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虎平  刘俊腾 《学术研究》2023,(3):47-57+177-178+2
全过程评估是推动公共政策朝着预期目标平稳运行的“方向盘”和“矫正器”,在实现“从决策到政策、从政策到效能”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保障作用。在政策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厘清由政策前评估、政策中评估、政策后评估所构成的“公共政策全过程评估”的基本逻辑,明晰预评估、监控评估、效果评估的目标和具体指向,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政策评估文献进行文本数据挖掘,确定一个包含24种经典与前沿科学工具的“公共政策全过程评估方法与技术谱系”,有助于为公共政策全过程科学评估的推进提供工具及其使用指南。未来我国需通过编制公共政策全过程科学评估方法与技术操作手册、发挥“红色管理”经验、开发中国特色评估工具等策略将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做实做好,将公共政策中不可控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可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政策哲学学科建设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哲学是以政策现象为逻辑起点,以公共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之间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并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哲学理论支持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政策哲学研究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开展政策哲学研究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政策哲学对象论、政策哲学范畴论、政策哲学价值论、政策哲学认识论、政策哲学实践论、政策哲学方法论等构成了政策哲学的学科体系框架.政策哲学与政治哲学、法哲学、行政哲学、管理哲学、价值哲学等学科相关联而并列自存,表明它的建立和发展有充分的现实可行性;政策哲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表明它的建立和发展有充分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体制概念及其研究维度的缺失,妨碍中国政策学界对政策活动过程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被忽视的环节。公共政策体制的概念界定于三个前提性假设基础之上,即民主条件下的政策共同体、政策共同体的结构化及其状态的稳定性、结构—功能间的关联性。公共政策体制可被定义为政策共同体的结构状态和关系模式,它通过转换者、约束者、仲裁者、确认者和变革者角色作用于政策过程。公共政策体制研究维度,有利于填补政府—社会这两种政策活动领域之间的沟壑,衔接正式与非正式的政策活动及其规则,融合静态与动态、个体与集体分析,统合对各个政策环节的理解从而超越政策阶段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中国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多发凸显了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性。社会管理需要制度、体制的支持与保障,但最终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来实现。从政策学视角看,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其效果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对社会问题的准确理解与社会政策的合理设计。将社会建构论引入到社会问题的研究中,要求政策理论者与实践者改变传统客观主义的认识取向,将对社会问题本质的理解从一种既定事实状态转变为动态的主体互动过程。建构论基础上的社会管理创新强调对于社会政策设计的完善,包括合理选择社会政策设计的要素以及重构社会政策设计的过程模式即从反应性走向前瞻性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叶海平  朱琳 《学术界》2006,(1):154-159
我国政策科学研究的主要倾向是关于“过程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根据西方政策理论研究的经验启示和我国政策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有必要重视对政策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即国内有些学者提出的“元政策”的研究)。这个研究的理论框架由逻辑起点、原则、原理、规律、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创新论、对策论等组成。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对政策科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实践相结合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壮大和利益集团政治的发展,利益集团越来越多的介入并影响公共政策过程.利益集团政策学即研究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的动机、行为及其结果.利益集团政策学的研究一般从制度分析、利益分析、主体分析、过程分析和结果分析五个方面展开.利益集团政策学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认识并将利益集团对中国政策的影响纳入合法规范的轨道,防止其绑架中国公共政策,以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陈远星 《社会科学》2023,(3):106-120
卫生防疫政策作为最古老的公共政策之一,在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中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卫生防疫政策7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解读我国卫生防疫政策的变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有助于提高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实践健康中国战略。基于1949—2021年期间中央层面卫生防疫的政策文本,通过数量、词频的统计,对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归纳出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政策部署,我国卫生防疫政策遵循长期均衡和短期间断的非线性变迁特征。政策目标从“传统传染病防治”转换为“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治”,并逐步升级至“全面健康建设”。政策工具也从“单一”逐步转向“多元”,但仍存在工具使用的片面倾斜、组合不科学的情况。提升政策工具的合理配置,实现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科学组合,是完善卫生防疫政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学,是研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着三层不可分割的要义:民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概言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石国亮 《浙江社会科学》2012,(6):32-37,122,156,157
公共政策是整合分化社会与分化利益的有力工具,制定一项良好的公共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项良好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基于各参与主体的特质情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政策产出的体制.关于公共政策主体的分类与分析,国内外学者仍是“仁者见仁”.在后现代话语理论方兴未艾的情势下,公共政策在“公共能量场”中的制定与修订以及政策制定过程中抗辩、博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难民、秉持公共精神的管闲事者、相关的政府机关、不可触犯的上级权威等四类公共政策主体的特质.而政策主体的特质在“公共能量场”中的能动性,既取决于政策主体的主体特质的话语表达,也取决于在解构传统公共政策体制的基础上建构基于后现代话语理论以“公共能量场”为场域的新的公共政策体制的平台搭建.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就是各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放任、幼稚产业保护论、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五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次佳贸易政策的选择,以及发展中国家建立在幼稚产业保护论基础上的对贸易政策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这种以本国利益为重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变成了政策博弈意义上的“共同贸易自由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自由化是各国日趋依赖对外贸易,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反映。中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以符合客观环境的科学思考形成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构想和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任何公共政策从其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各种政策冲突.公共政策冲突反映了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对抗、竞争、争执等紧张态势,也体现了政治系统在结构、组织、权力分配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公共政策冲突不仅体现为物质利益的冲突,也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公共政策冲突主要表现为政策目标的冲突、府际政策的冲突、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效益的冲突.公共政策冲突的形成机理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政策价值观分歧、政策部门区隔、政策利益博弈以及政策信息阻隔等.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的消解机制建构应包括政策价值引导机制、政策咨询协商机制、政策部门整合机制、政策利益协调机制和政策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政策工具及其理论的研究随着公共管理改革的深入、公共政策的复杂化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但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来看,政策工具理论的总体研究状况与它的重要性极其不相称,目前它的研究未能形成集聚效应.尤其在中国,政策工具理论的研究仍任重道远,需要人们根据中国的现实环境来进行研究,建立适用于中国行政体制且能适应中国政府,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程度的、本土化的政策工具理论,为中国政策科学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的改善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行为主义的兴起和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转换使公共政策研究开始关注公共政策议程,学者从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条件及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运行过程与发展脉络、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建构和实证研究等角度,对公共政策议程开展了深入研究,但现有研究的视阈较窄,工具主义研究色彩浓厚,跨学科的互动整合、创新性、本土化、实践性研究不足。未来本土公共政策议程研究,应揭示公共政策议程设定与当代中国治道变革的演进轨迹,通过公共政策议程研究总结阐释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一般规律及分析框架,立足实践探索应对政策环境变化的技术与方法,为从始发阶段优化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和政策研究的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政策网络: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网络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后现代政策科学的主流话语和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它主要研究政策过程中相互依赖的行动者的稳定社会关系模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策网络中,行动者在网络中的地位、政策参与者关系的强弱以及网络的开放程度都会影响政策后果.政策网络理论在发达国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后果与政策变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后现代政策分析的新框架,政策网络是对传统政策分析理论的超越,它对中国政策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当前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议程重要战略议题,成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职能转变与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深化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议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医疗卫生的筹资问题,精髓是国家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承担责任,实质是医疗卫生资金来源性质界定。本文从政府职能、公共财政、公共需要和社会福利角度,率先提出“医疗财政学”概念和问题,以期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设计提供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政策学习:理解政策变迁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学习作为解释政策变迁的一个较新的视角,在理论建构和经验研究上尚有很大空间。政策学习源自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随着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被重视,政策学习概念也不断变迁。政策学习理论应用于社会政策研究中,将为丰富社会政策理论、分析政策的形成和变迁过程、增加决策合理性和政策效率作出贡献。社会学习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政策过程和政策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并且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社会政策从被动适应向主动调适变迁。  相似文献   

17.
“史学学”的创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教学实践中的“史学概论”不是一门严格的学科,必须由“史学学”取代;“史学学”是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学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关于历史学的一种“中观理论”,它比“史学概论”更为科学;创建“史学学”既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又是长期史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科学的“史学学”应包括两大部分、七大块共10章内容,并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样的“史学学”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视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手段 ,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将公共政策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并形成一门学科 ,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为了推动我国政策科学的发展 ,本刊约请了省内外几位学者围绕着公共政策执行的重大意义、公共政策执行的能力、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因素、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统合、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政策以及西方政策执行研究运动等论题进行了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统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手段 ,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将公共政策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并形成一门学科 ,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为了推动我国政策科学的发展 ,本刊约请了省内外几位学者围绕着公共政策执行的重大意义、公共政策执行的能力、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因素、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统合、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政策以及西方政策执行研究运动等论题进行了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手段 ,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将公共政策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并形成一门学科 ,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为了推动我国政策科学的发展 ,本刊约请了省内外几位学者围绕着公共政策执行的重大意义、公共政策执行的能力、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因素、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统合、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政策以及西方政策执行研究运动等论题进行了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