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命题,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为线索,对科学与技术的一般关系、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结合状况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等,作一些粗浅的分析,说明科学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才是直接的生产力;不是任何意义的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作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开拓了一个奇妙的世界:电子技术、原子技术、分子设计技术、合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科学生产力,对于社会的推动,令人瞩目.但它何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它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特点如何?本文试对科学生产力的特征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命题似乎已被普遍地按受,并作为当代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口号。但仔细加以考察就会发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并非这么简单。目前在学术界,有人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特定概念,专指与生产力相关的科学与技术领域;还有人把科学、技术分开,但把与生产力有关的科学限定为自然科学,不包括社会科学;还有的把社会科学包括进来,等同于生产力。在这三种观点之中,对科学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科学必须通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一种认为,科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它表示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化程度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尺度.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是第一,其基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一体化的结果.而且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的前面.事实上,古代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两年,关于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讨论曾热门一时。大多数的论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论证了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是生产力。正确的理论因其科学性,对生产起促进和推动作用,错误的理论因不具科学性而对生产起阻碍和破坏作用。第二,现在是大科学时代,大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及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科学”无疑应包括社会科学。第三,生产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重效应的综合,是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三者的综合,是“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 当论及科学同生产力范畴的关系时,人们常见到一种习惯的见解。这种见解认为,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东西,仅仅属于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因而只能从“知识的物化”上理解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我以为,这种见解没有把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事实上,马克思早就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的见解。另外,当前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要求人们站在新的高度思考科学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拙稿着重就科学是现代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的问题谈一些粗浅见解,以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认识,认为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就是一个概念;反之,若科学与技术不是一个概念,为什么又提出科学与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理解的问题。严格地说,科学与技术不是一个概念。不少学者已经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证。从渊源来看,技术同生产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有生产便有了作为生产经验总结的技术,同时技术又作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进入生产过程。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则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命题 ,既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两个著名论断的逻辑推论 ,也是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实践表明 :社会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推动作用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统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为向直接生产力转化开辟了道路 ,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进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日益为世人所瞩目。但是,对于科学为什么是生产力这一核心问题的解答似乎不能令人满意。学术界普遍认为科学由于对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起作用,使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提高而成为生产力(以下简称“三要素变化”说)。照此观点,似乎科学置身于生产力之外,其所以是生产力,仅仅因为它对生产力各要素发生了作用。这样必将陷入一系列难以解脱的矛盾之中,诸如科学对生产  相似文献   

10.
按教科书所讲,科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生产力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然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在理论上早已迭成共识,那么,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是生产力,是否混淆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界限?科学究竟应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还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解决这一教学难点问题的关键是运用辩证法.我们认为,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即认识世界,这是科学认识功能,这时科学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二是在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这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这时科学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炎 《文史哲》2004,46(3):23-27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深入的。在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时代,人的体力和经验是最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科学和技术跃居于生产力要素的首位;而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时代,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新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加以实现的: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其次是这种产品的衍生物,最后是实用产品中的审美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最近,钟阳胜同志的新著《科学生产力效应理论导论》出版了。科学生产力效应理论,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理论新课题。科学,作为人类精神生产力,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支配性因素。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命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确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例如,如何把握科学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力运动、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作用,如何把握科学作为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途径和一般规律,如何把握社会生产力以至人类社会在科学作用下发展的一般趋势,等等。钟阳胜同志敏锐地抓住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在《科学生产力效应理论导论》一书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生产力”,但把科学抽象为历史的一般存在,淡化了脑力劳动者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认了脑力劳动者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理论调整,反映了时代条件的变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乃至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科学技术,其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在当代,科学技术更是一跃而成为社会发展首要的决定因素。一、科学技术是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动力因素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科学进入现实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以后,科学也就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独立的意义,它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的一种独立的活动领域,“一种特殊的职业”①。由于科学必须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作用于现实的生产和社…  相似文献   

15.
何祚庥 《学术界》2012,(7):24-50,286
本文系统地讨论和分析了作为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总的政策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指出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总结了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而逐步形成的。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这一路线是将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从而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引入认识论。文章从多方面具体而鲜明地揭示出这一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以及与之对立的,在作者看来,是错误的思想和倾向。作者指出,要科学地研究社会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应该十分而且首先要重视研究和分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在生产力的发展中,首先要重视的,是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就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文中鲜明提出:就人类历史发展来说,生产力或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矛盾,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文章最后指出,将科学发展观运用于捍卫国家安全,首先是要对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有一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当前妨碍这一科学分析和判断的,主要是来自内部的骄傲和自满情绪。  相似文献   

16.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理论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其中核心的问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和动力问题略述意见如下。 一、发展生产力所需要的技术 我们通常把科学技术联在一起说,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并不是一回事。科学本身是有层次的,技术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科学的大层次有三个,即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所得到的理论和实验结果,所认识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实现方法的研究,所以技术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能够形成可实用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根据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的丰富和发展,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在学习和领会这一指导方针时,有必要对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既相联系、又互区别的概念本身的含义,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在转化为生严力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作深入的分析,以期使科学和技术以整体性力量。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的作用。本文尝试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就正于专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由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主办、中国生产力学会和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在沈阳举办。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主席让&#183;克罗德&#183;劳森主持了开幕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副秘书长金学洙向大会发来了贺信,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为大会致辞,大会名誉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大会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9.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技术是更为直接的生产力。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浪潮不断涌现,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一是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科学继承;二是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因素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是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中巨大的变革作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宝库;四是揭示了这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谱写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