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设置最低工资的目的是消除居民贫困和调整收入分配。而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是消除低水平劳工标准的政策工具,最低工资可以防止过低水平的劳工标准伤害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身体健康和福利,或引发产业行动进而损害经济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不仅可以促进就业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也有益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劳动市场上,最低工资立法是现代各国政府普遍采用保护劳动者权利、维护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文章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和劳动力派生需求视角,综合阐述了最低工资立法对就业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3.
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回顾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对2000-2007年间的最低工资水平就业效应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并没有造成就业总量的损失.国有集侉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这三大不同性质经济体的最低工资就业效应性质不同,外资经济呈现负效应.制造业、餐饮业和建筑业三大行业的最低工资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建筑业呈现正效应.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劳动部最近重新界定了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规范标准,明确规定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视同失业;劳动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可暂不停发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未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者(工作稳定,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除外),不列入再就业人员范畴。  相似文献   

5.
最低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买方垄断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长三角地区中的七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最低工资水平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市场调整可能使最低工资原来具有的促进就业效应变得不确定,这需要政府采取对策介入劳动力市场,以实现保就业、保增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了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特点.选取27个省市1995-2008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最低工资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农民工就业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然而民营企业未能成为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就业主导需要和择业优势动机。促进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应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就业政策环境的建设和完善;实施教育培训补贴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政策之窗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率在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确定。最低工资率须高于当地的社会救济金和待业保险金标准,低于平均工资。职工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的津贴以及  相似文献   

9.
盛龙飞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8-23,159,160
本文论证最低工资标准可矫正劳动力社会成本从而促进实现经济效率。如果企业使用劳动力而不进行足额的补偿,那么社会整体将为企业的生产活动付费。个别劳动者与雇主谈判能力不对等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诱发劳动力社会成本的重要因素。矫正劳动力社会成本是政府进行劳动力市场规制的重要依据。最低工资迫使企业承担足额的劳动力成本而非转嫁给社会整体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常情形下的经济补偿金基数,《劳动合同渤第四十七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作了明确规定,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在一些特殊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基数应如何确定呢?  相似文献   

11.
罗竖元 《阴山学刊》2008,21(6):71-76
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理念功能发生异化的情况下,着力解决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尤为迫切,在现阶段主要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使以往GDP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偏高的畸形格局得到矫正,逐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2.
试析欧盟的反社会排斥政策:缘起、措施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理论关注社会成员被排斥在社会参与和融合之外.反社会排斥是欧盟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欧盟应对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挑战、深化欧洲一体化、加强欧洲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式.由于欧盟对社会排斥的理解限定在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领域,其反社会排斥政策内容主要是将劳动者吸纳进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其政策则建立在跨政府的基础上,欧盟以"开放式协商方式"形成政策目标和标准,监测和推进成员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超龄劳动者就业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超龄劳动者就业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存在极大争议,审判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也很不统一.超龄劳动者就业符合"人身从属性"这一劳动关系的基本判断标准,因而不应否认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本质而将其归于劳务关系.但是,由于劳动关系在法律效果上分为合法的劳动法律关系和非法用工关系,因此,对劳动者超龄就业这样一种主体不适法的劳动关系应当认定为非法用工关系.这不但符合退休制度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运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规制就业歧视的法治重任主要由《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予以担当。然而,《劳动法》显露出滞后性的缺陷:一是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混沌不清;二是举证责任配置规则语焉不详。因此,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实属必要也更合时宜:首先要拓宽法律调控视野,"劳动过程"要囊括求职阶段和职业阶段。其次,要明确就业歧视类型,设定就业歧视认定标准。最后,要厘定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就在于其在法律效果上力求兼顾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和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找寻最优的契合点以均衡、调和劳资双方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最低工资标准: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和难点问题是最低工资保障。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ELES模型测算和研究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最低工资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差距较大;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比例、与人均GDP比例关系失调;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参差不齐,且呈逐步拉大趋势。作者对此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不断释放劳动者就业动能,稳住经济大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在价值理念上仍然面临诸如是劳动者权益保护还是劳动权益保护的真假问题交织之幕,在制度规定上仍然面临法律位阶不高、制度规范调整滞后以及可操作性不足的诟病,在制度实施上仍然面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效果不理想、保护水平明显滞后等问题。以体面劳动、多中心治理和利益动态均衡为法理基础重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制度体系,基于劳动本身而非劳动关系来完善新就业形态用工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并细化新就业形态用工关系的认定规则,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实施机制,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会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因就业部门的所有制性质不同而存在较大差距.在单位福利主导的初次分配中,公有制体系就业人员获得的福利收益和待遇水平高于私有制体系就业的劳动者;在社会保障制度主导的二次分配中,国有部门、城镇户籍劳动者获得的福利待遇高于私营企业员工和农村户籍劳动者.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某些缺陷加大了福利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再分配功能的正向发挥有赖于制度规则的统一和权利、机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关于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学术界现在有多种说法.根据2004年3月1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适应的范围,我们将弱势群体定义为创造财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较差的人群,泛指技能较低的工人、农民、民工、矿工、打工者等一切无权无势、无钱无位者.  相似文献   

19.
莫瑞丽  金国华 《理论界》2008,(4):185-187
在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就业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回归的关键因素。在现实中,刑释人员遭受的就业排斥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无法就业和边缘就业。导致刑释人员就业排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律方面的限制、社会整个就业大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或雇主方面的歧视和顾虑、刑释人员的主观就业意愿及自身竞争力、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保障政策的不衔接对就业的负向激励。这些因素之问同时也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要解决刑释人员的就业问题,减少他们所遭受的就业排斥,就是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一直是衡量一个地区初次分配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黑龙江省劳动报酬和城镇居民收入长期居全国末位,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 不断提高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持续提高低收入行业企业在职职工工资、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行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方式等,对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