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队列分析视角,利用七普资料重构中国城乡女性出生队列的初婚进度。研究结果表明:(1)列克西斯平面图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现中国女性初婚变动历程中年龄、时期、队列3个维度的特征。从时期效应看,2010年以来女性初婚风险率快速下降、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农村女性因起步晚而变动更快;从队列效应看,1986年以后出生的年轻队列初婚风险率整体降低,终身曾婚比例可能与较早队列存在较大差异。(2)七普数据表明2019年城乡女性初婚率大幅降低,调查误差不足以解释这一变动,婚姻市场性别失衡、女性教育提升及性别观念改变可能造成女性初婚率和终身曾婚比例的真实下降。(3)利用初婚年龄分布参数模型进行的外推预测结果表明,1980年之后出生队列终身未婚比例将较快上升,到1990年队列预计达到4.6%~9.0%;其中城市女性更高,预计达到4.5%~13.8%;乡村女性异质性更强,社会压力很难扩散而趋弱,终身未婚比例在1985年之后队列上升很快,将超过镇女性。较晚队列晚婚和不婚的趋势难以逆转,将深刻影响生育水平和婚姻家庭。  相似文献   

2.
未婚生育状况及其婚姻进度效应是了解第二次人口转变的重要观察点,对于理解中国婚育转变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国内研究主要将生育置于婚内讨论,鲜有关注婚前生育。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1980年以后出生女性的未婚生育现状,利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和倾向值匹配方法考察未婚生育对女性进入初婚的影响。结果表明约6.5%的女性曾经历未婚生育事件,其中超过九成的未婚初育是计划内怀孕的结果,随着出生队列推移,未婚生育女性的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婚姻登记制度对婚龄的限制、传统事实婚姻惯习、计划生育对男孩偏好和多孩偏好的强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女性的未婚生育。从婚姻进度效应来看,未婚生育对女性初婚主要呈现出促进效应,且这种婚姻促进效应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有所增强。婚姻登记制度、相关落户制度等社会制度因素与子女中心主义、合法性诉求等个体观念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未婚生育的婚姻促进效应。中国第二次人口转变在未婚生育领域表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轨迹,传统观念和行为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冲突、错位与磨合是引发中国未婚生育及其婚姻促进效应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生育和婚姻尚未出现“脱...  相似文献   

3.
超低生育水平的诠释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希哲 《人口研究》2008,32(3):34-39
1 上海的超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人口转变的地区,也是目前我国生育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自1993年上海的人口自然变动呈现负增长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户籍女性人口的总和生育率长期稳定在0.8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耒文 《人口研究》2002,26(3):45-49
人口转变始于欧洲 ,人口转变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欧洲人口转变历史的研究。近年欧洲人口转变出现新的形式和特点 ,并发展出“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国内学者对我国人口转变问题的讨论中 ,却几乎还没有触及这一新情况和新理论。本文总结“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比第二次人口转变和第一次人口转变的特征 ,分析其转变的内在动因 ,及其未来的走向 ,并提出对世界和中国未来家庭及人口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比例、婚育意愿变动对未来政策生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苏州市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最早、最严格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苏州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大规模进入婚育年龄,使得政策生育率自然升高,同时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独生子女的婚姻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试探将婚育人口独生子女比例、婚育意愿等因素纳入预测模型,以期使得预测方法和结论更加准确.文章认为,未来15年苏州政策生育率上升0.415,而考虑婚育意愿后,现实的生育率上升仅0.23,终身生育率仍在1.5个以下,人口再生产将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性初婚、初育年龄变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又提供了截止1987年的最新资料。本文从分析中国1960~  相似文献   

8.
人口婚育期性别比(每100名婚育期女性相对应男性人口数)的平衡,关系到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人口再生产趋势、社会安定等一系列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我国在实际上和不久的将来,找不到配偶的男性有四千八百多万,占男性总人口的9.33%。本文则依据中国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婚育期性别比的变化、现状来探讨中国人口婚育期婚姻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仅到1982年上半年)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及1988年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就已达11.51%。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06年底,上海户籍总人口1368.0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7.58万人,占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开始,人口教育正式进入了中国普通中学的课堂。10年的实践证明,人口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5所农村地区人口教育试点中学和非试点中学1982~1986届高中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婚育行为的追踪调查对比分析,说明了人口教育对转变学生人口观、婚育观,对规范他们的婚育行为、自觉执行人口政策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证明,在中学普及人口教育是推动我国人口转变的前期工程。  相似文献   

12.
关注大城市低生育水平下的出生人口波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桂世勋 《人口研究》2002,26(5):29-33
根据上海户籍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数据 ,具体分析出生人口波动引起的未来年出生人数“大起大落”的状况及其对产科床位、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建议各地计生部门应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 ,密切关注未来大城市户籍人口出生数的波动态势 ,加强未来出生人口波动的预测和预报 ,对现行生育政策作些“微调” ,因地制宜地搞好未来出生人口“削峰补谷”的宏观调控 ,引导年轻育龄夫妇通过适当提前或推迟生育 ,减缓未来城市户籍出生人数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终身生育率的两种估计方法,本研究发现,利用同是队列指标的初育年龄测度终身生育率在反向"预测"过去时明显优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而在正向预测未来时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运用不同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测算中国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的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生育期的育龄妇女开始,人口的内在增长水平就已为负并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偏高的男女性别比需要高于2.1的更替水平才能保持人口稳定。中国人口1970年以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寿命的持续提高,以及育龄妇女占总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不仅需要关注当年人口出生率即人口金字塔底层的数量变化,而且要考虑对未来人口结构即人口金字塔形状的影响。此外,在监测人口增长时应继续重视初育年龄变化对人口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 CHIP)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的储蓄率进行了队列效应的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属于不同队列的城镇家庭在储蓄水平上都呈现出相似的“U”型年龄分布,即中年家庭(40-50岁)储蓄率低,年轻家庭(20-40岁)和退休家庭储蓄率较高,这一现象与其他国家的实证研究结果有显著不同。本文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U”型年龄分布主要是由人口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队列规模效应使得面对更大竞争压力的年轻人口储蓄率较高,而经济水平持续增长带来的消费水平增长预期使得接近退休家庭储蓄水平重新上升。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对广东省女性非户籍人口的基本状况和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比分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女性非户籍人口的基本状况。由于户口性质的不同,女性非户籍人口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分析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和服务女性非户籍人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终身不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研究终身不婚,尤其是女性人口的终身不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到60岁未婚便可认为是终身不婚。从人口学角度观察,中国女性终身不婚和终身不育,几乎可以划等号。因此,女性终身不婚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代人的生育水平。终身不婚人口还存在着老年供养和孤独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妍 《南方人口》2023,(4):41-54
使用1997-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迁移机会对农村儿童高中就学影响的性别差异。将各城市到北京、上海、广州的球面距离均值作为跨市迁移率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在高中年龄段,迁移机会减弱了农村女孩的就学倾向,却对男孩没有显著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年轻女性的迁移收益较男性更高,且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对女性年龄的歧视,年轻女性的迁移收益高于年长女性。这使得女孩较男孩面临的就学机会成本更高,因此迁移机会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女孩就学概率。  相似文献   

18.
周皓  雷琳旋 《人口研究》2023,(6):107-125
出生地信息是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信息之一,可用于判断终身迁移人口。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时期-队列和省际差异为分析视角,从迁入与迁出两方面,描述了全国及各省份人口省际终身迁移的宏观水平、流向以及年龄模式的现状及变化。研究发现,终身迁移是历史时期移民运动与当前人口迁移流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带有的历史印记会被当代趋势逐渐湮没,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终身迁移的空间分布在稳定中呈现出迁出地扩散和迁入地在集聚中扩散的特点;中国人口仍相对凝固;队列分析表明终身迁移具有时间累积效应,且与生命事件密切关联。出生地信息具有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口径的研究视角,应加强迁移流空间扩散趋势、双向迁移流的存在条件与因果机制等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京城外来女的婚育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人户分离的人口中,探索外来女性的婚育模式。文章从年龄、职业、原住地的类型等方面揭示外来女的特殊婚姻模式;还从生育率的年龄分布、孩次分布、孩次递进率等方面,将外来女与京城女性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外来女生育模式的重要因素,因而社会发展是转变外来女生育模式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20.
童琳琳 《西北人口》2008,29(4):29-32,36
本文基于1953-2000年期间的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上海市民政局和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01-2006年连续6牟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运用人口学专业视角和统计学分析技术处理,并利用人口学队列分析方法对上海市老年人口近年变化趋势做出预测,试图对上海市50年代至今老年人口的发展状况及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有个清楚的把握,以期对上海充分认识人口结构变化扬长避短以保持社会经济良性运行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