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和"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因缘,蕴涵了"和实生物"的至善价值,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对人的德性和社会道德状况的总体追求.但是,这种古典式的和谐因排斥竞争、忽视对立面的转化,其保守性、平庸性、原始性也意味着存在消极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善与和谐之间实现有机统一,也即,既要有善的和谐,也要有和谐的善."和"文化的当代转型主要需要经过以人本观为核心的思维、人格和谐化,以民主性为前提的社会秩序和谐化以及经济-社会治理措施上以兼顾(而非平均)为特征的公平机制等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这一东方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课题。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也留下了晚年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遗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现代化运动相结合,在7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哲学视角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从宏观角度把握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整体结构,以较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等作为分析工具,从社会关系的不同组合特征、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从阶级结构等方面去认识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钱冰 《社科纵横》2008,23(9):169-170
奈保尔穿行于"两个世界"、多种文化之间,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文化身份,而是经受着一个个痛苦矛盾的过程,成为在思想、感情、信念和价值观上自我分裂的人.他的文化身份建构因而处于一条挣扎之途:一边建构一边摧毁、一边接受一边拒绝、一边肯定一边怀疑.了解奈保尔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和矛盾性,是把握其作品和心路历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美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迪基的艺术习俗论,指出了这一美学思想内部的悖论,但是在艺术不可定义与艺术无限开放所带来的艺术死亡的语境中,迪基对艺术定义所作的努力,其实是“拯救”艺术的一种愿望  相似文献   

6.
郑云 《唐都学刊》2008,24(4):118-121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经济学本身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任务的迫切要求.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对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需要通过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论前提与中国实际的差别等措施切实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放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进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激励和调节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对个人财产和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逐步给予了承认和保护.快速地发展了个体和私营经济.体制改革激励了要素所有制的积极性,竞争带来了各方面的效率,而且劳动力和要素的流动释放了结构转型的增长力量,也使规模经济、分工专业化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对增长的贡献增加.如果没有这样历史性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获得中国30年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体制转型,即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胡尧熙 《东西南北》2011,(11):42-43
来听一个叫里斯的人给你上一课,你可以学到如何让谷歌不爽,以及如何打造一间无耻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的悖论:俄罗斯大众文化理论之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有 3 0 0年现代化经验 ,文学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都相当发达 ,大众文化市场也很繁荣。然而 ,战后尤其是 2 0世纪 60年代之后不断影响世界的大众文化理论中却不曾有来自俄国的声音。俄国大众文化理论出了什么问题 ?本文着意从俄国历史上主流文学理论、苏联文化观念和俄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大众文化认识论等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意在说明俄国在文化观念上的独特性 ,以及处理好反映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民族认同与现代化之矛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余敏江 《学术交流》2020,(12):5-13+186
"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将党治、法治、德治和美治深度整合,形成既有政治定力又有社会合力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对此作出系统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治的生态文明向度,标志着绿色现代化建设迈入新阶段。绿色现代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的现代化,呈现出生态与生命等量齐观、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环境公益与私人利益共容衡平等一系列新特征。实现绿色现代化,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并运行起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系统,从而筑牢"中国之治"的生态根基。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粮食问题以前是、目前仍然是最迫切的问题.对中国人来说,马尔萨斯计算法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运算,而是一个直接的、始终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演变成为一场灾难.中国农民的物质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按人口计算的现金收入和粮食定量.1978年,公社社员的集体劳动收入按人口平均,年收入74元(折合44.40美元),月收入6.17元,日收入0.21元.1979年按人口平均,年收入84元(折合50.40美元).以上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轨迹、特征与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帆 《学习与探索》2007,(6):123-130
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指数和二元对比系数等指标进行测度,可以将1952年以来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划分为1952—1970年、1970—1984年、1984—1993年、1993—1997年、1997—2001年、2001—2004年共六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化存在多次反复波动和迂回,其特点主要有纵向上的演进性,横向上的滞后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三个方面。特别是,这种转化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跨越拐点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相对迟缓性,以致在资源配置、农业发展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应制定更有效的公共政策,以降低交易费、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进,从而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获取经济继续发展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及相互转换的作用,正推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经济制度结构转型的主要表现所有制结构的混合化、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产权制度的社会化这三个方面分析指出,我国经济制度结构转型的内在动力在于经济增长。农村工业的高速持续增长不仅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角色,产业结构的成长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国效应”等有利条件,构建新的非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同质结构和均衡增长;采取多种有力措施,重新构造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区发展模式和协调发展模式,以促进和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波澜迭起,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已由优惠条件的竞争转化为综合环境的竞争,投资结构和投资领域均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我国的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硬环境不“硬”,成为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完全依靠政府财力来攻克这道难关显然是不现实的!进入90年代以来,吸收国际商业和私人资本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BOT投资历式,在我国经过充分的理论研讨后,终于向实践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广西来宾电厂B厂前不久向12家大型国际电力投资机构售出标书,据悉,…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8,(1):21-25
在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视野下,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国在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追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这一目标追求既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又深化了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解,它要引领中国实现以人为本、全民共享、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全面现代化并成为现代世界强国、负责任的世界大国,更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升华。它把中国的发展追求从经济为主的硬实力转向软硬兼具的综合实力、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从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梦发展目标的引领下,中共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质量、共享、公正"为核心的全新现代化发展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二元经济形成机理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即有相同之处,如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工业化起步晚等等,也有其特殊成因,计划经济造成的城乡分隔。正是这种特殊性,导致中国二元经济有一种自我强化的超稳态特征,这种超稳态的二元格局,使得通过工业向农业反哺的方式来发展农业受到阻滞。然而,改革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异,虽然这种变异中包含了我们料所未及的新问题、新现象,但却给我们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一些可取的思想。为此,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与众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6,(11):56-6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民现代化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全文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本质与内涵、评价标准、制约和动力因素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学界在该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要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制约关系和总体布局上来确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战略;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现有利益关系和现有文化心态;要选择好与经济、政治模式相适应的文化模式;要创造和探索出文化建设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形式。从以上基本认识出发,提出从群体文化建设入手,来解决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目标和途径的思路。这个思路的依据是,现实社会的多种经济结构和多种利益关系奠定了群体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现实的复杂文化背景为群体文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前提。群体文化建设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效应,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的文化模式的生长点;是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的生长点;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树立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实现全社会利益共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的首要目标。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既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又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而且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实现...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就我国如何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教训问题,提出两点值得参考的建议:(一)日本工业化的基础不是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而是长期培养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因此,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输入外国资本应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二)中国的现代化应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经验.中国的面积比日本大,人口比日本多,如何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