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白华吸收叔本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歌德的泛神论 ,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融合 ,认为宇宙是无尽的生命 ,美就在生命。生命 ,其本质在精神。宇宙的精神体现在活力上 ,故美在活力 ,活力也就是创造力。宗白华认为 ,美不仅在生命 ,还在秩序。宇宙具有严整的秩序 ,圆满的和谐。活力是美的内容 ,秩序是美的形式。艺术作为艺术家的创造 ,是生命与形式的统一 ,这个统一 ,就是“境界”。宗白华认为艺术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通的。他主张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 ,对人生持一种同情的态度、把玩的态度、美化的态度、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消极的 ,它内在地具有一种创造的、进取的精神 ,是创造与审美的统一 ,因而充满着青春的气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展示方东美与宗白华的思想关联,力图揭示他们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时所共同面临的理论困境。本文认为,方东美和宗白华在为中西文化比较建立范式的同时,将跨文化语境中的相对与绝对的矛盾展现出来,理解这一矛盾,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测“中国生命美学”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白华是中国现当代美学思想界一位风格独特的美学家 ,他善于借鉴西方学术思想 ,并将其融入对民族艺术和民族古典美学理论的阐发中 ,他对古典意境论所作的深化和拓展工作 ,既构成他美学思想的核心 ,又是他的主要理论贡献 ,他以自己极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为当代中国学人重建民族美学理论提供了自信和范例。  相似文献   

4.
王进进 《殷都学刊》2008,29(4):149-153
理解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探析其比较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他美学成就的获得建立在博取古今中外艺术文化众长的基础之上。所以本文从分析比较意识的原动力——文化使命感和比较意识表征中的“博”在文化参照与“专”在画学的结合入手,旨在述评比较意识与宗白华美学思想相交合的价值以及在文化心态和方法论层面带给当下美学研究者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我与王学忠是先相识,再读他的诗的.如果以知人论世的观点看,我以为这样的经历会有助于我对王学忠及其诗歌的理解--这样也许就避免了在认识一个活生生的诗人之前对他没完没了的学院式争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思想的学者,宗白华的哲学研究虽从康德和叔本华起步,但他又进一步发展出对于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性的素朴理解,且始终秉持了注重科学实证、反对盲目直觉主义的精神,其崇“真”的科学观与人生观直接相系,而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作为立人立身及社会改造之本,则既是他的出发点,也是其思想归结点。  相似文献   

7.
云慧霞 《云梦学刊》2007,28(3):28-31
宗白华对于中国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是与其对歌德的研究相结合的。面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问题,他试图从歌德的人生及作品中寻找解决的办法。歌德或曰浮士德精神就是个体生命向宇宙社会作无限追求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而艺术和审美则被作为个体完满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中介,成为近代人心灵生活的归宿和内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郑晓江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深厚的学问功底使他在探索中国哲人的生死智慧的课题上一鸣惊人,不同凡响,硕果累累。他的《中国死亡智慧》、《中国死亡文化大观》、《生死智慧》等专著相继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他成了我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学者之...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美学思想想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然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思想研究著作。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创造性与研究性的相结合。 在“研究”中,首先该书作者林同华抓住了宗自华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契点,作为散步派美学的关键所在是一种诗化的思想体系。作为诗人、艺术鉴赏家,宗先生拥有大量的艺术实践。对自然、艺术、人生和哲学的热爱这四个层次有机的构成衍化出一种诗意的冥思,在形而上与艺术之间飞架起一座桥梁,于是美也就寻觅到了自己指向性的归属,从而在诗的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宗白华先生有关中国传统美学论述中的一组二元关系的分析,概括出宗先生生命美学的潜逻辑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了从宇宙意识到艺术精神;从艺术表现到艺术意境;从审美理想到人生境界;从具体的"艺"到抽象的"道"等美学的重要范畴,并最终指向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1.
林衍 《南方论刊》2012,(1):98-99,103
休闲是生命的存在与自由。生命的展开也涉及到休闲生活方式的展开与选择。生命在休闲展开,对个体和社会有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休闲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休闲为提供保障,休闲教育也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为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就决定了休闲教育的多层次性,在不同层次的地区实行不同层次的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宗白华所讲的“艺境”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祥 《江淮论坛》2009,(3):154-159
宗白华终生情笃于艺境的追求。他所谓的“艺境”不仅是指艺术品所描绘的活泼玲珑的生活天地,更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宇宙的节奏和生命的律动,因而是意境与气韵的统一体。宗先生将意境明确区分为三境层,将气韵明确地与易道的阴阳相联系,是对学术史的重要贡献。对意境与气韵作一体化的描述之所以可能,在于宗先生兼备哲人与诗人的气质,醉心于澄怀观道,而气韵与意境正是艺术活动中作为字宙人生本根的道的体现。注目于玄境使艺境理论诗意浓郁,但在逻辑分析的确定性、清晰性和系统性诸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江湖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但作品丰富的现实描绘只是浪漫传奇的背景和装饰 ,浪漫仍是作品最深沉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4.
叔本华的天才思想使宗白华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天才的价值及其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自己价值追求及天赋的契合使宗白华产生了强烈的天才情结。在宗白华看来,天才追求的对象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体悟与表现宇宙人生真相的最好方式是艺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不懈探求直接影响了宗白华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5.
云慧霞 《阴山学刊》2004,17(1):36-40
青年时代的宗白华用《流云》小诗的清新勃发来表达自己对少年中国的憧憬和向往。他诗歌的魅力虽然与其自身的诗性品格有关,但更多地是时代和社会环境使然。在宗白华的诗歌及其诗学理论中,同样也包含着他早期的唯美主义倾向与对黑暗的研究。而对小诗这一诗体的选择,反映了他的诗性品格和早年对哲理情思的追求。《流云》小诗奠定了宗白华一生美学著作的基本音调。  相似文献   

16.
吴明 《快乐青春》2011,(1):62-62
老羚羊勇于献身,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的羚羊。这是一首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生命的壮歌!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有着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五四运动的主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启蒙者,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连任中共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总书记.因此,对陈独秀的研究,理应是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课题.但是,我们回顾建国以来对陈独秀的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似乎是一个"禁区",谈不上研究,即便是对陈独秀进行的研究和评价,也更多的是从批判入手,且多是贬损指责和否定.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陈独秀研究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认识自身是极其困难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尤其如此。关于中华民族(主要指汉民族)生命特征,中外学者似乎早已定论,如一以贯之的实用理性精神。现在,一个年轻人却提出了与之相悖的大胆假说——如果说西方人类的生命运动模式可概括为生物性与文化性(感性与理性)“平行共时互补”的话,那末华夏民族的生命运动模式则可称为上述二重人性的“循环历时互补”。按照我的理解,也即是说西方人类活得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19.
假如说,一定要让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话,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一个“忙”字。忙,已经是所有人都不可逃脱的宿命。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也无论是富豪还是穷人,更不管你做的是哪行哪业。尤其是在当下,在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一个高科技化的时代,生存竞争的残酷与激烈,也就更加剧了人们的忙碌。有人曾经比喻,现代生活就像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驱赶着,让你无时无刻都不能不奔波甚至挣扎在没完没了的匆匆忙忙之中。忙,也就成了当今人们生活的惟一主调。高速度和快节奏,已经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  相似文献   

20.
范藻 《天府新论》2003,1(5):113-115
宗白华的著作中多次提到"玉的美",从中国传统的"比德"的审美思维,从"玉"的自然特征入手去分析了宗白华淡如玉的人生境界,洁如玉的人生情怀,白如玉的人生品格和坚如玉的人生理想,就可以看出"以玉比德"是宗白华审美人生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