赛斯的杀婴行为作以分析,并以此深入地拓展奴隶制下黑人母亲杀婴行为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对直接故意特殊形态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东方论坛》2003,(5):117-120
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 ,在直接故意中 ,存在一种特殊形态 ,即 :明知—必然性—放任。由于立法的局限性 ,理论界对特殊形态中的意志因素认识不同 ,众说不一。本文围绕这一问题 ,结合故意犯罪的内涵、构成要素、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说明在直接故意特殊形态下 ,存在一种介乎于“希望”和“放任”之间的独立的心理态度 ,从而对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概念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通过一个黑人母亲杀婴、婴儿还魂的故事,抨击了美国蓄奴制对黑人奴隶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为处于“失语”地位的黑奴找到了声音.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使作品主题更加明确,人物性格愈加鲜明.通过分析红色、锡烟盒、树木的象征意义,深入探讨隐藏于这些象征意象背后的深层次主题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中仅包括“希望”与“放任”两种形式。但是 ,无论是理论研究的成果还是司法实践的经验都表明 ,在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间的中间地带存在一种新的独立的故意形式 ,即“明知必然发生而容许发生”。由于它与直接故意更加接近 ,所以可称之为“准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年 一岁 十月十日,农历庚戌年九月初八,生于河南省邓县西乡姚营寨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母亲准备溺婴,因曾祖母阻止而未果。起名“冠三”;入小学后又由国文教师起字“汉英”。 八岁以前,一直在农村生活。  相似文献   

9.
原因自由行为是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且在此状态里导致某一犯罪构 成客观方面实现的行为。其可罚性在于它是“同时存在原则”的一种例外。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相似文献   

10.
提起旧社会,真使我们劳动人民仇恨满胸膛。旧社会,那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林彪一伙站在地主资产级阶的立场上,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极力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把我们亿万劳动人民重新拉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去,受苦受罪,我们坚决不答应。我用我家在旧社会的血泪史和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对林彪一伙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行坚决批判! 我老家在山东泰安,解放前全家四口,住两间破草房,种一亩半山坡地。曾祖父和祖父给  相似文献   

11.
清代盛行的童养婚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娶小媳妇是无奈也是一种明智,折射出了先人的理性和睿智。童养婚深深根植于传统社会,它是论财的婚姻观和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产物,在为中下阶层提供便捷、低成本婚嫁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溺婴现象,从而得到官方的认可。童养婚的盛行也源于古人对婚姻和女性本身的深刻认识:婚姻的最大意义是传后;女子本不属于娘家人。  相似文献   

12.
论间接故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基本类型之一,区别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主要根据意志因素而定。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亦可称为放任故意。放任是间接故意的核心,又有积极放任与消极放任两种类型,而无论行为的实施还是结果的放任,都是行为人在明知结果的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自觉决定的,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因而属于犯罪故意的一种,也是明知故犯。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证券内幕交易罪的主观要件问题,中国法学界一直存在着“故意、过失说”、“故意说”与“直接故意说”的争论,从立法宗旨与证券交易实际出发,应坚持“故意说”,内幕交易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而泄漏内幕信息罪可由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构成,并且本罪并非目的犯。在主观要素中,较难认定的是行为人对内幕信息的“明知”与“意图利用内幕信息”的故意,美国诸法中采用的以其他间接证据推定上述主观要素存在的做法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移就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种精心排练而又故意误用语义的修辞手段。文章从英汉移就辞格的语义特征出发,论述英汉移就辞格怎样通过“故意误用语义”、“精心排练”语言使其产生变异,从而取得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间接故意犯罪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放任”是一种不计后果和不希望的心理态度 ,并具有附属性与转化性 ;明知结果必然发生而放任的是直接故意而不是间接故意心态 ;间接故意犯罪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 ,不存在犯罪未遂、既遂等犯罪形态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放任”是一种不计后果和不希望的心理态度,并具有附属性与转化性;明知结果必然发生而放任的是直接故意而不是间接故意心态;间接故意犯罪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不存在犯罪未遂、既遂等犯罪形态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侵权法完全赔偿原则的影响下,关于故意的研究主要包含在过错问题中,涉及过错程度的研究较少。尤其在第三人侵害债权、纯粹经济利益损失等问题上,“故意”是否为要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在责任范围上,“故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责任范围,也存在不确定性。侵权法关注行为人的道德可责性,故意正属于这一趋势的环节之一;且动态系统论等新理论对民法典的影响,需要梳理、分析故意在侵权法中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关于故意对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和责任范围影响的情形的比较与分析,结合中国目前关于故意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探究故意在中国民法典话语体系下适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沙袋育儿”是我省惠民地区一种传统养育婴儿的方式,即用当地特有的细沙,经过日晒、火烤、炒热等简易方式处理后装入布袋,将婴儿下身放入沙袋内,仰卧在沙袋中,沙袋起着尿布和冬季保暖的作用,当地群众称为“穿沙袋”。他们认为这种养育方式既节约又省事。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差别是很大的,卫生条件较好、有条件照顾婴儿的家庭,白天大人常将穿沙袋的孩子抱出来玩耍或晒太阳,一般在半年或一年半左右,当婴儿会爬学走时,只在夜间睡觉时才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思想文化遗产,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依据现实的逻辑进行扬弃、改造,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 我国现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脱胎而来的,它在许多方面都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它的社会存在是旧社会的社会存在扬弃的结果。这个结果,与  相似文献   

20.
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完全责任能力人或限制责任能力人故意或过失地陷入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或无责任能力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导致某一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出现的行为。它是犯罪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形 ,其可罚性在于它是“同时存在的原则”的一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