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区别,揭示了现有经济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在这个基础上,下了一个新的经济基础的定义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系统).  相似文献   

2.
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 ,而把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全部排除于经济基础范畴之外 ,这是极其错误的。经济基础是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现实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理应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范畴。  相似文献   

3.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不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或基本矛盾的一部分。经济关系内的矛盾是基本的,是本质的,而上层建筑内的矛盾则是对经济基础内在矛盾的反映。经济结构内在的矛盾是本质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则类似于本质与现象的矛盾关系。因此,即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它们也不会成为社会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美两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推论两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曲解与误判,原因如下:第一,世界各国的发展既需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需遵循本国发展的特殊规律;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第三,相对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判断中美两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在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否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是以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它的建立需要以发展了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由此构成无始无终的螺旋状曲线,此曲线是无端点(终点)的.社会发展也不例外,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念尚待深入探讨.即使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相对完整的过程中,也不宜笼统得出"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的结论,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尚需其内在和外在力量的推动,特别是人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的发展离不开合理、宽松的环境,环境又需要制度(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的保障,制度的确立又以人文观念--主要是观念上层建筑作导向.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转过程.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乃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全球经贸法律规则的统一、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提出了要求。WTO既是一个国际组织 ,又是一个国际贸易条约体 ,也是一个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它凭借“三位一体”的功能以灵活的方式应对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从而成为后者的主要载体。二者的关系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晚年曾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形象地描述为“聚光镜”下“头足倒置”的反映。本文阐述了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论述,社会经济结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共时性和历时性,矛盾性和自身调整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由现实存在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多种生产关系构成,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性质。确定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依据是初级阶段的特点。影响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障碍是对经济基础概念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与人类社会生产中的二大核心内容即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关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劳动关系的形成、发展、调整和变化,既与经济基础相关联.同时又会对社会上层建筑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化的生产力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现代社会分工与协作的有机整体系统,它们彼此之间不应该是矛盾对立加虚假统一的社会关系,而应是彼此协调运作与通顺和谐并真实统一的社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本义所在,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意所在。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经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劳动大众的伟大创造。本文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鼓励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与健康和谐的重要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中经济与古都长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安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本文认为,定都长安除了应具备优越的自然地理形势外,还必须有关中经济作物质基础。关中经济的兴衰对定都长安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游牧经济对古代蒙古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在蒙古民族经济发展史上起着主导作用。但统一前的蒙古草原诸部由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差异,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以后对蒙古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对蒙古汗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蒙古汗国的强盛和蒙古民族的繁荣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三个概念,是人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概念。在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都是把这三个概念作为同义语看待的,认为所谓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只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别名,它们都是指  相似文献   

17.
自从马克思把社会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之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停留在这个二分法的框架中,至多在经济基础的作用大小或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环节等问题上进行讨论。卢卡奇则用总体性观念颠覆这种二分法,否定了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关系。阿尔都塞用结构总体的观念批判了黑格尔主义的总体观,并把经济和政治作为社会结构中的要素。后结构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更进一步否定了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否定了社会要素的确定性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分法的扬弃表明:虽然马克思对于经济的基础地位的肯定是无可置疑的,但局限于二分法传统,却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把握并恢复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结构思想、推进对其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发展,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以马克思的<序言>为切入点,重构其社会基本结构理论,可以走出将社会基本结构从现实的社会历史和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提升为外在于社会历史、高悬于社会实践之上的普遍逻辑和必然性的蜕变困境,并将其还原为与现存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的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运动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民主化水平的提高.首先,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口流动.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促使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在社会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是民主发育的前提;其次,经济发展使人们交往范围扩大,并产生了新的社会规范,这构成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规范基础;再次,经济的发展更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育.而公民社会是民主成熟和巩固的必要基础.中国的民主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论证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针对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作了经济因素的分析,最后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关键在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