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进程巾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人们审美活动的领域空前扩大,审美感受的能力大大加强,对自然美的认识日渐深入;“畅神”说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畅神”说的提出中国古代的自然美理论,可溯源至先秦时的“比德”说。儒家学派“知者乐水,仁是乐山”的“比德”审美观,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理性认识。“比德”说是指:自然物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与人“比德”,即可从中意会到审美主  相似文献   

2.
张永权 《唐都学刊》2010,26(3):88-91
秦人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甘肃礼县曾是先秦的政治、文化中心,礼县大堡子山属秦西垂陵园,在这里从秦公墓中曾经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其中金箔饰片数量众多、形制奇特、纹饰精巧、造型精美、题材宽泛。力图透过这些金箔饰片从一个侧面探析先秦时期的经济基础和冶金工艺,了解先秦时期的审美素养和精神追求,从而解读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倡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而鲁迅先生接受这一说法本是一种有感而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启发性,但是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文学史规律性的理论判断。“汉代文学自觉说”是对“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一个有力挑战,从汉魏以来“功利主义”与“文学自觉”、汉人的“个体意识”与抒情文学的关系来看,促进汉魏以来中国中古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秦汉社会制度的变革、文人阶层的出现及其特殊的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以此为基础,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汉到唐的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魏晋文学自觉说”不能全面地描述中国中古文学的发展过程,它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因而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不适宜使用“文学自觉”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朱丽蓉 《生存》2020,(10):0094-0094
竖笛作为一件目前学生使用最广,普及最多的乐器,为小学生的音乐知识的培养、音乐素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系统、科学的竖笛教学活动,启发了学生的音乐智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从音乐的实际演奏,表演中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对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于游仙诗的考察多关注其与社会思潮的关系,而忽略游仙诗与音乐的关系.游仙诗中,乐府游仙诗最先繁荣,且乐府游仙诗与魏晋相和大曲中具有游仙风格的“引曲”和“送声”关系密切.而笙、箫、琴、瑟等乐器所演奏出的舒缓柔和的音乐风格对游仙诗的文字风格以及文学想象均有直接影响,尤其以笙、箫的影响最为显著.游仙诗中笙、箫意象的频繁出现以及“音乐游仙诗”这一特色鲜明的分支的存在,都体现了游仙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数字文化中,“九”是极数。它以谐音的表意方式传达着永久和永恒的终极企盼。而我们的先民向来是以“九”为大,以“九”为最的。由此而形成的“九品”文学观念,也是我国中古文学艺术的创造主体所特有的。“九品”观念发端于远古夏禹时代。它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便是“九州”的划分。由此,“九”这一极数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周代的文明礼乐踵其步武,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于是,东汉学者班固以九品叙录古人,三国时代曹魏学者陈群因之而确立九品官人法。“九品”开始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影响所及,包括我国中古文化的各个层面,其中以文学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刘宁 《唐都学刊》2007,23(4):10-11
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蕴涵了中国多种文学体式的萌芽,所谓“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宏丽的两汉辞赋、朴实的汉代诗歌及史传文学的空前发展,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根柢。汉代文学的繁荣由文体形式到文学作品的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从两汉到六朝,存在着一条跟“经学到玄学、神学再到人学”的思想史相伴随的美学史发展线索,具体表现在汉代云气画到六朝墓壁装饰画,从汉代辞赋到六朝小赋,从《淮南子》到顾恺之的“以形传神”论,从王充、《淮南子》到刘勰《文心雕龙》等领域。两汉繁富,六朝精约;两汉雄放,六朝精致。它似乎突然冷却了两汉,敛缩起来,两汉的“关中大汉”骤变为六朝的“秀骨清像”,这是在整个时代精约型文化一审美观念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与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相关。作者指出,在这一美学史演变历程中,西晋居于中介地位上,存在于园林赏会,文学的审美样式、审美格调,美学理论等许多方面。这一切终于在东晋形成沉淀,进而伸向南朝,这个过程比起前代美学史来更为复杂,也更具美学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中“桃花源”思想的产生与主题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红岩 《阅江学刊》2010,(2):100-106
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思想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对理想生活和社会模式的描绘,受其影响,刘晨、阮肇艳遇仙媛的天台山被称为爱情的“桃花源”。在历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结合不同的时代条件和自身经历,分别择取“桃花源”的超脱生活和美好爱情主题表达不同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作为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和意象成为隐居避世和求仙艳遇的文化符号,在后世的诗、词、文、曲中再现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自步入文坛以来,迟子建的创作始终植根于故乡地域文化的沃土中。对于故乡地域文化中极具代表特征的满-通古斯文化,迟子建依据怎样的价值立场和情感态度去书写,决定了她跨民族书写的文学表达。迟子建借助她对满-通古斯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成功地消除了“异族者”书写的痕迹,把过去鲜为人知的满-通古斯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为迟子建跨民族书写带来审美新变的是满-通古斯语族的萨满神歌。萨满神歌的引入,使迟子建小说出现了新的审美特质,并对营造小说的民族文化氛围、深化审美意蕴以及跨民族书写的创作风格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纪然 《学术交流》2012,(3):205-206
当今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日益打破各自领域,表现出文史哲相互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先秦两汉相关问题的研究上表现尤为明显。这既是缘于先秦两汉时期文史哲不分的学术属性,也是学术研究追求通家气象的时代回响。  相似文献   

12.
彭莉莉 《生存》2020,(7):0195-0195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选择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中使用乐器辅助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因为他们天性爱玩的特点。因此,在学生上小学的这个重要时间段,需要让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并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另外,通过口风琴来辅助音乐教 学任务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口风琴中感受到对于音乐美感的体验,可以增加学生对口风琴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了这种乐器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洪军 《求是学刊》2023,(2):163-172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建安时期,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打破了汉代以道德文章为标准的程式化人才选拔方式,大量辞章氤氲而又个性鲜明的文人脱颖而出。曹操、刘备、孙权政治集团,尤其是在曹氏父子麾下,聚集了众多擅长文学、辞采斐然的士人,由此形成汉末三国以文采见长而精彩纷呈的文学画卷。三家归晋,能够和敢于入洛仕进的“亡国之余”,唯可凭借的即是自身的才学,而个体的才华和能力大多体现在文辞富艳、辞采华美、深情低回的文学创作乃至文学风格上,由此出现了晋世群才雕采饰藻、挺拔峻峭的文学特色。时代不幸诗家幸,汉末魏晋易代的人才流动,因才情为文学,呈现出传统中国文学史上色彩斑斓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4.
在两汉的文人诗坛上,诗歌作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内容枯槁、形式呆板,可读的作品寥寥无几,十分冷寂。而另一方面,产生于街陌草野的乐府民歌却蓬蓬勃勃、丰富多彩、一派生机,即使令人不愉快的哀帝“罢乐府”也未能削弱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乐府民歌反以更大的冲击力,改变了整个文人诗坛的局面,终于酿出中国诗史上一个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5.
张静 《阅江学刊》2012,4(5):137-142
明清时期,元好问论诗绝句逐渐进入文人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热点。对元好问论诗绝句的阐释出现了“女郎诗”、“诗囚”、“连城璧”、“心画心声”等诸多阐释热点。围绕元好问绝句论诗所展开的论争,出现了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以绝句论诗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具有巨大的张力,蕴藏着极大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6.
日本汉诗是用中国汉民族文学语言和传统诗歌创作形式表达日本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作品。它是日本汉文学艺术宝库中最主要和最有价值的文学珍品。日本汉诗,跟至今活跃于日本书坛的汉诗文书法一样,昭示了借助中国艺术语言表现日本艺术家审美理想的可能性。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如果抛弃“淮北生枳”的陈见,从比较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和正确评价日本汉诗,对了解日本汉文学,研究诗歌创作心理学,甚至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诗家作品,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拟从不同的发展时期对日本古代汉诗作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俊蕾 《求是学刊》2002,29(2):94-97
本文研究“新新人类”即“七十年代书写”的文学精神走向。认为“七十年代书写”中包含着多重含义 :其一 ,它是指一批出生在 70年代的作家以带有新的审美倾向的新文本形式冲击了持续十余年的先锋派叙事话语 ;其二 ,是指非文学写作中出现的文本样式对现有文化秩序构成挑战和不折不扣的轻蔑 ;其三 ,无纸写作的渠道因其前所未有的通畅而容纳了不计其数的青年在业余时间里的思考和随心所欲式的“发表” ,对文化格局的分配与重组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检视这些文字 ,可以看出“七十年代书写”在“历史叙事”、“自我塑形”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症候和精神空白 ,研究并探索其未定性和开放性所具有的“以终为始”的继续书写的问题视域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乐府诗歌的发展,从汉至唐,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就广义的乐府体诗而言,无论从思想内容或审美价值来看,两汉时期较有意义的作品,是那些“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赵、代之讴和秦、楚之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有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以乐府述时事,写了一些反映乱离景象的诗篇,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较有价值的乐府诗,还是那些里巷歌谣和民间歌辞。这里可能有个熟悉过程和立足点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在写作乐府歌辞上,文人还是个见习生。而在唐代,文人却成了乐府诗歌创作的主体。那些较有意义,在文学史上较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国力之强大、经济文化之繁荣昌盛都堪称封建社会的高峰。与当时全国形势相适应,河西文化更是异彩纷呈,甚至可以说在唐代文化中独领风骚。唐代河西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内容宏富,独具特色,对唐代文化大局和我国文化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代河西文化十分丰富。音乐成就极大,中西音乐特征的结合很明显,所谓“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伴随着河西音乐作品的出现,河西又是引起外来乐器及外来演奏形式的地区;河西的音乐成就,影响及于文学,长短句的词牌乐谱大量孕育于开、天之  相似文献   

20.
刘宁 《唐都学刊》2015,(2):57-64
秦岭承载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内涵。将秦岭与唐朝以前的诗歌相联系,按照诗歌作品创作的时间先后以及这些作品在中国诗歌史中的意义,从"《诗经》中的南山、终南山诗篇""乐府中的南山歌诗""汉魏六朝文人诗中的南山及南山意象""商山与我国第一首隐逸诗""太华山与汉魏六朝游仙诗""北朝时期的终南山唱和诗"等六个方面展开,旨在说明秦岭山脉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