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我国进行企业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确立国有企业应有的商品经济运行主体地位,使国有企业成为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进入市场,这既是企业改革的深化,也是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必须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内部审计(简称内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形势下的客观需要,要正确认识不利自身发展之处,不断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我们认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因其内在的机制性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问题,因而不可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只有股份制,才是重构企业经营机制的最佳选择。目前,应当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是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课题展开的。转变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则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而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既具有激励机制又具无约束机制的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是我们所要塑造的企业目标模式的必备特征。  相似文献   

5.
企业约束机制即是限制企业行为以使其规范化的机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要求国有企业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这个要求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约束机制是与激励机制同时并存、相辅相成发挥作用的,企业必须构建与激励机制相配套的完善的约束机制。一、约束机制的构建,应以自我约束机制为重点企业约束可分为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两大系统。外在约束是指政府、市场、社会等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如资源约束、…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其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而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基础;培育发展市场体系,推行市场化运作;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是当前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增强企业活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必须千方百计调动职工从事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建设。亦即必须处理好搞活企业的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报告在阐述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时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转换为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活动主体,企业必须有自己明确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有适应市场运行和市场机制调控需要的生产经营系统、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实现这种转换的关键,在于尽力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企业动力机制、转化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一、转换企业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市场转型中的农民工和劳动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中心制度,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发生重大变化领域之一,劳动合同研究对于农民工权益保护这个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的田野调查为依据,从企业组织设计和国家制度安排两个角度出发,认为当前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正在从不对称的雇用契约向家长福利制、指标性契约、规范性契约等三种新的雇用契约变化。最后,文章提出了建设稳定和谐的劳资新秩序必须塑造劳动合同的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约束机制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南京市153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1999年南京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亏损企业逐月减少;但亏损面、亏损额距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紧缺、市场需求不足和人员过剩;推进企业改革的主要障碍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市场体系不健全和缺乏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证明,不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割断政府对企业的行政权威链,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须把国有资金的原生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分开,确立新的产权关系,才能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2.
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年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掌握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使企业作为政府附属物的地位开始发生了变化。企业有了一些活力,因而,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按照改革所提出的自主经营、自负盆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企业缺乏活力,是当前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3.
改革攻坚源发于我国后发现代化语境下政治权力主导的渐进改革模式。改革攻坚是针对处于体制核心领域即政治权力系统中严重阻滞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消极因素而言的。这些消极因素包括实体因素、体制因素与具体问题因素三个相互交织、相互强化的层次。改革攻坚意味着政治权力系统必须针对自身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制度规范性与治理有效性。中国改革大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源于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应于两权分离,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委托代理的产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建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对称安排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各国金融业普遍采取的一种较科学的管理办法。中央银行依据资产与负债的比例来安排全年货币供应量,有利于防止用增发货币的办法来扩张资产业务;专业银行在经营中按照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进行管理,有利于促进资产与负债的结构协调和有效地防止经营上的风险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管理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微观企业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经历了由统存统贷、差额包干、实贷实存到规模控制的过程,这对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触动了以往的资金供给制。但是这种体制仍然不够完善,不仅缺乏自身的经营约束机制,而且不适应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因此,积极推进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当前深化金融改革,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1.实行资产与负债的比例管理,是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深化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改革必然推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给银行提出新的要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要求银行增加贷款投入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大总量控制的难  相似文献   

16.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既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目标,又是我国经济走出效益低下困境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这项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多数企业仍然没能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还远远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仅仅强调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要减少干预、下放权力,而没有切实可行的企业组织制度作保证,机制转换也就是一句空话。根据近几年各地改革的成功实践,下面六种企业组织形式不失为实现机制转  相似文献   

17.
洪正  冯传奇 《天府新论》2018,(1):125-137
健全金融体系、发展金融市场被认为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但是利率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融资约束程度;相对于国有企业、持股银行比例较高企业、非农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非国有企业、非持股银行或持股银行比例较低企业、农业企业和非房地产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融资约束,利率市场化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类受融资约束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了新阶段,为实现金融部门更好地为实体部门服务的目的,还需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省商业研究会于89年3月18、19日在福州召开中青年商业改革理论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深化商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深化商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内外配套,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经分开,两权分离,明确企业产权,同时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和自我束约能力。当前要继续巩固完善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健全企业约束机制,并积  相似文献   

19.
一、所有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国家经营所造成的企业经营上的"大锅饭";二是国家所有所造成的企业资产上的"大锅饭".前八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围绕打破经营上的"大锅饭"来进行的,其基本思路是实行经营权人格化,即通过明确企业经营者以及职工的责、权、利,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前期改革实践表明,实行经营权人格化虽然可取得明显的近期效益,但它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与企业的持久活力有关的利益、责任和内在动力问题,它同企业改革所要达到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强大活力的目标模式还有很大差距.企业改革的深化必须进入所有制领域,进一步打破国有企业在资产上的"大锅饭".  相似文献   

20.
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始终是整个经济体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年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掌握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是,按照改革所提出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目标,企业并没有真正活起来。因此,进一步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仍然是当前和今后十年改革的重大课题。影响企业活力的主要原因是 (1)企业缺乏最基本的经营自主权。最近,我们对自治区有代表性的20户大中型国营企业进行了调查,所列17项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