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死亡学     
《社会》1992,(2)
当前,死亡问题已成为人类医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普遍探索的问题,也已成为立法和公共政策开始关注的对象。1.社会的老龄化要求提高生命质量。优生学不限于生育的选择,更要着手解决“优死”这一全新课题。2.人口膨胀和城市化的不可逆性,使交通事故和非正常死亡成为常态下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方面。家庭人口核心化和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使家庭在遭受非正常死亡和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美国新诗的鼻祖,其诗歌以死亡主题见长。诗人在《邻居的葬礼》和《我注意到人们消失了》中从旁观者角度阐述了对待死亡的客观态度,在《当我死时,我听见了苍蝇的叫声》中从体验者的角度描述了死亡所带来的希望破灭,在《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中从逝者的角度表达了对死后永生的渴望。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选择的词汇评价意义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源于她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的肯定和本身基督信仰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论儒家的死亡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学术交流》2007,(2):18-20
儒家以三种方式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其一,通过子孙、家族的嗣续来实现,是一种大众的、肯定生命留存的方式;其二,通过重生安死来达到一种境界,于生活日用中来展现和获得;其三,通过对“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追求来实现,是较难实现的精英价值选择和死亡超越。这三者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7,(1):34-42
与其他存在哲学家不同,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死亡观并没有囿于关于死亡的总体的、存在概念的定义,而是直面死亡,探讨人对死亡的各种态度。围绕这些不同态度,他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人之中死亡所无法摧毁的可能根据,即生存的自由这一人的不死的可能性根据。雅斯贝尔斯把死亡界定为人的存在无可逃避的边缘境况,并揭示了人面对死亡所能采取的两种态度:第一,可以把死亡体验为灰飞烟灭、化为乌有,从而把死亡当作虚妄的终结来了结;第二,可以把死亡体验为超然于生与死的东西,从而把死亡当作借以体验无制约的东西的契机。最终,对死亡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每个人对死亡抱有怎样的意识,采取怎样的态度。作为单纯的此在,我们必然会死,但是,作为意识到自身自由的生存,我们绝不会死。  相似文献   

5.
西方死亡态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介绍西方国家在死亡及死亡态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于死亡的定义,不同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的理解.关于死亡态度的内涵,由于其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他们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死亡恐惧与焦虑、死亡逃避、死亡接受.  相似文献   

6.
曾如刚  王璨 《社科纵横》2009,24(5):172-173,176
浪漫主义诗人都有一定的死亡情结,这种死亡是审美意义上的。本篇论文选择以“死亡”这个主题为切入点,在对济慈的代表诗作《夜莺颂》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试图发掘这首诗死亡主题的丰富复杂的内涵:死亡不是一般意义上对生的残忍剥夺,不是简单的消亡,而是对丑陋的世界的否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完成。对死亡的迷醉体现了同样强烈的对永生与重生的渴望。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通向永恒诗意王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梅枝 《社科纵横》2008,23(4):88-89
司法实践中,死亡赔偿金的不同的计算标准引发了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的讨论和认定,作者认为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并对中国现存死亡赔偿金制度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设想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死亡是个体生命之必然归宿,现实社会对待死亡普遍有回避心理,然而现代医学进步使死亡问题无法回避,而死亡意识又是构建哲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为此哲学必须研究死亡意识与现象,其目的是通过研究死亡以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9.
杜品 《学习与探索》2020,(12):33-40
戊戌维新失败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在明治日本武士道思潮的刺激下,综合佛教、儒家、墨家思想以及近代生物学、进化论的观点,形成了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死亡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死之责任"是个体的道德责任,是个体为人群进化所负之责任,是国民对国家所负之责任。以"死之责任"为核心的死亡价值观表现了梁启超强烈的爱国强国情怀,具有积极的思想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当前加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同时,分析探讨梁启超的死亡价值观对于系统深入地掌握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全面地评价梁启超其人也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J·D·塞林格的小说中弥漫着一种浓重的绝望气息,显现出强烈的死亡情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经历,使塞林格目睹了世界上最惨烈、最频繁的死亡场面,因而在塞林格战后的小说中我们感到越来越浓重的绝望与死亡的气息.如果说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使塞林格的小说具有了死亡情结,那么,他独特的宗教取向则是他对死亡恐惧的一种变形的摆脱和超越.也许是东方宗教中的清净顿悟、生死轮回等观念可以使二战后备受精神折磨特别是死亡困扰的塞林格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解脱,他接受了包括道教、禅宗、瑜伽以及吠陀等因素在内的东方宗教,并在他后期的小说中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