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域名的市场价值逐步为社会所认同,带来了域名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其中,域名和商标的联系及区别导致两者间的冲突越发严峻。目前可以将域名归入知识产权的范畴进行立法规范,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以解决域名与商标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域名保护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域名(domainname)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域名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方便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其基本功能是确定网址、实现计算机的网络化。域名是现代企业的网上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由此带来的域名与商标权利冲突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本文拟对域名的法律地位、域名与商标的关系及域名侵权的表现,并探讨我国解决域名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3.
域名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客体,具有全球唯一性和绝对的排他性,与商标同具有标志作用,而且蕴涵商业价值.目前,域名和商标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核准注册,由不同的法律法规调整,两种制度之间"缝隙"的存在使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不可避免.对于权利冲突的法律救济,通常采取事前预防机制从源头上避免以及诉讼、仲裁等事后补救程序予以协调解决.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预防制度构建包括设立域名注册续展申请制度、确立域名注册审查制度、规定商标权人的异议期限、合理限制商标权人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陈向军 《理论界》2007,(12):100-101
商标的在先使用权不仅涉及在先使用的商标与已合法注册的商标,还包括在先使用的商标与其他标志权之间的冲突,如商标与企业名称、商标与域名等。文章从在先权入手到在先使用权,对商标的在先使用权从商标与商标之间到商标与其它标志之间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应保护在先使用权,并给出了解决冲突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张曼莉 《理论界》2009,(7):81-82
"域名"被比作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商标".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域名作为一种在互联网上的地址,已成为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标志.因为域名具有商标的属性,有潜在的巨大商机,许多企业都把知名商标注册成域名,而一旦注册则会成为该企业永久地址或企业正式名称,但是域名又不等同于商标.实践中域名与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的法律冲突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依法保护商标,如何调整域名使用者与商标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已成为网络时代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的又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域名和商标的冲突根据各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的取得必须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构成商标侵权的条件是使用与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等,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误认。而对于Interne网上域名的注册,目前采取的也是“先注册占先”原则,大多数国家是由商业性民间机构负责管理域名,但接受申请的部门并不负责去查询或检索注册人是否系相应文字商标或商号的合法所有人,审查域名注册申请时主要考虑该域名是否已经商业使用。各国普遍认为,域名毕竟只是一个网址,其作用类似于电话号码。域名本身所能代表的是极为有限的,消费者不会仅仅…  相似文献   

7.
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冲突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 ,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建立域名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对象发生经济交往和进行交流。而与此同时 ,由于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权利范围不一样 ,在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 ,诸如大量的域名抢注现象的发生 ,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保护。因此 ,笔者认为 ,有必要从法理上对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冲突进行深入的探讨 ,并提出协调对策。一、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法律区分注册商标在先权利 ,通常被认为是在商标注册申请通过核准 ,取得商标专用权之前 ,他人就该商标或该商标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域名与工商业标志有诸多相同特征 ,它应属于知识产权的客体 ,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实践中 ,域名纠纷案件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为域名与商标的冲突。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解决该冲突的相关法律制度 ,对恶意抢注他人商标为域名的行为如何界定、适用何种法律 ,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该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也构成不正当竞争。在适用法律上应参照其他国家的立法成例 ,并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际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 ,促进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域名与商标冲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 ,涉及因特网上域名与商标冲突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也由此给法律界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试析域名抢注与商标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解决域名抢注与商标权的冲突法律现象,探讨了域名抢注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原因,提出了解决域名抢注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域名与商标的纠纷最早产生于199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纠纷越演越烈,引起各国的深度关注,我国域名纠纷最早产生于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初,比发达国家晚一年左右,到目前有关域名与商标争议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有一定知度名度的商标在互联网上纷纷被他人抢先注山为域名,这些纠纷严重地考验着现行的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网公司和福克斯域名争议一案入手,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对域名抢注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析,阐明了抢注域名行为与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指出前者实质上是一种侵犯商标功能利益的行为。最后回归本案,对其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3.
域名与商标的纠纷最早产生于199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纠纷越演越烈,引起各国的深度关注。我国域名纠纷最早产生于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初,比发达国家晚一年左右,到目前有关域名与商标争议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在互联网上纷纷被他人抢先注册为域名,这些纠纷严重地考验着现行的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促使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开始将域名申请作为商标。此外 ,许多经营者愿意以高价购买域名〔1〕的需求使得域名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 ,引发了抢先以他人拥有的著名商标或公司名称注册为域名的歪风 ;甚至有人成立公司 ,专门从事抢注他人著名商标为域名而后卖回给原商标所有人的生意 ,侵害了他人的商标专用权。〔2〕除了抢注的问题之外 ,还有其他与商标法有关的问题不断显现 :例如 ,根据世界各国对商标注册管理的规则和惯例 ,可能有许多人在不同的商品类别或不同的国家分别取得商标专用权 ,但在国际互联网上却…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域名     
为了实现Internet网络上各主机之间的通讯,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个地址,数字形式的称为IP地址,每一个IP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数字表示的地址不便于人们记忆,为此出现了域名系统。域名是一个机构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名称,它可以是公司名称,也可以是商标名称或产品名称。域名与公司、商标、产品名称无直接关系,“张三”可以给自己注册一个“李四”的域名。但由于域名在国际互  相似文献   

16.
域名争议主要因域名的注册和使用与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的传统商业标志之间的冲突而产生。为保障新兴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域名争议必须得到及时、妥当的解决。为此,ICANN推出了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CNNIC推出了以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为模式的国内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紧密契合域名争议的特点提供快捷的在线争议解决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域名抢注作为域名纷争的焦点问题,其形成具有深层的原因。在理论上,国外运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进行调整,而在司法实践中也由于立法的不同导致采取保护方式上的差异。我国的相关立法仍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因此我们应正视立法的缺陷,完善已有立法;加紧协调商标主管机关与域名注册机关的关系;明确域名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域名注册侵权责任立法,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8.
张冬梅 《云梦学刊》2003,24(4):30-31,40
域名应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是一种与商标、专利并列的新型的知识产权,因为其是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完全具备了知识产权的三大基本特征,即地域性、专有性、时间性。域名权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其权利内容应该包括人身权、专有使用权、标识权、转让权、许可权。  相似文献   

19.
傍名牌行为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依附、攀附他人的知名品牌而不正当地利用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利用域名傍名牌的行为主要有12种表现形式,我国域名法和商标法只能规制一部分利用域名傍名牌的行为.为了防治利用域名傍名牌的行为,当事人要正确理解并执行域名法律规范,名牌所有人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要切实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完善域名法律制度和商标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赵伯初  廖鹰 《兰州学刊》2005,(1):184-186
域名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资源,属法律上的无主物.在其注册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在先商标权相冲突的现象.此时,除驰名商标外,商标权并不能自动延伸到域名领域;对普通注册商标的域名抢注若是没有恶意应予以法律保护,是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