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龙潜庵编著的《宋元语言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吸取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成果,填补了近代汉语词典的空白,开拓了汉语断代语言研究的领域,理应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责任编辑卢润祥先生在《中国语文天地》(1987年第1期)上已经对它作了全面而中肯的评论,恕不赘述.本文只想就其中解释不当的一些词语提出异议,请教编者和专家.  相似文献   

2.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音节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即是说,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反之,没有声调的声母韵母组合体不可能单独构成汉语的音节。按说,这该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并不然。请看: 1、《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外来词词典》,《实用解字组词词典》、《汉语拼音检字》等工具书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等表中的“音节”都没标声调符号。 2、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中的普通话音节结构表中“例字”(音节)的拼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有编纂汉语同义词词典的优良传统。新出版的《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黄金贵主编,曾昭聪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版,以下简称"《词典》")全书160万字,收录同义词17个大类,分580组,辨释2 900词。每组同义词包含条目、摘要、同义、辨释。具体来看,《词典》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义词的分类、构组及其内部联系具有系统性。《词典》分17个大类:天时、地理、人伦、人体、饮食、服饰、建筑、什  相似文献   

4.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异形词的规范处理有了很大的改进,主要表现在贯彻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规范标准。选取规范词形、处理方式较第4版有了实质性的改进,也吸收了近年来学界不少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改正了原来许多处理不当的地方。对含非规范字的异形词处理大部分也得到了合理解决。但仍存在体例不够统一、少量条目仍以含非规范字的词形为主条等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1.一切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3.勤俭办一切事业。上面例句中的“一切”都作定语成分,分别修饰主语“(革命)干部”和宾语“(积极)因素”、“事业”。那么,它属什么词,作什么讲呢?查《现代汉语词典》(1342)页,它把上面例句中的“一切”解释为“全部的”,但未注明词性。又查北京师院中文系编的《作文词典》(商务印书馆,421页至422页),它的解释同上,并注明作代词。另我所知,有的语文教师把上面例句中的“一切”,看作是表范围的副词。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财富”(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已经很多很充分了。本文仅就“一”字开头的成语作些探讨。一、“一”字的构词功能和词义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数词开头的成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数词开头的成语中,“一”字成语为数又最多。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共收成语3013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180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110条;《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收成语7800余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489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220条;《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  相似文献   

7.
由我校中文系教师盛广智、李勉东参加主编的《汉语倒排词典》,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汉语倒排词典》打破传统词书编撰方法,共收复音和多音节词语约3万6千条,采用将尾字相同的辞语集中到一起的方式加以排列(即倒排)。这本词典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工作中查阅《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时,发现以下数处小误: 一、第886页“汉字”条,称汉字“一个字一个音节”。按:此说不全面,因汉字现有少数双音节者。如在本《辞海》中,第1362页“瓩”,即注音qian wǎ第727页“时”,注音ying cǔn,呎、哩、唡、嗽等类同。查《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在本定义前均有“除极个别的例外”、“绝大多数”等条件状语,较《辞海》严谨。 二、第1169页“结构主义”条,称其前驱者索绪尔为法国人。按:此误,索绪尔虽为巴黎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函     
编辑先生: 贵刊2006年5期刊有拙文《“如畏考妣”辨》一文,最近重新翻阅,发现有两处错误,请予更正。 1.《汉语小词典》误,应为《汉语成语小词典》。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02,(11)
八十八岁高龄的退休教师肖懋燕,花费十年时间编著而成的《多功能学生词典》,已在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肖懋燕老人编著的第十本语文教学工具书。《多功能学生词典》以汉语古今常用字为主干,收入单字一万余个,复词一万二千多条。该词典除具有普通  相似文献   

11.
《文选·报任少卿书》曰:“李陵既生降,其家声;而仆又似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文中“佴”,李善《文选注》①云:“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胜②:“佴(er),次,指罪居李陵之次(依王先谦说)。”杨金鼎先生《古文观止全译》“佴”下注③与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同。郭锡良先生等编《古代汉语》注④:“佴(er),相次,等于说随后。”《辞海》、《辞源》亦将“佴”洲作居次,随后,所引例证曾为《报征少卿书》中这段文字。这样释“佴”极不妥。《古今汉语实用饲典》及《新编汉语实用词典》皆…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 ,由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这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这是中国辞书界的一件大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编纂出版 ,在中国辞书编纂史上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碑 ,显示了中国辞书编纂的一大进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中国辞书编纂的一大进步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规范该词典在编纂过程中 ,一直追求规范 ,具有较高的规范性。1、在收列的字头上遵照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布《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全部使用规范汉字。该规…  相似文献   

13.
编写成语词典中,条目的组织、语义的诠释和资料的运用,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汉语成语大词典》的编写来谈谈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汉语成语大词典》由湖北大学语言研究室三十多位同志编写,主编朱祖延先生,副主编舒焚先生。这本词典收成语约一万七千条,其中包括少量古今常用的熟谚。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一部实用而精深的字典──《汉语通用字字典》略评周守晋冯瑞生先生主编的《汉语通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1].是一部颇有特色的辞书。作为“字典”,即使近年来辞书热,却也很少见到形音义赅备,处处考究其语用、语义、语法的汉字方块字字典。编词典已是件苦差...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曾作《元曲词语补释》一文,载本校学报《语言文字专辑》。近读上海辞书出版社新出龙潜庵先生《宋元语言词典》,该书收词宏富,为解释宋元词语较全备的一部辞书。但还有一些词语未见收录,现整理札记数条,供进一步研究参考。牙恰讶搯诸家均未见释。“牙恰”例:牙恰母亲,吹回芝雨。(《全元散曲》下,页1689)史牙恰枪使迎,狄将军刀去的疾。(《雍熙乐府》卷十四)也不怕薄(广婪)放牙恰,情知得性格儿从耒识下。  相似文献   

16.
一明沈德符认为《金瓶梅》第53至57回系“陋儒补以入刻”,其理由之一是“时作吴语”(见《万历野获编》卷25“金瓶梅”条)。朱德熙先生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一文中,为此寻求了一些语法方面的根据,其中之一是第57回有两处用“子”作动词后缀:  相似文献   

17.
从古代到现代,汉语词汇在构词上是朝着双音节化的方向发展的,这种双音节化的趋势,不但促成了“儿”尾与“子”尾的形成,也使得它们在不同词根后面的构词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文章以《宋元语言词典》、《金瓶梅词典》、《〈红楼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为依据,考察了“儿”尾与“子”尾在不同词根后面的构词能力,同时参照甲骨卜辞、《诗经》、《世说新语》等著作,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了汉语词汇音节数量上的古今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1978年出第一版,1978年曾对个别条目稍作修改,于1983年出第二版.自出版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发达,社会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交往的区域日趋广阔,促使各地区各民族的语言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使现代汉语词汇处在了一个大丰富、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为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现代汉语词典》经过增、删、改的全面修订,于1996年9月出版发行了第三版。本人通过对第一、第三两种版本的对照,找出了新增方言词语318个,增补了方言词条186条。其中直接吸收方言词、增加方言词条307条.如“爆棚(爆满)、唱碟(唱片)、抄肥(捞外快)、车身(转身)”等;在原有词条中增加方言义项的有85条,如“专门”本有两个义项:①特地②专从事某一项事的(如“专门人才”),修订时又增加了一个方言义项,即:(方)表示强调经常做的某类事情(如“他专门会讲风凉话”);在新增的普通词条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问题的管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语文》 2 0 0 0年第 1期发表了毛远明先生的《<汉语大词典 >书证中的几个问题》一文 ,指出《汉语大词典》在书证使用上的八个问题。我认为毛文对第八个问题即“书证迟后”的论述尚不够充分 ,现对此提出一些补充意见。首先 ,《汉语大词典》中有些书证迟后的时间太长 ,这样会使读者误以为这些词出现的年代很晚。例如 :卷 1 ,第 2 50页 ,“三薰三沐”条。书证用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百中“坐我三薰三沐之”句 ,实际上南宋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中早已有“三薰三沐 ,师黄太史氏”之语 (《四部丛刊》本 ) ,两者词义相同 ,而年代…  相似文献   

20.
一“是”的意义“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各种大学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都指出“于是”是表示承接关系(有的叫顺承关系、有的叫连贯关系)的连词。但是具体意义和用法在各教材中均未涉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对“于是”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