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DP、个人所得税、R&D投入与专利产出及第四次经济普查等维度的数据,可以描述2010年代以来南北区域经济差距快速扩大的事实。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只是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表现,不能作为充分解释这种差距拉大的原因,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在南北方地区影响的差异才是南北经济差距拉大的深刻的根源。儒家文化影响的深刻性和路径依赖性,使得北方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体制建立和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意识、平等竞争意识、法制和科学意识等方面,整体相对落后于南方地区,从而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落后于南方地区。较小的观念意识之差,在具有区域竞争性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被放大,中国作为大国,需要从经济和非经济角度重视南北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工视角研究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理论依据。首先指出分工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而非单纯的技术性因素。其次分析了分工与产业组织演进的内在关系:分工是组织的基础,也是组织变动的原因,分工是产业组织演进的历史逻辑。最后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分工经济对规模经济的甄别,指出分工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才是报酬递增的真正源泉,才是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物流的分工演进降低国际贸易交易费用和运输成本,实现国际贸易的增长,通过贸易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带来市场容量的扩大,市场容量的扩大带来分工的深化,从而提升效率并进而带来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优化产业组织是实现集约经营的重要手段和要求。目前我国产业组织存在许多缺陷,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产业组织,以顺利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差距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浪潮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种两极分化不仅表现在财富占有上,而且也表现在信息占有和科学技术方面。南北差距的形成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复杂原因,但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南北差距扩大已成为客观事实。南北差距扩大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解决南北差距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关键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基于分工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贤明 《晋阳学刊》2008,28(3):52-56
传统理论分析公共服务有助于经济增长侧重于从人力资源角度。从斯密传统出发,提供公共服务更多的是通过提高分工水平这个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的。因此,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供给,更大范围地提高分工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创意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以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在长三角区域面临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旅游产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扩展消费市场规模、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城市品质等多重功能,成为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为加快长三角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和新策动力。  相似文献   

8.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传统国际分工格局逐步深化为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承接国际经济转移既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等正面积极效应;也有价值增值低、技术依赖严重、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等负面消极效应.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发挥正面效应,规避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嵌入国际产业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链低端环节向中西部延伸,现已成为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提高中国整体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转型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令人困惑的是,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计划体制国家为什么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地,与之相关的高速的经济增长、显著的经济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距等经济特征又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此,在中国式分权的基本制度背景下,可以构建一个统一的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及风险厌恶型特征,导致其投资决策行为具有进行相互模仿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1)这种模仿行为是构成中国民营经济迅速扩张和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2)模仿行为放大了中央政府偏好对地方政府投资决策的影响作用,引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潮起和潮退”,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波动;(3)“软预算约束”弱化了横向竞争对地方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激励作用,导致不同国有企业数量的地区形成所有制结构的差距和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的结论对于未来中国提振经济发展动力,平稳经济波动以及协调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对于中国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方式是决定一个经济体经济稳健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后发国家能否成功赶超发展的基本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凭借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度取得了高增长,从一个落后的欧洲农奴国家迅速崛起为一个世界工业发达的超级大国。但是,这种片面注重高速度、忽视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增长方式固有的缺陷以及自我转换纠错功能的缺位使其无法保持持续高增长,并最终导致经济崩溃。考察苏联的赶超历程及成败得失,总结后发国家赶超规律,对于正在赶超中的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作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微观基础,其组织行为是影响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大规模、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向更为灵活的水平分工的企业网络转变.企业内部生产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内外部动力,它们的叠加作用型构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少红 《东岳论丛》2006,27(5):89-92
山东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的现实,给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具体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在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观表现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式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加快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只是强调效益这个单一目标,而是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治理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近期内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有: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增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农业发展缓慢;地方利益刚性和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7.
面对本世纪初相当时期内我国仍面临因劳动力过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引起的巨大就业压力,应该走一条有利于缓解再就业压力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新路子。就此可概括为:调整和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努力协调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矛盾;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进步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投资消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消费率偏低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密切联系。要提高消费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一是要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要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消费。要改变当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应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上分析收入分配不均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可以发现,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并不利于经济增长,从实践中也可以证实,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反库兹涅茨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储蓄并不能总是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要使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就必须逐步消除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各种障碍,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毅  明君 《学术研究》2006,(8):25-33
本文回顾了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沿革,基于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与产业转型的相关关系,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结构转型的不协调性演变,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