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构成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生活关系是影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构成,并从企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施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GDP与幸福感     
陈智 《四川统计》2011,(4):47-47
央视名记者白岩松去年推出了新书《幸福了吗?》,他说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忙碌奔波操劳追逐,但却难得静下来想一想,“幸福在哪里?”,于是幸福成了一个大问题。在今年初全国各地相继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对于经济增长目标,“GDP”翻番的表述频繁出现,引起了不少网民的热议和关注,人们建言并期盼“GDP翻番”能与“百姓的幸福感翻番”齐头并进,这就涉及到各级地方政府追求的奋斗目标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与权利,也是人们生活过程的体验和追求的目标.由于幸福在每一个人心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幸福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而幸福也与统计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那些"先富起来"的一些人,有的已经将接力棒交到了"富二代"的手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在GDP持续增长的同时已将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作为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予以重视,幸福指数也成为近几年来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统计名词。并且有报道称"幸福指数"有望成为我国官方一项新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的幸福感并未有明显提升。文章选择影响国民幸福指数的四个基本因素构建了准国民幸福指数来代替国民幸福指数,并从HP滤波视角进行了中国国民幸福指数波动分析。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国民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偏低,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我国国民幸福指数较为稳定;人民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的测量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章通过结构方程技术,建立了主观幸福的测量模型.该模型显示主观幸福是由生活满意度、自我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四种主要成分构成的分层结构,并揭示了这四种主要成分与其指标,各成分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观幸福之间的内在关系,验证了关于主观幸福内涵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幸福指数既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又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本文通过构建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在2012年和2013年对哈尔滨市南岗区的调查与实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做好民生发展幸福指数评价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及运用1、国外对幸福指数的研究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是在1970年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不丹王国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相似文献   

9.
国民时间资产和闲暇活动核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琪延 《统计研究》2000,17(11):29-33
一、问题的提出2 0世纪 60年代 ,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们开始重视生活质量 ,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仅用GNP(GDP)不能反映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例如 ,拥有很高的人均GNP ,但是没有闲暇时间的生活 ,并不认为是高质量的生活。另外 ,2 0世纪中叶 ,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人们开始注意到家务劳动的价值 ,因此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了建立社会指标的问题 ,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家务劳动核算的问题。生活时间分配研究不仅可以从平均的角度反映国民个人的生活时间分配状况和生活方式 ,也可以从…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陕西,大家感觉幸福吗?陕西省统计局近日公布的“陕西省居民幸福指数”调查资料显示,陕西居民综合幸福指数78.81,其中影响幸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为何量化幸福自从2006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指数问题,幸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一个最为常用的词汇。尤其是近两年,在各地政府公布的文件和报告中,其都被摆在了赫然醒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实地调查对外来务工人员幸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工作状况及精神生活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幸福度产生重要影响并依次递减,并且个体间性别、年龄等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幸福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工作年限对其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表明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工作技能水平提升需求迫切。  相似文献   

13.
指数     
指数一词不断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口头禅,从日益普及的股票指数、物价指数,到议论纷纷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再到不太规范的"穿衣指数"、"洗车指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广义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的测度多是从物质角度出发,而幸福程度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感受进行衡量的。如果将影响人类幸福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综合起来,从幸福与财富、心理、人格、文化、社会、家庭等角度出发,借助于已有的一些权威性的综合数据或微观数据,通过类型内部相关性分析和与核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构建一套广义的幸福指数体系,能够从多维角度更全面的反映国民的幸福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社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收入满足度与生活幸福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地区,收入满足度与总体幸福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同时,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还有住房满足度、医疗满足度、教育满足度、环境满足度等.  相似文献   

16.
幸福涵义与度量要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康君 《中国统计》2006,2(9):18-20
幸福学正在成为一门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学科。从国外经验来看,国民幸福研究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本。根据中国国情,构建中国国民幸福测评指标体系,对全国及部分省区的国民幸福状况进行实际测度,全面反映中国国民幸福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民幸福状况统计研究也是新形势下统计新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期开始,本刊陆续推出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国民幸福指数研究》的系列研究文章,以期与读者共同分享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7.
幸福感与幸福感的测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鸥 《中国统计》2006,(1):28-29
渴望幸福,感受快乐,是每个人的生活所求;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评价和测定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社会学、经济学乃至政治学都将其列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衡量生活质量基本上都采取的是客观指标,如收入水平、财富数量、医疗卫  相似文献   

18.
关于幸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与社会》2006,(4):38-38
一、何为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因此,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因此,民众对生活境遇、工作境遇等的满意度都是构成幸福指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幸福的度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经过一番独特的计算后,柏拉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快乐729倍。然而,在漫长的蛮荒和贫瘠岁月中,对幸福的度量只是极个别智者的神话。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和人本主义的回归,特别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至今,对生存  相似文献   

20.
吴静 《山东统计》2008,(5):13-15
何谓幸福?经济学早期创始人之一边沁给出的答案是.当人们的欲望得到全部或部分满足时会感到舒服和愉悦.这种感觉就是幸福。现代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也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因此.幸福是个人效用的产物.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职业理想、收入丰厚、家庭和睦、环境宜人、交通顺畅、社会稳定、政府廉洁.无疑都会进入个人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