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是指发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区域性内涵,不仅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早晚、快慢之分,道路有顺直与曲折之不同,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异,不同区域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也可能会有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中原道路、南方道路、草原道路、高原道路与沙漠一绿洲道路等五条基本的区域性历史发展道路,其社会经济形态、国家形态及其形成演变过程、族群与文化特质诸方面均表现出根本性差别。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区域性差异,根源于各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别、生存于其间的各种人群的不同,以及不同的人群对其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与应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称为一条道路。如封建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等等。本文旨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作出历史的分析,并将在分析过程中尝试提出一种分析模式,用以对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发展道路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确系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发展经验借鉴的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吸收借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文化建设经验,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吸收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也是我们前进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从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的推演起点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根本转变,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开拓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求索过程。从被动觉醒到主动探求,从能动选择到经验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渐进式探索,凸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文明蒙尘的窘境中破茧而出的主动精神,标志着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爬梳中国道路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大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中国道路”总结为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吸收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优点,又总结了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继承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功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结构表现为党的领导-市场配置-人民主体的动力结构、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平衡结构和驾驭资本-解放劳动-规范权力的治理结构。这三重结构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验性道路,也是一条规律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解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要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走"回头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建 《学术论坛》2012,35(8):5-8,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伴随着历史性难题的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随之形成与发展。数往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演进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进行细致的梳理,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提供理论引擎。  相似文献   

8.
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回顾中国的近代历史,展望中国的未来发展,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文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历程,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之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过去30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是由政治转轨造就的.本文讨论的主题是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两次转轨来审视过去30年中国道路所处的历史方位,并藉此展望未来中国发展道路可能的走向.过去30年中国道路的历史方位应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来观察,而所谓"宏大",一是指整个中国的历史,二是指近代以来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国政治两次重要的转轨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70年代末,"对抗"与"和解"是两次转轨最重要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提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科学论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道路生发的土壤,也是把握中国道路的底板。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决定了中国道路要超越传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框架,建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架构,就必须辩证地对待资本。  相似文献   

11.
“西化”道路、“两步走”道路,一个彻底失败,一个中途陷入误区: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指引中国走出历史迷途,接续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主题;中共十五大旗帜鲜明地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正确选择。这条道路蕴含了理论与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与逻辑等相统一的辩证内涵。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辩证特性,对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映照着中国特色道路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道路自信,丰富着人类文明理论宝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态优化过程,是认识逻辑、实践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统一的完整体系。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是历史唯物史观下的对国家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观念和原则的凝练表达。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主体是国家治理现代文明,以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视角来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架构和世界意义,不仅为全世界各国政党探寻富有自身特色和遵循历史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富有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语境的中国方案,彰显深厚的中国文明自信和中国文明创造担当。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视阈中,所谓世界历史,并非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历史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世界历史境域下,个别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为各个国家谋求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邓小平正是立足当代"世情"和中国"国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构想,为中国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在科学剖析和批判吸收了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近代以来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趋势、过程和方向。邓小平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出发,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开创者,他还在实践层面上探索开创了一条"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既是中国走向世界历史的历史性选择,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历史的现实性选择,同时还为世界历史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6.
孙梦思  邢继伟 《理论界》2014,(10):11-1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探索也是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价值指向,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选择。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时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和国粹主义等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特殊会议,它完成了多重重要历史使命:成就和引领了中国现代化史上一次深刻而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实现了历史的重大转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创造了前提条件;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发展规律,正确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历史上长期未彻底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与开放的关系问题.从而找到了发展中国现代化唯一正确的出路,大大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遵循历史发展逻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确立了正确的坐标.保证了中国现代化持续稳定地发展,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学者郭亚编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书,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比较全面地和系统地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想、探索、开辟、确立和发展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著作。 第一,该书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同时,对历史分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  相似文献   

19.
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当代中国发展新道路的形成凝聚了我们党四代领导人的理论贡献,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体现了四个理论层次的不断继承和创新。“当代中国发展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方向、本质、实现形式和途径新的认识和理论概括,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定内涵,党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为起点的。以历次党代会为线索,我们可以探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