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中共三大通过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把握了历史主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寄予的厚望与作为革命中心的广州为中共三大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提供了历史舞台,是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中共三大前后党的主动作为,从实践上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中共三大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想升华,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从理论上开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先河。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于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把国民党改组为几个阶级的革命联盟。这次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大大加速了国内形势的发展,迎来了大革命的高潮,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四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代。这一年的开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广州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国民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正式建成。接着,工农运动逐渐高涨,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一1926年至1927年毛泽东同志曾在广州和武汉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革命干部.这里搜集了有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一些资料,作为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参考.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使国民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之后,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政治上的独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正式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和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在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5.
改组后的国民党不是一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是一个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向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转变的政党.共产国际未能将国民党与统一战线区别开来,不能正确区分资产阶级的结构及本质,将中国资产阶级视作在本质上是铁板一块的.由此必然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维护统一战线而放弃了领导权;国共分裂时期,为了反抗国民党而反对整个资产阶级.故共产国际的右、"左"错误理论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党史学会受中央有关部门委托于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一日,在广州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就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党的“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讨论会收到了学术论文四十多篇,这些论文从各个侧面阐述党的“三太”以及确定实行国共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建立了第一次合作关系,促进了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的迅猛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的谭平山,为推动、巩固、发展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中国国民党的改组过程,也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谭平山起了很大作用,成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件大事。今天,在纪念我们党“一大”七十周年之际,探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和对国民党一大的影响,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一 西山会议派是以张继、谢持、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内部的一个右派集团。1925年11月,他们因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另立中央,故称之为西山会议派。  相似文献   

10.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完成了对国民党改组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通过了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均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至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即为推动苏联援助下的国共合作的中国革命而斗争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 对于大革命前期国共关系以及共产国际作用的研究,无疑是研究整个大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迄今为止,这一研究似仍有诸多不足,且过于简单化。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较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说明。一1923年,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提议和帮助下,共产党人通过个人加入国民党的形式,与国民党结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开始了国共合作。共产党人之所以如此,毫无疑问是由于这时  相似文献   

12.
马林主张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播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种子,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陈独秀因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主持起草了中共二大决议,抵制了“二次革命论”.西湖会议后,陈独秀服从共产国际纪律,接受、宣传了“二次革命论”,受其影响,中共三大留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痕迹.由于国民党反对被改造、部分党内同志以及一些国际代表对“二次革命论”的批评,加上陈独秀内心深处不接受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策略,1925年五卅运动后,陈独秀部分地抵制了“二次革命论”.共产国际导致“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受到共产国际代表、反对派以及陈独秀本人的批评;斯大林、布哈林以及部分中国同志为共产国际政策进行了辩护;在批判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时,回避了其错误来源于马林和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3.
《政治周报》是首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毛泽东在其创刊、编辑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反击国民党右派进攻、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向前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翟秋白的这篇佚文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5月6日的“言论”专栏里,该专栏原是该报主编叶楚伧等人的时事评论专拦。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上海《民国日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以国民党名义出版  相似文献   

15.
国共合作的北伐时期,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重,斗争错综复杂.国民革命阵营的一些人士不满蒋介石当权后的作为,要求在外的汪精卫回国复职,重新主持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工作.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区委制定了"迎汪"的方针,以期改变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运动的局面.历经一年的迎汪事件,对于团结革命进步力量,揭露国民党右派阴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指导方针和策略的错误,汪精卫复职并没有达到制衡蒋介石的目的.最终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破裂,蒋汪合流反共.  相似文献   

16.
继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于1929年12月11日,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祖国南部边陲的右江地区,树立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红七军初创前后执行的几项主要政策,虽然某些方面还没有上升为理论,但基本符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统战政策方面1923年以后,我党第一次与国民党合作,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久,汪精卫也步蒋介石的后尘,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此后,还要不要统一战线,能否在局部地区与国民党左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是百色起义在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问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三大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开启了统一战线的先河、推动了大革命的发展以及党的自身的建设,对中国革命和中共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共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8.
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在其晚年,他力排众议,毅然改组国民党,通过容纳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建立了国共合作的民族民主革命统一战线。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史学界不仅在如何趣解、就是在如何表述孙中山关于国共关系主张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台湾出版的著作,把孙中山关于国共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1937年2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五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国共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对这次会议的评价,在目前高等院校“中国现代史”教科书和“国共关系史”的著作中,较普遍地称为“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笔者最近在查阅国共两党的有关文件、资料后,感到上述结论有商榷的必要。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是在“西安事变”发生两个月后举行的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贤达及海外侨胞,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终于获得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最伟大的胜利。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战初期,我党我军设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办事机构,成为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标志。先后建设办事处的,有南京、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武汉、广州、长沙、贵阳、贵林、重庆等地。这些办事处,本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宗旨,高扬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