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引言  在中国 ,朱光潜可以说是最早介绍黑格尔并对其研究有成果的学者之一。从他 1 92 9年7月写《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理》到 70年代末译完黑格尔《美学》 ,前后达半个世纪之久。他自己多次讲过 :西方美学著作虽是汗牛充栋 ,但真正有科学价值且影响深广的也只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黑格尔的《美学》。对于朱先生这样一个十分肯定的判断居然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 ,学者们很少在朱光潜美学和黑格尔思想关系上费笔墨 ,他们宁愿谈克罗齐、尼采、维柯对朱光潜美学的影响。这种奇怪现象究其原因 ,恐怕还是朱光潜直接以黑格尔原典为对象的研…  相似文献   

2.
维柯研究:朱光潜晚年美学思想的一面镜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柯研究:朱光潜晚年美学思想的一面镜子蒯大申翻译意大利思想家维柯(GiambattistaVico1668~1744)的代表作《新科学》,以及对维柯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朱光潜迟暮之年所进厅的最后一项巨大工程。这部巨著不仅结构复杂,文字艰奥,而且内容...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1932年以完整的面貌问世后,很快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广泛的学术纷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截然相反的极端漠视与极力推崇相对峙,到其后的各条理论战线汇合形成三种理论立场鼎足的局面,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手稿》的学术形象经历了褒贬不一的命运沉浮。梳理和总结《手稿》的争论史,深入剖析各种立场背后所秉持的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得与失,对于我们确立合理理解《手稿》的态度,准确定位《手稿》在马克思思想演进历程中的地位,并以此为切入点更加合理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演进过程,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美学基本不是艺术哲学。将艺术经验放大为历史哲学目的论的冲动贯彻了朱光潜终生,并由此形成了朱氏美学的理性主义风格。以译介马克思巴黎手稿与维柯《新科学》为中心的晚年工作,成为朱光潜人道主义美学的历史哲学目的论的最高阐释。朱光潜的人道主义美学构成当代中国重建人文主义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思想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实践美学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后期以20世纪80至90年代为主,是实践美学观的系统化建构时期。李泽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大旗,在对蔡仪的客观论、高尔太的主观论、朱光潜的心物二元论的批判中,提出了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美学观,建构了由美学、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组成的美学原理体系,总体上说具有很高的思辨水准和理论价值,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然,李泽厚的某些论述也存有瑕疵,本文并不讳言,并就此展开了对话,表述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手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原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了最持久的美学启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稿》美学研究所凸显出的经典阐释与开放阅读、文本依赖与语境研究、理论转译与思想误读等理论问题,仍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中国《手稿》美学研究需要走出“经典阐释”的单一选择,需要在进一步吸收其哲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继承它的理论精神与美学精神,从而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学史视野中的《美学四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开亮 《中州学刊》2007,(1):249-25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在美学原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原理的演进,更好地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在此组织了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演变的关系,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基本面貌。张法对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总体态势,做了自己的一种概括。章辉、余开亮、曾军分别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部重要的美学原理著作——王朝闻的《美学概论》、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杨春时的《美学》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这些一己之见可以引起学界这一重要学术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好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略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原理著作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法 《中州学刊》2007,(1):243-24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在美学原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原理的演进,更好地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在此组织了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演变的关系,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基本面貌。张法对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总体态势,做了自己的一种概括。章辉、余开亮、曾军分别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部重要的美学原理著作——王朝闻的《美学概论》、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杨春时的《美学》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这些一己之见可以引起学界这一重要学术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好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章辉 《中州学刊》2007,(1):246-24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在美学原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原理的演进,更好地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在此组织了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演变的关系,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基本面貌。张法对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总体态势,做了自己的一种概括。章辉、余开亮、曾军分别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部重要的美学原理著作——王朝闻的《美学概论》、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杨春时的《美学》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这些一己之见可以引起学界这一重要学术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好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曾军 《中州学刊》2007,(1):251-25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在美学原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内容。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原理的演进,更好地总结其学术经验,对于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在此组织了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美学概论的书写与学术思想演变的关系,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基本面貌。张法对新时期以来美学原理演进的总体态势,做了自己的一种概括。章辉、余开亮、曾军分别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部重要的美学原理著作——王朝闻的《美学概论》、李泽厚的《美学四讲》、杨春时的《美学》进行个案研究。希望这些一己之见可以引起学界这一重要学术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好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要理解朱光潜所以在其晚年全力译介<新科学>的真正根由,首先必须较为全面地联系其一生的实际遭遇与思想背景,搞清楚维柯的<新科学>在其晚年美学生命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里需要还原一个事实:50年代朱光潜的学术思想转变实际上是他一生美学思想历程中的一次"断裂".而他对<新科学>前后评价的变化以及他晚年实践论美学观的变异则表明:根据<新科学>得出的"认识即实践"的结论,实质上是对其早年美学观念的重新返回.对<新科学>的译介和阐释,则是他对自己美学生涯中的"断裂"进行"缝合"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缝合"的企图恰恰彰显了他美学思想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不少同志认为: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曾发生过大的转变,以五十年代的美学讨论为分水岭,将他的美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基本上是主观唯心论的美学观;后期,特别是“文革”之后,他的美学思想才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 笔者认为,朱先生的美学思想诚然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但是,这两个时期的美学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并没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前期朱光潜,在对西方美学思想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后期朱光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更加深刻的美学沉思,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个新的命题,标志着他的美学观实现了由朴素唯物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步。也就是说,朱光潜前后期美学思想的哲学属性是一致的,都属唯物主义一家。  相似文献   

13.
谭好哲 《东岳论丛》2022,(7):15-24+2+191
从具体文本内容及其在百年中国新文艺发展历程中的接受状况来看,把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概括称为人民美学论,是有文本根据和历史根据的。《讲话》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首先表现于它在中国现代文艺和美学史上实现了由人的文学、人的美学向人民文艺、人民美学的历史转型,其次则在于它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进行了理论奠基,开辟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新方向。从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讲话》的人民美学不仅在对人民群众审美主体性的建构中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美学与列宁的反映论文艺思想特别是其政治美学的理论综合,而且还包蕴着丰富的文化美学思想,存在着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文化美学向度,从而使之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不同理论范式中彰显出自己具有包容性的综合理论特质和全新思想面目。  相似文献   

14.
拉康思想标志着西方哲学和美学在多方面的演进:在精神分析上的演进,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演进,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演进,从文本向图像的演进,从无意识美学向身体美学的演进。拉康对爱伦.坡的小说《被窃的信》的分析和对与视觉美学有重要影响的观悟(gaze)理论的提出和分析,显出了其在美学上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旭曙  谢勇 《齐鲁学刊》2004,(5):128-132
在《谈美书简》里,朱光潜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生产劳动)为基础,协调、统一主体与客体,人与自 然、心与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把文艺看作一种独特的精神生产,并以之为出发点,解决一系列重大的美学和艺术理 论问题;最后将人作为其美学体系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小说审美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本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个特别的小说文本:汪曾祺的《受戒》和阎连科的《受活》,予以比较对照。对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历史变迁,做一次文学史视角的考察。文章比较了两部作品不同的美学意义及美学根源,并从中总结出当代小说审美观念变迁的经验得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40年代中期为艺术论美学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解答。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为认识论美学阶段,其代表人物蔡仪建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从客观论的角度研究了美的本质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回答了美感问题,从反映论的角度探讨了艺术问题。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为实践论美学阶段,其代表人物是李泽厚、蒋孔阳,他们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共同的理论资源,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哲学基础,提出了美的本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感是历史积淀与社会实践的产物,并对艺术中的形象思维和典型创造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7):91-97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蒋孔阳提出"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美学思想。这个思想既与朱光潜"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致,也与李泽厚一样,试图从实践角度揭示美的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蒋孔阳在大讨论时期已经运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理论来建立自己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并在其中强调美是人的自由的活动,认为美是在主体与客体循环中生成的。他的美学思想具有活动论美学的性质,已经突破了抽象的形而上学路径,孕育着生成论美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低谷期,这当然有其外在的原因,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来自美学研究的内部。回顾20世纪中国美学所走过的道路,不难看出有三个高峰:一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了一大批美学著作,和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美学大师;二是40年代末至50年代,出现了空前的美学大讨论热潮;三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美学新观念新方法席卷全国,涌现了一大批美学新秀。但是,即使在这三大美学高潮中,仍可以看出中国美学的先天不足和根本缺陷。首先,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始终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独创的、站在学科最前沿的美学思想。第一次高潮追随西方,第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7,(7):86-90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的一些美学观点遭到激烈的批判。这些观点包括:美学的哲学基础不仅仅是反映论,还要加上历史唯物主义;艺术和科学的区别不仅在反映现实的形式方面,而且在反映现实的内容方面;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反映。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观点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充分显示了朱光潜某些美学理论的原创性和前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