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总结集体土地价值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调研北京市朝阳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现状,对2009年实施城乡一体化的49个村庄进行了集体土地价值测算研究,为深入进行集体土地增值及收益分配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学界定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是志愿服务立法的基础.基于倡导志愿服务行为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立场,志愿服务立法中对志愿服务的界定应当摒弃组织性要求;基于广泛保障志愿者权益的需要,志愿者界定应当采取中义定位,并与注册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和登记志愿者的志愿者认可体系相关联;基于志愿服务法调整范围限缩以及与其他法律规范相衔接的原园,志愿服务组织界定应当强调其依法登记成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兴旺 《社会工作》2010,(13):25-26
青年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3年起,便开始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扶贫帮困等内容的青年社会志愿服务。截止2009年底,广东的志愿者队伍已达370万。一方面,作为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它有利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韦朝烈  杨慧 《探求》2013,(5):44-54
本文揭示了广州市志愿者群体在职业、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户籍、婚姻状况、性别等方面变量的分布特征;展示了志愿者和市民对“志愿服务意义”、“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因”、“志愿服务的效果”、“应该加强哪些领域的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分析归纳了制约广州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广州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力东 《社科纵横》2014,(10):41-44
近年来,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志愿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然而,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的调研可以看出,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资金来源、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资金扶持、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上为志愿服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志愿者协会要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整体上存在着志愿服务机制不成熟、活动质量不高、力量分散、参与面不够广等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对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建议认真总结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和发展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志愿者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用来增强社会整合的"集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的形成能对公众的行为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但意识的深浅将导致行为走势的连锁反映,而有我利他的深层志愿服务意识更有利于志愿者行动的持久化。本文在对志愿服务意识的含义和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志愿服务意识的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志愿者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用来增强社会整合的集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的形成能对公众的行为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但意识的深浅将导致行为走势的连锁反映,而有我利他的深层志愿服务意识更有利于志愿者行动的持久化。本文在对志愿服务意识的含义和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志愿服务意识的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原市H社区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调研,了解到社区居民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对"怎样做,做什么"并不十分了解。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与社区联合启动了一项"为老服务项目",在运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明确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荣 《社科纵横》2009,24(4):54-55,68
志愿服务活动已受到各国政府和市民社会的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民众的心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但是,人们对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及其逻辑关联在认识上尚存有分歧和缺憾。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反思和追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其专业价值理念为本的学科。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实务领域,自然也要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指导。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结合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性,相应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运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其专业价值理念为本的学科。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实务领域,自然也要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指导。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结合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性,相应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运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林虹 《社会工作》2011,(22):45-47,53
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用于指导教书育人的实践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可以提升教师人格力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万恭是明代中后期的江西籍官员,生前著述丰富.其中文集,即《洞阳子集》,收藏于日本、英国、中国的各大图书馆;奏议,即《京营奏议》《漕河奏议》《三关奏议》三种,今皆佚,然有关三关和漕河的数篇奏议被《明经世文编》等文献所辑录;此外,雍正《江西通志》《江西诗徵》等文献辑录有万恭的地方志、诗文、书信等.这些著述对于历史研究与文献考订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As volunteering and its benefits gain global recognition, social policymakers can sustain and increase volunteering through social policy, legislation and other types of involvement. A key performance practice is to measure the rate of volunteering based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that volunteer or the number of hours donated.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however, is on the capacity to volunteer by non‐volunteers as well as by volunteers. 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volunteerability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overcome related obstacles and volunteer, based on his or her willingness, cap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fers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how people can be assisted to overcome barriers to maximize their volunteer potential and thus increase volunteering. The article details the definitions and benefits of volunteering and covers examples of related social policy, as well as explaining the concept of volunteerability and how it can be measured using existing and new scales. Based on a mixed methods study in Australia, the article offers specific measures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volunteerability and reveals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volunteers and non‐volunteers. The article also details major barriers to volunteering and how social policies can be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em.  相似文献   

16.
“学员们,你们好!这是十二运火炬——‘飞腾的巨龙’,今天我带着它来看望大家,希望传递中国梦的火炬能够点燃你们心底希望的火种,点燃你们人生的梦想,因为再微弱的梦想只要持续燃烧也能成就一段非凡的人生.学员们,你们在这里学习期间,有很多人如我一样关心你们.即使你们的翅膀曾经断过,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帮助你们重圆蓝天飞翔的梦想.”2013年8月,孔祥来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火炬手之一,传递火炬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一个周末带着火炬到未成年犯管教所,向那里他牵挂的“孩子们”及时传递他的关爱,讲述体育精神与人生梦想.  相似文献   

17.
刘宗碧 《创新》2021,15(2):17-28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特点,在于把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价值的理论对象并由此建立相应的理论范式,这是对近代西方哲学变革和科学超越的结果.这种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在学理上把价值的对象从客体的实体转为实践的主体,即现实的人.按照唯物史观,主体作为现实的人是生产的,即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价值现象产生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中,价值的理论对象只能是指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历史事实发生,它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价值事实,对它的认识需要在逻辑上实现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这个统一,是马克思通过主体内涵的重构和由此建立新的哲学出发点来超越西方传统哲学而实现的.在理论范式上,提出对现实关系的分析就包含了价值关系的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命题是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因此,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就是现实关系中的价值向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基于辩证法,从事物内在固有的必然联系的本质规定来看,价值就是人的实践展开出来的未来可能对现实超越(扬弃)的发展关系.唯物史观的各种命题或范畴都是蕴含了价值揭示的理论,它们既在认识上揭示了价值的规定,也在实践上规定了人的行动使命.  相似文献   

18.
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民族社会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少数民族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是基础,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则是民族社会工作在实务中的具体考虑。  相似文献   

19.
童敏 《社会》2003,(11):46-49
一价值因素引入社会工作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冲突变得非常明显,建立于实证主义逻辑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面临不可回避的困境。就理论来说,由于引入价值因素,就需要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实现社会工作科学性的问题。因为加入价值因素以后,社会工作者就无法再像实证主义者宣  相似文献   

20.
"法的价值"体现着法的精神,法的本质和法的目的,立足于21世纪,从哲学和经济学两个视角洞察法的本体论价值和经济价值,目的在于为当代中国法确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