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2月9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三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新动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章熙春教授、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江曼琦教授、广东中科招商董事总经理谢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孙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14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七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举行,会议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合作"。来自上海、重庆、广州等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会议由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郭德焱主持。  相似文献   

3.
正6月1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六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粤港澳大湾区与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隋广军教授,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会议由广州市社  相似文献   

4.
正4月8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科学治理·城市发展新思路"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会议邀请了广州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平欣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大都市治理中心主任唐亚林,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4月14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四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全球城市:集聚·枢纽·辐射"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教授、广东省委党校陈鸿宇教授、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2月14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来自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广州市政府研究室、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政府部门领  相似文献   

7.
《城市观察》2014,(1):F0003-F0003
2013年12月14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来自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广州市政府研究室、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22日,由广州市社科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第五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在广州举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贸学院院长黄建忠教授,山东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范爱军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教授,暨南大学特区与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钟韵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沐教授,深圳大学特区研究中心副主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索在新型城市化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于2013年12月14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主题,就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城市辐射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观察》2014,(2):F0003-F0003
正2014年3月20日,由广州市社科院与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市岭南文化研究会等承办的"新岭南文化与城市品牌创新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与会人员围绕如何从广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出发、建立现代城市品牌文化等问题建言献策。广州市社科联顾涧清主席认为,新岭南文化中心要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未来的新岭南文化不仅仅要讲历史、讲文化,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下降的趋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搭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勤工平台,实现了勤工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而达到济困育人的双重目的。为了推广这一创新创业型勤工模式,我们以屡获殊荣的云山勤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以文化、平台、制度为三个维度,以培养专业技能、培育创业创新精神、发展创业能力为三个途径,提炼总结出创新创业型CPI模型,为传统勤工的转型提供一些理论、架构方面的普适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广州的外国人居住、就业总体有序,但"三非"现象时有发生。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必须创新广州市外国人管理服务,提升广州市外国人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5月9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昌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海啸、宁波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汪浩瀚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与会者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旳共建对象、途径、重点、难点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就今后各相关城市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分工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初步建议。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参加会议,并就"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则、理念、做法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并根据不同时期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将城市总体规划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规划编制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在不同时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或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快速发展后,面对快速变化且日益复杂的城市发展问题,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机制逐渐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认为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塑空间规划体系,重回总规战略性,重构"总控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徐旻昕 《科学发展》2021,2(2):68-77
上海应积极借鉴全球城市提升吸引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实际,以"三引、三提、三增"为抓手,以满足人才"优质美好生活需要、健康安全保障需要、良好文化氛围需要、深层包容发展需要"为核心,增强对全球创新人才的磁力与黏性,吸引创新人才、留住创新人才,形成"人与城市和谐共进"的合力,助力上海早日建成卓越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16.
徐旻昕 《科学发展》2021,2(2):68-77
上海应积极借鉴全球城市提升吸引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实际,以"三引、三提、三增"为抓手,以满足人才"优质美好生活需要、健康安全保障需要、良好文化氛围需要、深层包容发展需要"为核心,增强对全球创新人才的磁力与黏性,吸引创新人才、留住创新人才,形成"人与城市和谐共进"的合力,助力上海早日建成卓越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17.
徐旻昕 《科学发展》2021,2(2):68-77
上海应积极借鉴全球城市提升吸引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实际,以"三引、三提、三增"为抓手,以满足人才"优质美好生活需要、健康安全保障需要、良好文化氛围需要、深层包容发展需要"为核心,增强对全球创新人才的磁力与黏性,吸引创新人才、留住创新人才,形成"人与城市和谐共进"的合力,助力上海早日建成卓越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徐旻昕 《科学发展》2021,2(2):68-77
上海应积极借鉴全球城市提升吸引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实际,以"三引、三提、三增"为抓手,以满足人才"优质美好生活需要、健康安全保障需要、良好文化氛围需要、深层包容发展需要"为核心,增强对全球创新人才的磁力与黏性,吸引创新人才、留住创新人才,形成"人与城市和谐共进"的合力,助力上海早日建成卓越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19.
徐旻昕 《科学发展》2021,2(2):68-77
上海应积极借鉴全球城市提升吸引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立足实际,以"三引、三提、三增"为抓手,以满足人才"优质美好生活需要、健康安全保障需要、良好文化氛围需要、深层包容发展需要"为核心,增强对全球创新人才的磁力与黏性,吸引创新人才、留住创新人才,形成"人与城市和谐共进"的合力,助力上海早日建成卓越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广州市推动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创新理论的演进历程,结合新时代广州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城市定位,阐述了广州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推进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