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经验研究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三阶关系重构为基础建构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发展框架。第一阶关系重构,即通过活动凝聚策略,在乡村社会内部实现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重构,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性动力;第二阶关系重构,即通过乡情感动策略,实现乡村内部村民与外出村民之间的关系重构,引导精英村民回流,激活乡村振兴的中介性动力;第三阶关系重构,即通过利益诱导策略,实现乡村社会外流精英与乡村外部人才之间的关系重构,引进乡村外部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外源性动力。三阶关系的重构,可以联通乡村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发挥乡村本土人才、乡村外流精英、乡村外部人才的作用,推动乡村资源和引进资源之间的有效结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郑重宣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产业振兴作为带动人口最多与可持续性最强的益贫模式,应以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要素禀赋最为良好的脱贫平原地区为“牛鼻子”,强化顶层设计的系统性、长期性与有效性,提升益贫产业的结构效应、扩散效应与带动效应。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脱贫平原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分区衔接进行现实考察,将发展现状、主要障碍与衔接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了针对性的结论建议:应细化体制机制、强化分类治理、创新衔接方式、提高帮扶效应,加快实现产业振兴的内生可持续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底气。  相似文献   

3.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城乡融合协同治理主要面临城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产业融合度较低、城乡居民差距明显等挑战。为此,应统一规划城市乡村,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产业融合速度;推进配套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4.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振兴,应破解支部软弱涣散的困境,让支部班子强起来;破解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让村民的精神振奋起来;破解基础建设薄弱的困境,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破解产业发展滞后的困境,让村民生活富裕起来;破解制度机制不完善的困境,把乡村振兴的职责担起来。  相似文献   

5.
李明月 《决策》2021,(5):56-58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而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动能,需要金融活水的滋养. 近年来,作为皖南农业生产大县、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安徽东至县,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深度挖掘信用资源,打通信用传导机制,探索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引导农村金融资源回流,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信用变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营资本和许多地方政府对乡村休闲产业高度关注,涌现出多种形态的乡村休闲产业,同时失败案例也不断涌现,因而如何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该文以屏南县双溪镇乡村休闲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演化经济视角分析乡村休闲创意产业的形成路径和演化机制。采用实地访谈和文献分析法,从产业聚集的一般性出发,提出屏南县双溪镇乡村休闲创意产业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并深入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体验经济理论作为依靠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振兴乡村的理论基础,并以欧盟、美国、日本经验为例,重点介绍我国台湾地区乡村发展策略,以期对两岸乡村振兴有所启示。乡村振兴除了人的"再生"外,亦须有效结合产业发展,利用当地资源特色、适应市场需要,协助乡村居民从农、留农、回农,才能让乡村振兴并得以永续发展。积极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使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传统与现代,生产、生活、生态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是稳定脱贫成果和持续增收的关键之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持久动力。如何下好产业发展“关键棋”?洪雅县在“联”字上发力,紧紧牵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创新探索“脱贫户+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经营、入股分红模式,推动市场主体与脱贫户利益联结、抱团发展,走出一条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繁荣乡村先进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新气象,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路径。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礼治、政治、自治的不同阶段,正在向善治的方向发展。当前,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实施载体,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实践中,产生于乡土社会的德孝文化与推进乡村善治相耦合成为重要的路径选择。目前,各地已成功开展了孝行天下、孝道文化大餐、孝道村民学堂等活动。以各地实践为参考,可以发现,通过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孝因子,凭借道德和关系在乡村社会的双重耦合,可以促进现代乡村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具体而言,就是以道德耦合涵养乡村文明生态、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以关系耦合构建乡村共同体、强化乡村社会关联,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宜宾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拓展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多次提出打造各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的思路,但由于地处中国西南,在城市发展、产业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要素瓶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创建具有宜宾特色的小镇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本文就有效实现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要素对接,深入挖掘宜宾特色优势产业及核心要素资源,努力破解西部后发城市创建特色小镇的要素瓶颈,形成宜宾特色小镇形态架构和创建路径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充分体现。《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治理,提高治理能力,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营商环境是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外在动因。本文将192个地级及以上市划分为9个营商环境区域和东西部、南北方4种典型营商环境地域,基于协调发展理论构造新型幸福感指标和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检验营商环境异质性对乡村振兴的复合联动效应。研究发现:营商硬环境、软环境协调优化发展可稳步提升新型幸福感值,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域内因素协调发展是提升乡村振兴整体成效的根本动力,营商环境协调优化有助于提升各因素关联度。提出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市辐射乡镇协同发展,协调地域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农业现代化转型,力求探寻乡村振兴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按照寻找问题、明确思路、制定对策的思路,采用问卷调查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基于甘肃面临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活力加快释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等机遇,同时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环境保护与建设任务巨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挑战,分析得出促进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要素上做足文章,对其持续发力是破解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佳路径选择。最后提出处理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乡村振兴的效果、内容、路径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包含"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两种类型。"雪中送炭"的主要模式包括:民族特色村寨游、特色活动游、传统古村落游、红色遗迹游、生态环境游、特色景观游、乡村度假游、特色物产游、依托景区型乡村旅游和创新发展乡村旅游10种。"锦上添花"包括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和现代新农村游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关键要靠人才来推动。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坚持把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通盘谋划,将留住人才与作用发挥统筹考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要抓住"创新机制"这个根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战略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农产品产业数字化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以贵州省龙里县的刺梨产业为案例参考分析对象,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探究龙里县刺梨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并从数字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实际思考相关对策。可以此案例为参考,将相关对策措施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产业链,为中国农业发展、产业链建设和治理提供新路径与新方法,同时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最艰巨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河北作为京津冀的要塞和大省,乡村振兴实施效果整体良好,一切都从河北省的现实出发,积极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等方面的振兴发展,但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目标出发,在厘清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阐述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围绕五个方面指明河北省农村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焕发乡村活力、奠定乡村基石、做好民生服务和传承乡风文明等实施路径,扎实推进,实现河北省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经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是富有朝气的蓬勃力量,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生力军。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大学生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带动了农村高质量发展;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破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题;锻炼了社会实践才能,培养了乡村振兴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大学生创业赋能乡村振兴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主要有: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意愿不够强、乡村地区创业营商环境欠佳、创业扶持政策未充分落实等。因此,需要从增强大学生乡村创业意识、改善乡村创业政策“软硬”环境、充分落实国家的创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着手,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做好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转化和利用工作,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直接关涉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计。加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释,理清其和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互动机制,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群众富裕富足方面意义重大,而促进产业振兴是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和基础。甘肃省甘谷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和人口较多的脱贫摘帽县,要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走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业产业振兴之路。文章对甘谷县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