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指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其培养目标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相契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支撑理念为:培养规格应与应用型人才的特征相一致;培养方案应与培养标准相契合;培养方案应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培养方案应反映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与多元。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人才心理素质教育是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文从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入手,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重心应该是以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力、进取精神、竞争力、合作精神为核心,兼顾规则意识、文化融合能力的培养。并探讨了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是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旅游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我国现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反思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53-256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提高,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这种现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调课程设置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建立科学灵活的学生评价体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创意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对"三创教育"内涵的挖掘、创意人才概念界定以及基本特征分析,认为"三创教育"与高校创意人才的培养具有耦合之处,指出高校创意人才培养存在对"三创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目标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从培养机制、课程改革、平台建设、服务指导等多角度来培养和造就大量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校创意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而传统教育制度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阐述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结合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及能力特征,介绍了重庆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校应以实施"三创"教育、培育具有"三创"能力的人才为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构建"三全育人"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必要性,查找了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对策与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实践育人效力,培养政治过硬、素质过高、能力过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这不仅需要高校方面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学生及教师团体的支持。从学校顶层设计,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学生夯实基础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明确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洞悉各环节对创新人才的影响,为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很多,应当予以废除。相反,培养创新型人才于我国“兴旺发达”意义重大,高校应为此而努力。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应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即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抓好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以及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1.
“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教专业人才表现出复合型和实践型两大特征。针对“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教专业人才特征,我院学前特教专业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通过构建“三模块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三课堂结合”一体化育人,实施“三方结合”共建实践平台等实践探索,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技能薄弱及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改革实践取得较好效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理工科高校具有理工科专业资源优势,其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应当是通晓法律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高校应该在尊重法学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法学与学校优势理工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法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法学与优势学科的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当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借鉴理工科实验室教学经验,创新法学实验教学模式,关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邮电大学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法学人才培养凸显信息法学特色,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教育还存在如何在有限的大学四年中予以合理安排与协调人文、社科、理工等各类课程,以及当前师资大多数缺乏复合型学科背景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创新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密切配合,本文通过分析创新教育的内涵、特征与目标以及当前高校教育创新存在的问题,寻找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使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分析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主要对策,包括: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调节力度,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加快教育经费立法,确保经费投入,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提供保障;落实高等教育法,确保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等学校的发展活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分析,阐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应如何正确树立人才质量观,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人才质量以及如何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邓小平人才战略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新时期人才战略的思想特色1.爱才破除"左"的思想,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2.选才破除论资排辈思想,树立德才兼备,注重政绩的观念;3用才破除求全责备思想,树立能者居位,重在使用的观念;4.育才破除忽视教育思想,树立优先发展教育,开发人才资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研究,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此背景下,探讨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力,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优化和延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教师、学习同伴、社会需求等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探索项目驱动型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外部需求衔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还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从创新意识、人才选拔、知识结构、学术交流、导师队伍等角度提炼出五种主要因素,并相应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系统的全人教育能有效解决外语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既能促进学生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也能满足国家和时代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文章分析全人教育理念指导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探索全人教育指导下"外语+"人才培养的路径及具体措施。对全人教育指导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进行具体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现代建筑学专业教育人才素质培养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突出主干体系、强调支撑体系、结合城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文章强调了现代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