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一个新趋势,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国际比较看,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服务导入比例正逐步上升,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服务业务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制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制造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化的战略认识不足、核心能力缺失等内部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服务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外部环境同样不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树立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选择潜力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基础;推动服务业创新,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生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分工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RCEP生效为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中日韩服务业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利用Eora MRIO数据库中15个RCEP成员国在12个服务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社会网络研究视角,对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区域内贸易网络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RCEP成员国产业间贸易网络中,中国服务业进出口的贸易广度增速均显著高于日本和韩国,且进口贸易广度一直大于出口贸易广度;日本和韩国是中国服务业建立有效进口贸易联系的首要选择。中国服务业在贸易网络中的中介能力不断提升且已经超过日本,说明中国的“桥梁作用”显著增强,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中介能力提升是驱动中国服务业中介能力整体增强的主要原因;日本和韩国在一些细分行业上也体现出较强的中介能力。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可进一步强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合作,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完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数字经济及其子系统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对全国及四大区域各系统耦合水平发展态势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我国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前者普遍低于后者的水平,数字产业化水平低于产业数字化水平;第二,二系统、三系统耦合度逐年递增,但绝对水平较低,且前者高于后者;两类耦合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第三,在耦合水平方面,“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最高,“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次之,“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最低。由此,在全面认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匹配现状的基础上,为促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更加融合适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强化数字化治理和驱动科技创新进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本地数字经济发展会抑制邻近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东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该效应在东部城市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大中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小城市;相比其他等级城市,数字经济对一等级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地方政府应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字经济对数字化治理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合作与优化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
王勤 《创新》2021,15(1):64-75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新加坡相继推出了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计划及其政策,以加快迈向"工业4.0"时代.新加坡实施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缓解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以智能制造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重塑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新加坡确定了产业转型的23个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七大领域和人工智能的五大领域,重视研究开发和创新创业,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构建全球首个智慧国家.虽然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但是新加坡的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已初见成效,然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加坡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兰国帅 《阅江学刊》2023,(4):141-151+174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探明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宏观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高校应对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发布的《2023年高等教育趋势观察》分析了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大宏观趋势的形态及其应对策略。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表现为国家政策持续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驱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新一代智能技术持续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表现为战略转型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文化转型缺失稳健的文化生态,劳动力转型缺少必备的数字能力,技术转型缺乏融合式技术系统。面对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宏观趋势,中国高校应精准把握数字化转型宏观发展趋势,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创新优化机构组织结构,筑牢数字化转型的文化转型生态;持续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转型需求;聚焦增强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机构韧性,构筑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转型架构。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战略高度看待数字化转型并形成统一认识,从线性思维到生态思维全面升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数字技术应用,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注入新动能、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深度协同育人提供新方案,全面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彭怡 《学术交流》2023,(8):101-115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数字经济赋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所做的前瞻性战略布局。数字经济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核心布展的数字经济为解决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间隔和区域位置上的偏远而造成的地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和技术性支撑,数字经济的全新时空构境将有效助力实现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第二,数字化的即时经济链接将有效匹配供给与需求,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将重组资源要素、重塑经济结构、激发增长潜力;第三,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将重新定义人们的工作身份边界,拓展获取收入报酬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合作保持缓慢但稳定的发展节奏。拜登政府政策的“近岸外包”色彩更加明显,对拉美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墨西哥占据美拉“近岸外包”的优先位置,但拉美其他地区的重要性正逐渐显现。美拉供应链合作有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趋势。美国是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的主要推手,拉美则是“近岸外包”的积极推动者。美拉供应链合作机遇在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大国地缘博弈的加快和全球经济绿色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挑战在于拉美尚未做好充分准备、实操层面存在现实困难以及美国存在“近岸”和“回流”两种相对声音。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发展前景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存。  相似文献   

10.
陈和  卢慧飞 《探求》2023,(1):90-97+105
近年来,新兴数字技术持续赋能消费领域,开启了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新篇章。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有关消费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并深入探讨了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梳理分析,发现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不断强化,消费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不断夯实,数字化消费规模呈持续扩张态势,但也面临着消费者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亟待建立、消费品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要素资源紧缺以及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为加快推进消费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消费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度体系,涵育数字要素,提升消费数字化转型要素供给能力,加快数字基建布局,夯实消费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持续优化消费数字化转型环境,为消费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对会展业的改造赋能程度持续加深。当前,广州会展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大力推动数字赋能会展业转型;线上展览数量走在全国前列;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创新发展;智慧场馆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速,但也存在着会展数字化转型不够充分、数字会展商业模式不够成熟、会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夯实、会展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不够通畅等突出问题。广州为推进会展数字化发展,应瞄准全产业链数字化、会展数据价值化、跨界融合多元化、展览场馆智慧化等四个方向,借助技术支撑、需求牵引、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等四大驱动力量,加快推动广交会场馆建成“生态化智慧展馆”的全球标杆,推动琶洲地区建设“数字+总部+会展”创新高地,创新开设“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特色主题展,构建一个“即插即用”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会展数据要素的高质量供给和高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条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性现象与结构性变化,它反映了由资源配置条件与市场环境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现实.浙江产业结构与产业层次之所以没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而及时调整与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和产业锁定效应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调整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动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外在压力,经济发展引致的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增强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使浙江有可能通过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压缩与转移产能相对过剩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乔梁  刘涛 《学术交流》2023,(7):104-120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核心载体,大型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使命是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案例研究发现:(1)数字化技术已经深深改变产业价值形态和商业运行模式。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包括研发、生产、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并成为产业价值链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2)大型国有企业若要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需要以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为保障。(3)数字化转型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作用机制包括:产品开发的突破、组织管理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其次数字化转型应与产业链价值增值相适应,最后国有企业要在产业数字化生态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权雄  罗莉娅 《探求》2013,(4):71-76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整体优化模式;二是深化产业加工程度和攀升产业链高端环节、推动产业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模式。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路径要因产业发展特点而异。对于具有较好技术市场积淀和鲜明区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部分领域,要坚持以我为主、引领发展;对于目前发展水平偏低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强化高端要素投入和政策扶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对于尚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推动产业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又要推进市场一体化,坚持走基于本土市场特点的产业破坏性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已取得诸多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三地发展阶段及发展定位差异导致产业协作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基于区域产业链各环节分工的协同发展格局;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且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支撑;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制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衔接,制约产业链的跨地区布局等。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效:制定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完善政府间产业协作联动机制;鼓励重点产业链与主要创新链深度融合;改善区域全产业链布局的基础环境与服务配套等。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学习与探索》2007,(6):150-154
在现代产业分工中,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趋势不断凸显。对于中国而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粗放式扩张,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程度较低,应从强化市场竞争、强化产业关联、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来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姚小远  姚剑 《创新》2015,9(3):72-78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突出的增长点之一,也是我国产业链向中高端方向调整取得较好成绩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来,生产技术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迅速成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愈发紧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联动发展,但两者之间的联动尚处于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10):52-55
数字经济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对福州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保障,增进社会福祉、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州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阻力较大、数字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应从培育数字技术人才、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据应用监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措施,推动数字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21,(1):61-63
服务业作为内需产业,以渗透性、辐射性和柔和度等特点,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潜能。后疫情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大有作为。对甘肃省而言,要以多元融合方向,大力发展服务业,稳定就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在需求侧、供给侧、成本侧、效益侧、竞争侧和生态侧等多维度驱动力,形成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组织变革等多链联动机制,并经动力驱动路径、效率驱动路径和组织驱动路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及高水平发展。提出坚持基础先行,打造数字赋能型业务流程优化;强化技术引领,构筑数产融合智能制造新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数字化多元平台协同建设;引进数字人才,提供长远智力支持保障新红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