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洛阳模式"是指洛阳古都发展的历程、内容和经验,在道路上体现为洛阳古都发展的道路;在制度上体现为洛阳城空间是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的"原型";在思想上体现为以"天下之中"为核心的建都理论建构;在形象上体现为成熟的中土、仁德都城。"洛阳模式"具有开创性、整体性、集大成性、包容性、辐射性的特点。洛阳学是以洛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古今洛阳城市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问。  相似文献   

2.
建筑城市方面中国在先秦秦汉之际就已注意象天法地,这是渊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古人认为天人相类、相同,因而天人相通,并且有意象之中的通天的神秘之处昆仑山,有通天的神木建木,所以中国建筑城市特别重视城市中心和中轴线,城市周围则建成象征天上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环绕的模式,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占据通天、通神的这个神秘特点,以便与天沟通,达到知天之意、得天之命、循天之道、邀天之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封建时代的都城是王权的象征,它是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影响着一个王朝统治的稳固与繁荣。因而都城地点的选择,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和军备等诸方面的因素。历来统治者对都城的选址都十分重视,往往要亲派大员实地勘察,反复论证,考虑地形、水文、气候、交通、民风、物产、传统等诸方面的利弊得失,以求选出一个能传至万代的永久基业。当然,由于一定的历史和地理原因,十全十美的都址是不存在的,选址时所作的考虑往往因当时的需要而有所侧重。本文拟就其主要因素入手,来探讨我国古代都城选地的一般规律。一、政治上控制全国局…  相似文献   

4.
王明德 《殷都学刊》2008,29(4):20-27
都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它的产生是聚落演进的结果;作为政治活动的中心,它又是国家演进的产物。中国古都的起源在聚落形态上表现为从部落联盟中心的大邑逐渐演进到王权国家曲都城;时间形态上表现为从三皇五帝时代的都邑发展到夏商时期的都城;地域形态上表现为从黄河上、中、下游的广泛分布渐趋集中于中游的中原地区;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宫殿、宗庙等大型夯土建筑物的出现。随着宫殿和宗庙的出现以及聚落中心功能的加强,至夏、商两代,真正意义上的“四方之极”,即政治、军事、经济、典仪及文化中心的都城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5.
考古发现的殷墟布局及其规划有其自身特点,这种规划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的开放性、严谨性、礼仪性以及四合院式和聚落性的居住形态、王陵制度的创建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与郭都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建筑。然而,最初的城堡与城市,常常只有一道夯土城墙,并无城郭之别。其作用既卫君又守民,是各族贵族和庶民共同防御外敌的设施。春秋战国之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而城市居民身份的混杂,迫使贵族把自己与庶民百姓分隔居住在不同的城区,从而形成了卫君之城与守民之郭的区别。但此时的城郭大多并列而置,并未形成内城外郭的回形布局定式。只有在封建社会专制皇权唯我独尊的思想指导下,才逐渐形成内城卫君,外郭守民的布局格式。  相似文献   

7.
都城是一个国家执掌和行使最高权力的地方,通常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代社会,都城包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城具有无穷的历史魅力,她是历史发展的地理枢纽,在这里交汇着各种历史线头,存储有多种历史信息,透过都城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出中国历史无数的隐秘,解读中国文明长存的密码;都城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她的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文化内涵、完美建筑形式和伦理化城市设计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融合与都城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迁徙带来都城转移 ,都城的转移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正是都城的转移和民族的迁徙 ,才使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远播四方 ,通过不断的吸纳、同化、融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民族。分裂时期 ,民族迁徙异常活跃 ,都城蓬勃发展 ,民族融合进入高涨时期。元、清两代的中央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 ,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作为蒙古族和满族建立的中央政权的统治中心 ,北京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认识史的各个阶段上,科学和神话总是在互相斗争而又以不同的比例互相联系着。科学和宗教是不可调和的,但两者又难分难解地保持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周易》在神秘的形式中包含有科学的思想因素。本文想就先秦至汉代这一时期,对与《周易》有密切关系的“取象”“运数”,从方法论上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概括,其首先体现为《周易》的“观物取象”和“象以尽意”。悟性的“象思维”是比西方理性的概念思维更为本原性的思维,它的动态整体性和诗意的灵动性是开启一切原发创生性之源。对“象思维”的探究,不仅意在从思维方式上揭示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更提示着:对中国今日成就的文化反思,不能不特别重视中国当下原创性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丽清 《兰州学刊》2004,(3):178-179
依照现代西方的"个人"观念衡量中国传统法律,"个人"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个人观,诚然有与自然经济、专制王权尤其是宗法制度相依存的主要一面,但也有中国古人对宇宙、社会、人生及自我的反思的积极成果.在此以今人的视角阐释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个人观念,力图为中国法制现代化寻求可为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云 :“都邑者 ,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都城是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 ,因而它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政治管理和权力推行的地区。古代中国人在都城应建立在什么地区的问题上 ,自始即有一种“王者必即土中”的观念 ,即都城应该建立在天下之中心的观念。都城为何必须建立在天下之中心呢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解释说 :“天始废始施 ,地必待中 ,是以三代必居中国 ,法天奉本 ,执端要以统天下、朝诸侯也。”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三《京师》亦云 :“王者必即土中者何 ?所以均教道…  相似文献   

13.
14.
人们常说“气象万千!”那么,在气与象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发生学认为,在太虚的虚无中自行产生了一阴一阳两种性质的“气”。阳气清虚而上升为天,阴气沉浊而下凝为地。天地二气相交感应,化生万物,并且生生不已,造化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一语不仅表现了古人对“气”生化万物的造化神功的浩叹,而且表明了他们对世界流变不息的面貌及其运动本质的体认。自然的气与象是如何凝结为易象的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常常强调通过“物化”的心理过程去追求最高的哲学境界。在庄子哲学中,大道虚而无处不在,悟道之人在休悟中出自我丧失而浩然与溟涬同科,从而体验到真正的生命秩序利宇宙精神。庄子还以“濠上观鱼”、“栩然化蝶”等寓言故事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物化神合的心理特征。魏晋玄学弘扬了庄子这种思想,大谈循顺口然,去同物我,所谓“浑万象以冥观,儿兀体乎自然”。宋明理学更加推演了这种思想,邢雍说:“不我物,故能物物。”(《观物外篇》)以我观物,物我皆遁;以物观物,便可臻大道。而传人中国的佛教经过中国人的改造更把“物化”境界推向了极至,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才能把握法性真如,此心如智慧大海,超乎视听,抗乎思议,超然于感觉之外,从而休用无方、含弘一切。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根源于大自然,是自然之“气”的一种引伸。人类的生存,首先在于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自然界向人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山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还有聚散无常、游忽不定的云气。“气”,甲骨文作“(?)”,象上升;篆文作“(?)”,象水;古文作“(?)”,从火。古人注意到,水在经受日照或火烧等热力之后,便蒸腾而上,成为云气。《说文》:“气,云气也”。一是水火相合,一是蒸腾而上,这是“气”的基本属性和特点;“云气”,这是“气”的最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接受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分析"知音"、"韵味"这两种中国古代审美鉴赏和批评的方法,剖析中国古代文论中蕴含的艺术接受理论,探究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接受美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人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所讨论的三大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神话的故事内容来分 析原始人对天和人以及天人关系的解释,说明神话故事中所追求的天人关系是一种和谐同一的关 系,它建立在“天人同构”的观念和“亲族关系的预设”基础上,而神话在“天人关系”上的理想与情 感的矛盾今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张晶 《天府新论》1999,(6):66-69
“体物”是一个很有理论价值却又被忽略的重要命题。它与“感物”之说有密切的联系,却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展示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不同趋向。“感物”说着眼于客观外物对创作主体心灵的触引感发,引起创作冲动。而“体物”说则侧重于艺术传达过程。它更注重的是对客观外物形貌的描绘予摹写。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加进了审美体验论的某些内涵。“体物”说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递嬗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即对“体物”说的内涵及其发展作初步的探索。一“体物”说最早见于陆…  相似文献   

20.
同西方“灵感”说的神赐灵感观念相比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说更注重结合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感受 ,来揭示创作灵感的突发而易逝的特点以及它对作家创作想象活动的催发作用。古人论创作灵感现象还进一步透过灵感现象的表现特征而揭示它的产生原因 ,“积之在平日”是灵感生成的必要前提 ,而“得之在俄顷”则是积蓄在胸的作家与客观外物心物交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