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研究对象为任意节点连接和任意支撑的平面框架。一般梁单元由等截面直杆及其杆端的轴向弹簧、切向弹簧和转动弹簧组成,推导得到此类单元的刚度矩阵、单元在8种基本荷载作用下的等效节点荷载。采用Matlab语言编写了适用于一般节点非线性连接框架的静力分析程序,非线性形式为指数函数或多项式函数,可以得到结构不同连接刚度下的节点位移、杆端位移和杆端力。算例显示出节点柔度对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推导了八节点六面体等参单元的应变矩阵、刚度矩阵,对该单元的位移解收敛性和畸变敏感性进行了分析。针对转向架强度分析的特点,在MATLAB平台上开发了一套求解位移的有限元程序。该程序通过读取ANSYS软件输出的数据文件中的模型信息,采用八节点六面体等参单元,求出单元刚度矩阵及单元体积力矩阵,组集单元,引入位移边界条件,得到一组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多元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单元节点位移。最后对160 km/h货车转向架侧架的主要载荷进行了位移计算,结果与ANSYS软件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柔性铰链在行程、承载力性能方面的不足,难以实现柔性铰链较大的移动范围,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TLET柔性铰链。它是由一系列LET型柔性铰链串并联组成,采用独特的布置方式以增强柔性铰链的移动范围,在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下实现大位移和大承载能力。采用等效成弯曲弹簧的方法推导出等效刚度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3种材料的柔性铰链进行失效形式分析,从中选出高性能的合适材料。对比了所设计的新型铰链和传统铰链的性能,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新型柔性铰链设计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40 N的最大载荷,铰链沿x轴的最大位移为21.68 mm,z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为25.12 mm,新型铰链的移动行程比传统铰链大1.8倍。文中所设计的铰链可用于工作行程大,负载能力高的机械装备中。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然坐标系统,根据圆锥壳应变—位移关系,导得简支曲线条元的应变矩阵、单元刚度矩阵及其相容荷载列阵,在IBM—PC微机上编制了计算机程序,通过曲线箱梁实例计算表明,当加大半径时,曲条法与笔者另行编制的高阶直条法结果吻合良好;当缩小半径时,曲线箱梁的内力变化规律与实际相符,证实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柔性可展开结构作为新型空间结构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由于薄膜的大量使用,薄膜皱褶已成为高精度空间结构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采用基于屈曲理论的有限单元法来研究矩形薄膜结构在剪切载荷作用下的皱褶变形,分析了剪切载荷、薄膜厚度及材料参数对形面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薄膜结构的平面度随剪切位移和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薄膜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薄膜结构的形面精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压杆的微分方程出发,推得了压杆的传递矩阵,用传递矩阵法对复杂的压杆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定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公式正确,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力学概念清晰及简便易行的优点,适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微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析框架结构滞回过程的柔度法,框架结构通常是采用基于位移形函数的刚度法进行非线性分析,但由于位移形函数假定了杆件内部变形与杆端节点位移的代数式关系,在荷载达到极限点附近时有较大误差。柔度法根据杆件内部力与节点力的平衡建立了内力形函数,在加载过程中结构和杆件始终满足力的平衡和协调条件,因而能够得到比刚度法更精确的结果。利用自编的框架结构柔度分析法程序对一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RPS 2TPS型四自由度并联微操作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特性;采用微分法推导了微位移增量矩阵的一般表达式以及输入、输出位移的雅可比矩阵;建立了微操作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的显式正逆表达式,为微操作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r-循环矩阵和对称r-循环矩阵求逆的一种快速算法,当循环矩阵非奇异时,该算法求循环矩阵的逆;当r-循环矩阵奇异时,该算法求r-循环矩阵的群逆;当对称r-循环矩阵奇异时,该算法求对称r-循环矩阵的{1,2}—逆。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聚氨酯弹性体位移传感器固定端应变与运动端位移、扭转之间的关系,课题组基于橡胶类材料单轴拉伸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后确定最适合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Ogden本构模型及参数。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聚氨酯弹性体位移传感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运动端位移和扭转情况下传感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运动端位移和扭转的加载,固定端的应变随之增加,当位移达到30 mm时,最大应变出现在距离固定端4 mm处;当扭转达到15°时,最大切应变区域为整个弹性体发生扭转变形部分;此分布规律指导了传感器设计中应变片布置方案。将传感器仿真与测量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在10%以内,符合传感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具有分支的刚架结构在进行静、动力分析时的传递矩阵法。通过实例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力学概念清晰及简便易行的特点,适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微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格兰姆矩阵的概念,研究了格兰姆矩阵与正定矩阵的关系,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正定矩阵必为格兰姆矩阵:只有当a_1,…,a_n线性无关时,格兰姆矩阵M(a_1,…,a_n)才是正定矩阵。并利用这一结果,给出了一些有关正定矩阵问题的简捷证明。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整体传递矩阵法中耦合单元的概念,导出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耦合单元的传递矩阵,并给出了几个算例。整体传递矩阵法是取各转子状态向量的集合作为系统的状态向量,各转子同时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传递,求得多转子轴系的整体传递矩阵方程,代入整体边界条件进行求即可得到多转子轴系的临界速。与子结构传递矩阵法相比,整体传递矩阵法不必将多转子系统在耦合单元处分割开来,示引入未知内力和位移,也不必建立分割处的平衡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由于滑槽座导轨副的配合间隙等原因的存在,使得通过刚性连接柱传给工业缝纫机针杆的作用力造成其运动方 向偏移。设计了一种工业缝纫机气浮针杆的柔性联接装置,采用柔性铰链弹性变形产生微小角位移来非平行输出微位 移,用以减弱滑决受到刚性干扰传递给针杆而造成的运动影响,运用ANSYS对其变形及强度进行了校核与分析。结果 表明:ANSYS分析结果与理论设计计算对比验证了设计结构与强度的合理性;该柔性联接装置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 可以有效地解决刚性传递的干扰,实现精密微位移定位,为今后精密微位移机构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两类循环矩阵求逆的一种算法,当循环矩阵非奇异时,该算法求循环矩阵的逆;当循环矩阵奇异时,该算法求循环矩阵的{1,2}一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考虑超弹性材料非线性的大变形柔性多体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课题组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ANCF研究了针对大变形橡胶梁的高阶梁单元和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借助二维高阶ANCF梁单元位移模式构建了3种不可压缩超弹性橡胶梁的弹性力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Neo Hookean,Mooney Rivlin和Yeoh;通过静态和动态大变形实例,和横向低阶ANCF梁单元以及ABAQUS软件仿真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大变形橡胶梁动力学分析适合采用不可压缩超弹性本构模型Yeoh和高阶ANCF梁单元,且单元多项式位移模式、节点广义坐标类型和单元自由度数对大变形橡胶梁的计算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的若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代数中矩阵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作为特殊矩阵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矩阵及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时,经常要讨论这两种特殊矩阵的性质及应用.任何一个矩阵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个对称矩阵与一个反对称矩阵之和.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既有类似的性质,也有各自特有的性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固定支撑显示屏机构自动化程度低、高度及角度不易调节,难以满足高级办公需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柔性铰链的半自动化显示屏支臂机构。对支臂机构进行机理分析及虚拟样机设计;对显示屏俯仰关节,基于柔性理念设计柔性铰链机构;对显示屏支臂末端的升降功能,基于SolidWorks Motion软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得到了在输入件为函数驱动的条件下输出件竖直方向的线位移、线速度、线加速度的运动规律。应用结果表明该机构不仅具有安全、舒适、调节方便等特点,且可有效提高办公自动化能力。本机构能改善办公自动化程度低、高度及角度不易调节的状况,满足高级办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脊骨梁的悬臂特别长,作为梁的一部分,翼板将参与梁的纵向弯曲,其横向剪力滞效应非常显著;同时悬臂板将板上的荷载横向传递给脊梁时产生横向弯曲,即还存在纵向剪力滞效应问题,为了明确脊骨梁整体和局部力学行为特征,以及翼板在横向弯曲时的纵向有效分布宽度,通过组合有限元方法,建立脊骨梁的三维实体单元模型,考虑预应力和各种加载方式,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脊骨梁纵向、横向剪力滞效应,为混凝土脊骨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广义生灭矩阵Q的对偶q-矩阵Q*的基本性质,结合基本性质得出在一定条件下Q*强零入、零出的数字刻画,并由此推出在相应条件下,Q强零入当且仅当Q*零出,Q零出当且仅当Q*强零入,从而找到了Q与Q*在性质上的关联。本文还讨论了最小Q*函数的基本性质,并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最小Q-函数的对偶恰是最小Q*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