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有其特殊的要求,重要的是要“以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深入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因此,实现教育事业新的发展必须深入思考并解决上述两个根本问题,而解决上述两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按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协调发展的成才观”、“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的推进通常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建路”、“买车”、“跑车装贷”。所谓“建路”,是指建好校园网,包括校园局域网、广域网的建设和接入,也就是计算机网络建设;“买车”,是指配备以计算机为主的终端使用设备;而“跑车装贷”,则是指应用的问题。大多数沿海城市中小学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建路”和“买车”的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更多的学校是先有“车”,再有“路”,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车”在不断地增多,’“路”的建设则日趋规范和超前。“过去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有路无车’、‘有车无贷’、‘各自为政’等问题,已经开始得到初步解决。”那么,剩下的就是“跑车装贷”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入市者有“做长线”和“做短线”之分。所谓“炒股”,是指在短时期(在我国一般是指6个月以内)反复买卖股票,以便赚取差价。由此派生出另外一个词,叫做“炒作”,就是通过频繁的买卖,达到拉升股价的目的。对于把一切投资于股票的活动都叫做“炒股”,我历来是有不同意见的。我在2000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与记者谈话时就讲过,“买卖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不应笼统称作‘炒股’。中国凡是买股票都叫做炒股票,外国没有这种说法。什么叫‘炒’股票?‘炒’是‘抢帽子’——抢价格的帽子。这意味着整个股票市场基本上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定性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诸如:“爱国主义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和“尊重多样文化”等等。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互动过程。语文课堂如果缺少了人文性必然晦涩、干瘪;  相似文献   

5.
应用写作是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经常有学生问,应用写作课学什么?应用写作是什么?如果简单回答应用文就是实用文,还不如举例说明,请假条、求职信,生日祝词等就是实用文,学生会恍然大悟,可谓“日用而不知也”。正如香港的陈耀南教授在《应用文概说》中阐述:“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务实的‘文’章,个人、团体、机关相互之间,公私往来,用约定俗成的体裁和术语写作,以资交际和信守的文字,都叫应用文。”言简意赅地把应用文的根本特点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何学清 《科学咨询》2010,(18):76-76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党日活动"教育党员目标的设定无论何种主题形式的"党日活动",均必须起到教育党员的效果,而党员的教育,应该以"弘扬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活动宗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党日活动"教育党员目标。(一)理想信念目标。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方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相似文献   

8.
三四年前,我曾在《从“国学大师”说到“国学”》(2005年9月22日《南方周末》)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学’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到底什么叫‘国学’,怕是先得弄清楚的。”话是这样说了.真要弄清这个概念,却是有些麻烦。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定性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诸如:“爱国主义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和“尊重多样文化”等等。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互动过程。语文课堂如果缺少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24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东西两侧的外墙上被钉上了金色的“真维斯楼”四字。四字下方,一块金色的铭牌写着:“真维斯作为休闲服市场的领军企业……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感觉就是太搞笑了。”“这让人非常不舒服,有一种在‘动批’里上课的劲儿。”“‘四教’改名叫‘真维斯楼’了,以后是不是还要有‘美特斯邦威楼’、‘班尼路楼’啊……”对于以休闲服品牌来命名教学楼,许多清华学生们无法认同,他们认为直接以企业品牌命名教学楼,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不符合清华大学自身的气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揭示高校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就是以人为本。这个命题具有三方面的内涵。一、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以人为本。一方面,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和目标。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进而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紧密相联,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把人训练成机器)。为此,高等教育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为生命的呼唤,让大学生体验生命,体验美好和崇高,体验创新的愉悦,  相似文献   

12.
“‘校校通’成了电教中心或网络信息中心的事情,‘新课改’成了教研室、教科所的事情,这两项工作好像两条并行的铁轨.中间缺少了枕木。它们之间相互隔离.没有联系.没有配合,”——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博士在11月20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42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上的一段发言。余博士在“教育信息化校本实施论坛”上作的题为《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报告.引起了与台150位校长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4,(47):11-11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提到“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倡导‘玩中学’、‘做中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爿活动。支持走班、走校以及网络在线的个性化学习。”目前北京市已经有个别中小学实行了走班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三口中学是江津市首批示范中学,现有师生1700余人,校园环境优美,各种设备设施齐全。学校坚持“规范治校、质量立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特色靓校、宣传活校”的发展策略,连获佳绩,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国‘十五’期间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重庆市先进单位”、“中国少年科学院实验基地”、“江津市文明单  相似文献   

15.
梁吉绍 《科学咨询》2007,(12):47-47
俗话说:“没有‘悟性’的人是不可能学好任何东西的。”“悟性”,一般来说,是指学生感悟理解题目已知条件、间接条件和顿悟解决的基本方法。能力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思维的核心——“悟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视“悟性”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悟性”,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1实践,谈一谈我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地都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加紧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主要采用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为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54英寸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一台和教学播放光盘。第二种模式为卫星教学收视点,在具备模式一所需条件的基础上,配备卫星接收机、计算机等,第三种模式为网络计算机教室,要求具备教学光盘播放室(同模式一)、卫星接收播放室(同模式二)、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掀起了农村教育改革的浪湖、带来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八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根源与实质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积淀,一种使人在心灵上感觉到的彼此慰藉,使人保持宽容、爱心等为人基本素质的必备之物。这样说可能有些抽象,台湾作家龙应台一向善于在冗长的排比句和煽情当中说理,她在《文化是什么》一文中写道:“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就是文化。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21年7月,张闻天在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后,就曾发表题为《对少年中国学会问题的意见》一文,文章严肃地指出:“这个团体的会员应是‘生命充实的人’,应‘有高尚的人格’,‘不为势利所迷’,‘不为声色名誉所迷’。‘纯洁、俭朴、实践、奋斗’这四条是必备的资格。”所以,纯洁、俭朴、实践、奋斗,从青少年暑期就已成为张闻天人生的基本态度。 投身革命后,张闻天始终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注意个人政治、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无论身处何位,他总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省委对一份即将下达的文件进行意见咨询,这份文件的标题中有“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的字眼。任老看后,有感而发,提笔给李长春同志写信:“……用‘大兴’这个词不太合适。以前我们什么都喜欢用‘大’字,如‘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干快上’,‘文化大革命’、‘一大二公’……结果怎样?‘大跃进’成了‘大倒退’,‘大干快上’成了‘大干慢上’,‘文化大革命’成了‘大革文化命’!(19)60年代初也曾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果是浮夸风刮得更厉害。所以,我们还是用一些平实的词语为好。我看能否将它改为‘关于切实做好加强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或‘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的决定’这类字眼。妥否?请酌。”后来,省委在正式下文时采纳了任老这一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公文时效性概述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任何公文都是有时效性的。所谓公文的时效性就是要求受文单位一定时间内必须按其要求遵照执行的效力。为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还特别规定“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