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四川省情》2020,(1):37-39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工业和建筑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8年末,全省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47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27.5%;从业人员394.61万人,比2013年末下降19.9%。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7.38万个,占98.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27个,占0.4%;外商投资企业494个,占0.7%。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411个,占全部企业的0.6%;集体企业827个,占1.1%;私营企业58669个,占78.6%。  相似文献   

2.
声音·数字     
声音四川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季度末,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2300.1万人,占48.7%,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951.3万人,占20.2%,增加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467.2万人,占31.1%,上升0.1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高6个百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情》2020,(1):34-36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单位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公布如下:一、单位基本情况2018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76.20万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8.72万个,增长103.3%;产业活动单位90.99万个,增加43.32万个,增长90.9%;个体经营户363.29万个(详见表2-1)。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现状桐庐地少人多,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2002年末,桐庐县实有农村劳动力20.66万人。按从事主要行业分,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员分别为9.25万人、6.33万人、5.0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率分别为44.8%、30.6%、24.6%。与1997年相比,2002年桐庐县农村劳动力的总量增加了0.18万人,比率增长0.9%;而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下降了2.08万人,就业比率下降了10.5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增加了1.15万人,就业比率上升了5.3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加了1.11万人,就业比率上升了5.2个百分点。可见,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之…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2020,(1):12-13
2019年,四川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大关,达到20144.3亿元,比上年增加1889.8亿元,增长10.4%,超额完成全年10%的预期目标。五区协同竞相发展从分区域看,2019年,川东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均同比增长10.7%,增速领先,较上年分别减缓1.5、1.0个百分点;其次,成都平原经济区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减缓0.5个百分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增长8.0%,虽较全省增速低2.4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且是五大经济区中唯一增速高于上年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妇女篇 实现平等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基本实现平等就业.十年来四川省就业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均在45%以上,接近劳动年龄人口女性所占比例.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女性比例37.5%,比2000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基本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2010年末,四川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527.6万人,医疗保险女性1002.1万人,失业保险女性192.4万人,工伤保险女性210.7万人,均比2000年大幅度增加.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84.2万人,其中女性217.1万人,占44.8%,比2000年提高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四川五大经济区之一的川东北经济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7.1亿元,占全省16.5%,经济增速为13.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情》2020,(1):47-48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213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9%。其中,生物产业585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6.4%;新材料产业414个,占18.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91个,占17.7%。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丽水经济的崛起,丽水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丽水市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9995家,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的72 0%;从业人员15.33万人,占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2.6%。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比重较高。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223个,占全部服务业企业数的74.1%;从业人员2 70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企业的51.9%,非公有制服务业企业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比全省高出7.2和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丽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我省各级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做好民生工作,千方百计稳岗位、保民生,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大幅提高,但也存在差距扩大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现状和特点截止2011年末,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503元,比上年增加3900元,增长13.2%,比上年增幅提高1.6个百分点。1、大部分地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较高的市(地)有:大兴安  相似文献   

11.
安南 《四川省情》2023,(8):40-41
<正>2022年成都都市圈GDP总量达2.6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6.2%,拉动全省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46.2万个企业法人单位为都市圈的发展增添了活力。都市圈企业发展之“貌”单位数量快速增长。2022年,成都都市圈拥有企业法人单位共计46.2万个,较2017年增加29.6万个,增长179.1%(见表1),五年来年均增长22.8%,比同期全省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长高5.4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达40.7万个,占比88.0%,较2017年增加30.5万个,增长298.5%,五年来年均增长31.9%。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区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单位数和就业人员2004年末,全区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712个,就业人员174072人;个体交通运输经营户212461户,就业人员342736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261个,就业人员18029人。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注1〕占78.2%,仓储业占19.4%,邮政业占2.4%;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90.9%,仓储业占3.3%,邮政业占5.8%(详见表1)。(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4年末,交通…  相似文献   

13.
谢林 《四川省情》2023,(9):31-32
<正>今年以来,四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五区稳步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支撑有力上半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89.5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经济贡献突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62.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宁波市服务业取得显著进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31709个,占全市法人单位总数的44.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0456个,事业法人单位4287个,行政法人单位1118个,其他法人单位5848个。服务业产业活动单位4.16万个,个体经营户28.32万户,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0.9%、80.5%。服务业增加值821.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95%。  相似文献   

15.
创新服务新举措,为城乡老人提供就近贴心的养老服务。上海是全国步入老龄化最快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总数达到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5.2%,该比例比2017年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为了缓解社会养老服务压力逐年增大的状况,该市相继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新政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情》2020,(1):40-44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8年末,全省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4.25万个,从业人员53.30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42万个,从业人员41.94万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521.9%和152.8%(详见表5-1)。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松花江地区和哈尔滨市合并后,哈尔滨市实现工业(现价)产值为501.2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产值为81.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6.3%,比1995年原哈尔滨市食品工业比重12.0%有所提高.从食品行业结构看,主要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重(46.9%)提高了6.1个百分点;烟草加工业产值比重(9.0%)下降了6.9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比重基本保持原有水平,为20%和24%.地市合并后市区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市食品工业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63.0%下降到37.6%.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我国民用汽车保用量继续增加,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全面增长,其中私人汽车的发展尤为明显。一、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大关,载客汽车增长快于载货汽车。截止2002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达到2053万辆,比上年增长13.9%,净增251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202万辆,同比增长21.0%;载货汽车812万辆,增长6.1%。载客汽车的增幅高于载货汽车近15个百分点。在汽车保有量中,载客汽车比重继续加大,达到58.6%,比上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载货汽车占39.6%,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载客汽…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03,(3):22-24
一、单位总体状况 2001年末,我省共有法人单位25.99万个,比1996年增加2.6万个,增长11.1%.其中,企业法人9.98万个;事业法人5.68万个;机关法人2.39万个;社会团体法人0.88万个;其他法人7.06万个(其中:居(村)委会6.01万个).  相似文献   

20.
人口转型与计生政策的变化 2012年,我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9.2%,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长期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 由此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议论.不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表示:劳动力人口下降,可以说是人口转型的一个拐点,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速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渐衰退和消失.放开和调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日渐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