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62-67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出现下行压力,但资源环境压力仍在增加,以投资驱动为特征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已显现其制约性。未来城市经营管理应把立足点放在逐步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上,通过技术进步与产业创新,促进要素间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减缓资源环境压力,提升城市综合效率,以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要素流动:结构、原则、效应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要素是指经济运行或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常见的经济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组织、技术和制度.经济要素流动是工业革命以来,引发企业或区域显著经济效益变化的经济要素权属、功能、空间的转移行为.产业化、效益改善、权属转移、功能转移、空间转移五大方面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经济要素流动的基本内容,经济要素流动遵循需求原则、价格原则、利润原则、产权原则、分配原则和限度原则,并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聚积效应、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均衡效应和固化效应.经济要素流动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有不同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的战略要素分析及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凤娜 《理论界》2012,(3):181-182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用认识论的视角全面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模式,用系统论的视角科学把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素,用方法论的视角构思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城乡经济运行原理及城乡经济运行实际进行分析认为,城乡要素流动和城乡政策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从城乡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城乡规划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统筹。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6,(1):149-158
提升能效水平对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厘清区域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和空间效应则是优化区域节能空间的前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的数据研究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全要素能源效率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整体非均衡性和"点面"分布特征,济南和沿海地区效率值较高。空间互动状态下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山东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影响不显著。新常态下提升山东省能源效率应以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建立效率提升的区域统筹机制,并在营造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强化能源和环境约束。  相似文献   

7.
从人口分布、企业布局、交通规划、城市用地和住宅建设等城市空间要素利用的各方面来看,上海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单一中心即“同心圆”结构特征,中心城市的空间要素配置出现失衡状态,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心城市空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政府替代市场”。因此, 从空间资源配置角度看,上海城市发展应进行以下转变:一是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同心圆”转向“多中心”或者“多核化”城市发展模式;二是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必须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非均衡资源配置转向市场引导型的均衡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创新要素、空间格局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8-2011年间中国30个省份数据,研究分析中国人力创新要素、资本创新要素、产业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与中国30个省区创新要素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资本创新要素是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产业创新要素的经济增长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人力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发挥须经历“磨合周期”的考验.为此,加大研发资金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以促进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耦合式优化,推动研发人员的空间集聚与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建立要素流动模型和贸易政策决定的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要素流动程度、贸易利益分配和贸易政策决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素流动程度影响贸易利益分配,进而影响贸易政策的决定.要素流动的程度越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就越明显,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就越活跃,贸易政策对"帕累托条件"的偏离也就越明显;反之则反然.由于要素流动程度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力量对比的改变、贸易伙伴的政策变更以及外部制度约束的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的国家贸易政策也就呈现出总体上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其广泛发展使世界经济成为全球化经济。要素流动的规律决定了全球化经济的微观机制与宏观表现。本文研究表明:(1)价值链分工是各国优势要素的国际合作;(2)跨国公司组合全球要素决定了全球生产布局;(3)政策干预下要素流动是一个扭曲的市场;(4)要素收益原理决定了各国经贸关系中的收益分配;(5)世界经济增长因要素流动形成新机制、新结构;(6)要素流动改变世界产业布局,导致贸易不平衡;(7)发展道路在要素流动下出现新模式。要素流动理论是解析当代世界经济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处于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域、三种货币的独特制度环境,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在粤港澳三地呈现非对称流动特征。港澳市场上的非原产地商品进入内地受到关税限制,内地人员进入港澳相对受到更严格的出入境管控,港澳资金进出内地受限,内地更为强调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粤港澳大湾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进一步厘清粤港澳大湾区非对称要素流动的基本特征,理解非对称要素流动的底层成因,辩证看待非对称要素流动与一体化的关系,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可从提高要素密度、缩短流动距离、减少市场分割和促进机制联动四个方面,促使要素更为便捷地流动,为构建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南方“流动女性”发达史叙事及其形象的系统建构长期被忽略.梳理这一形象的发展变化,可以窥见现代女性叙事仍然存在自我意识的局限,以及现代性命题下人性的异化;而作为其中叙事的空间和背景,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国际化规划及诉求则影响且限制了文本中女性形象的整体性构建.因此,当下流动女性发达史叙事应在出离完全由资本催生的城市文化中,去寻求现代城市经济网络的有限视角与传统地域延伸无限想象的结合,才能建构起中国南方城市的文化身份和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3.
城市资源空间配置不仅影响着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功能发挥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很多大城市出现了要素过度集聚的拥挤效应,进而引发严重的"大城市病"及效率低下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资源空间配置失衡。本文基于城市资源"供给—需求"、"成本—收益"两个维度,构建城市资源空间配置逻辑框架,进一步阐述城市资源空间配置均衡原理,并指出城市资源供需在空间上的不匹配、不均衡是城市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原因。以上海市为例,运用定量测算方法发现:上海市核心区和外围区的就业、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匹配,导致职住分离和公共资源空间配置失衡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市资源空间配置,提高城市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市民日常生活所需为摊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摊贩则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装点了城市之声、城市之味和城市之乐.流动摊贩花样百出的叫卖声、招徕生意的器具声宛若城市的交响乐,滋润着五味俱全的城市味觉,形塑着城市品牌与市民品味;流动摊贩售卖货品,又身怀生存绝技,表演街头艺术,丰富了城市大众娱乐,增添了都市的草根色彩与平民精神,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大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文章深入挖掘数字经济的绿色价值,阐释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并探究其中介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且能够通过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绿色发展;区域创新产出增加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中介渠道;相较于北方城市、资源型城市和非试点城市,南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试点城市的数字经济具有更明显的“绿色红利”;中国应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加快传统产业数字渗透,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更好地引领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密度不均、要素流动受限近年来已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困难和障碍。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架构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密度、距离、分割三维分析视角,区域一体化通过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提高经济效率并优化空间公平;虽然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均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但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异质性要素的空间分化、限制要素供给,从而使经济效率和空间公平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动态耦合。新常态下应强化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宏观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的协同作用,实现各种驱动要素的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