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落实《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的有关工作部署,加快集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近日,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启动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该计划每年将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政府专项资助。据悉,浦江计划主要资助新近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应聘来上海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在上海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来上海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  相似文献   

2.
云才 《人才开发》2006,(9):38-38
依托政府各相关部门向海外人才、尤其是回国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各式系列化配套服务,精心打造海外人才“一门式”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引才港”服务平台雏形初现。至2005年底,全市共引进留学人员10200多名,其中通过平台完成6500多名。提前完成上海市“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各项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无锡将实施“530”计划,即在今后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日前从无锡市人事局传出消息,共有3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通过网络报名。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报名者带来的创业项目,将在9月20日前接受初审和专家评审小组评审。为让更多的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加盟无锡的建设,无锡市政府不久前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该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无锡市“530”计划的第一年,有关部门将按照《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对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进行严格的选拔。这次报名参与无锡“530…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05,(12):41-41
1994年南京在全国最早建立了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这一园区的设立成为南京引进留学人员创业人才的有效载体,南京开始成为海外留学人才关注的城市。经过11年的发展,“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已经从一区一园发展到“一区九园”共建、资源共享的模式。2004年,又争取到教育部和人事部与南京市政府共建“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创业园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资源、信息资源和渠道资源创造了条件。目前,南京的留学生创业园区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创业空间得到拓展,融进了农业园和高校科技园,从最初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拓展为包括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5.
据悉:中国正在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进一步落实包括已加入外籍留学人员在多方面享受国民待遇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人才回归计划的重点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强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为此,将进一步落实已加入外籍留学人员在申报科研基金、享受社会保险、子女回国就学、购买住房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搞好创业园区的共建和管理工作,支持帮助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加强留学人员工作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和留学人才库,畅通留学人才回国信息渠道;完善留学人…  相似文献   

6.
4月25日,第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留交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共吸引了1016名海外留学人才参会,其中,博士占七成以上,海外留学人才共提交创业创新项目1074个。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南京市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扶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业发展。日前,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宁科研、创业和发展的意见》,将从创业、生活、待遇等多方面对来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倾斜。据南京市人事局有关人士介绍,过去该市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着重于引进工作,“十一五”期间政府将更加重视对人才创业发展的扶持方面,为此南京市每年都将拿出5个“200万”及多项优惠政策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创新。第一个“200万”是每年安排200万元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以无偿拨款的方式拨付…  相似文献   

8.
各地信息     
南昌建立引进海外人才“快车道” 南昌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才来南昌市创业服务的若干规定》。根据规定,来昌创业服务的留学人才,凭《江西省海外人才证》或《外国专家证》,可享受相关待遇及公安、教育、房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提供的“一证通”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9.
7月9日,南京市举行南京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简称南京"蓝卡")首发式,王进等10位留学人员和两位留学人员家属成为首批"蓝卡"及副卡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9,(11):49-49
为加速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智力优势,以“融全球智力,促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10月24日-25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海内外的4000名代表齐聚金陵,共商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创新创业大计。  相似文献   

11.
回顾100多年的中国留学史,人们会深深感到,是那些留学海外的学子们带回了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海外留学人员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一批又一批开创中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奠基人、领导人和著名科学家从中诞生。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约40万留学人员在海外深造,他们学业有成,事业有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海外留学人员中已有14万人归国创业,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一大批归国创…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8,(3):42-42
2008年,江苏省将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组团赴美洲招聘高层次人才,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留学回国人民服务的意见,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成立全省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08,(7):55-55
为加快山东服务业发展,山东已经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海外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海外留学人才,一方面,山东积极支持服务业人才申报参加山东省政府自筹经费资助的出国留学项目,拓宽与海外交流合作渠道,努力为服务业企业和海外留学人员牵线搭桥提供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14.
据第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组委会透露,目前中国有40多万海外留学人员,大部分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很多人在科技、金融、管理等各领域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伴随西部大开发的浪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高速发展,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简称“海归”)回国创业不断升温。中国目前已经成立6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14万留学人员已经回国创业服务,创办企业近4000家,去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留学人员带回来的,远远不只是若干具体项目和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充裕的民营资本、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良好的创业环境,杭州市正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天堂,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也搭建起海外项目来杭落户、海外人才来杭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扩大去年12月广州留交会成果,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津创新创业,日前,天津市外专局开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津门行”活动,全市共组织40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深入我市相关区县及重点单位实地考察,洽谈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近日制定出台了全球引才“521”计划。根据达一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杭州将面向全球引进20个海外创业新团队,100名带着重大项目、拥有关键技术、能够带动新兴学科建设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5年内全市将引进1500名以上海外留学人员,500个左右留学人员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外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利用海外人才资源的战略及政策措施回顾海外人才资源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使其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业务专长作用,国家制定了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分配和工作调整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正在海外人才群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截至6月30日,该市又成功集聚4743名海外人才,离今年5000名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去年12月,上海市在提前9个月完成首轮集聚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再集聚1万名海外高层次、上海紧缺急需的留学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第二轮集聚工程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普遍具有年纪轻、层次高、专业优势明显等特点。他们中85%以上的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近九成拥有硕士以上学位;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人才开发》2011,(5):56-58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人才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侨务工作与人才工作联动发展,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集聚浦东、创新创业,为浦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浦东人才资源总量超过78万,其中海外归国留学人员1.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