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于1980年5月出版了郑寿彭先生的《宋代开封府研究》。全书计870页,六十余万字,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城市史研究的大部头专著。作者对北宋开封府的历史变迁及城市制度沿革,进行了比较系统、细微的研究,为我国城市史研究这一较为薄弱的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田本相 《东方论坛》2006,(3):76-84,91
最初的鲁迅研究,给我打下治学的基础。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转向中国话剧史的研究,认定中国话剧是研究中国近百年文化艺术史的一个典型领域。从曹禺的研究开始,以及对郭沫若和田汉的个案研究,而走进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的研究,由此不断扩展到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二十世纪戏剧论辩史,以及新时期戏剧的研究。在不断的学术交流中,逐渐延展到对台湾、香港和澳门戏剧史的研究。我希望能够写出一部《中国话剧艺术通史》来。  相似文献   

3.
通过罗斯科.庞德的著作法律史的解释,以及邓正来的一系列著作进行阅读比较,试图探索出法学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研究罗斯科.庞德在书中所描述的法律史解释的发展,摸索出一种学术发展的路径以及方式,即"学术传统——学术批判——知识增量——理想图景",同时,再结合邓正来以及其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论述,去思考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试图这样一条路径为中国法学的发展提供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基础工作做起——评李万钧《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孙绍振我一直对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感到不满意,原因在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们似乎太在意本国的文学对国外文学的影响,总想考证出一点什么来证明某些东西是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早已经有的,这就必然带来一个困境,使比...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梁启超对史学比较方法的内涵与功用进行了阐述,促进了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他还在中国史和外国史等领域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研究,其比较研究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推类"问题是关乎中国传统逻辑的性质、特征、风貌的重要问题,很多中国逻辑史研究的问题是从这个问题分蘖出来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本文在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原著以及前贤关于"推类"的研究基础上对"推类"做了重新界定,进一步丰富了"推类"的实际表现形式,特别是提出了与"推类"密切相关的概念——"关联性",对"推类"的内在推理机制进行了重新阐释,并与因明三支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我是一个研究某种思想活动的历史学家,这种思想活动过去时常被称之为,现在有时仍被称之为“政治思想史”——尽管我很想把思想这个词换成别的术语,这并不是因为思想这个词不是继续用下去,而是因为这个词不能充分地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唐朝吐蕃史和元朝吐蕃史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发现藏彝走廊地区是整个藏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区域,这种认识源于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50年代为进行民族识别工作而进行的民族调查形成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给了我关于藏彝走廊最直观的印象;二是石泰安先生的大作《川甘青藏古部落》,对汉藏边界地区散居的诸民族部落进行了考证,指出了这一地区在藏族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该书是综合运用比较神话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宗教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结晶,体现了老一辈学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引起了我…  相似文献   

9.
周啸天先生: 大著《唐绝句史》一册已接到,不胜感谢之至。此书论及的各种问题,尤其《小引》和《第一章》里“诗歌形式——表现能力——诗歌意境”互相关系的文艺科学观点,是和我十几年来研究的同样观点不期而合的。至于个别问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读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史《世纪篇章——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史》,没想到这部著作能吸引住我,一气将它读完。掩卷沉思,原以为十分枯燥的图书馆馆史,竟能如此眉清目秀、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既有学术性、纪实性和资料性,又能将5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写得生动,具有感染力。读起来趣味盎然,令人感到亲切,实在是我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以后的历史学家们的概念或方法论上大部分的革新,特别是有助于概念形成的革新——这种概念的形成,代表着被称做心性史或数量史的年鉴派——弥补了由于对象的扩散,对专业研究领域进行细分化而造成的理解上的缺陷,并试图在某些形式的基础上,恢复其整体。  相似文献   

12.
全球环境史是环境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对全球环境史的思考有着鲜明的跨学科特色。退休之后,西蒙斯对全球环境史的思考并未停止,反而更加深入——论文《世界尺度》和专著《全球环境史》都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著述既体现了西蒙斯早年环境史研究中的大尺度(large scale)特点,又体现了他在开阔视野下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元代邮驿史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元代邮驿的方方面面,有通史性研究、区域性研究,也有驿路、驿站及元代牌符方面的研究,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表明元代邮驿史的研究大有可为。对已经发表的元代邮驿史研究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总结,探讨了他们的不足,对未来元代邮驿史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只有不断进行阅读、比较、借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合理运用古籍图书、文牍史料,元代邮驿史的研究才会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傣族古代史研究的可喜进展──读《泐史研究》谢本书最近,蒙朱德普选生赠其所著(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虽然我对《泐史》及其相关的问题不甚熟悉;可是,当我阅读《泐史研究》之后,却为该书所取得的成就深深吸引,也为作者治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吴于廑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西方史学史、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等。但我认为,吴先生最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在世界通史方面,他作为我国世界史学科的一位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是当之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汉语修辞史研究却几乎是空白,从而显得很不平衡。这不平衡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看出:在汉语史研究中,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研究都有了丰硕的成果,而汉语修辞史研究缺乏相应的成果;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成就突出,而汉语修辞史研究则远远落后;在汉语修辞格研究中,共时比较研究成果丰富,而历时比较研究成果薄弱。面对这样的不平衡状况,我们要认清差距,加强汉语修辞史研究,打破这不平衡的状况。其实,修辞学界已有人提出了这方面的倡导和作了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袁晓薇博士的论文《别让"接受"成为一个筐——谈古代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变异和突围》分析了当今接受史研究的误区,并给出了几条"突围"的良方,值得肯定。但该文中一些观点与评述存在偏颇之处,会使读者对接受史研究的现状产生诸多误解,不利于接受史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对于新兴的接受史研究来说,与其过于苛责,不如更多地予以宽容。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美国史学家的比较研究进行概括的评述,并非易事,因为人们对比较史的内容以及如何研究比较史,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首先,我们可以把比较历史学区别于相对来说简单地或偶然地采用“比较法”的历史,后者更多地把“比较法”作为启发式的手段,而不是作为贯彻始终的方法或途径。有限地使用概括性的“比较观点”或进行独特的类推,借以进一步说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社会的某些现象,从完整  相似文献   

19.
西方民众对毛泽东的认知源于革命时期新闻记者的报道对毛泽东研究的学术化进程开启于冷战时期。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有影响力的研究路径,一种是“历史——区域”路径,强调首先将毛泽东置于中国的历史语境和革命实践进程中考察;一种是“全球史——比较”路径,强调在世界范围内分析毛泽东的影响和价值,比较不同地区对毛泽东思想的应用。我们可吸收融合两种路径的长处,推动国内毛泽东研究的学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吾"、"我",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纠正了前人时贤的一些有失偏颇的说法,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