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称明世宗御近侍甚严,四十余年间,未尝任以事。其实,明世宗对宦官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大体上经历了游移不定、利用、裁抑打击的变化过程。本文拟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原因,试作探讨。一明世宗御极之始,由于和朝中各派政治势力没有瓜葛,因而在朝臣与宦官之间是游移不定的,对宦官过分袒护、恩泽的事件屡有发生。其中,在如何惩治罪阉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御史王钧状告武宗统治年间为恶尤甚的宦官,言“司礼监太监魏彬与逆恶江彬结为婚姻,内外据。御马监太监张忠、于经、苏缙或争功启衅排陷忠良,或首开…  相似文献   

2.
<正> 《永历实录》显误,远不止百端。对全书进行一次较彻底的纠谬刊误、探微发潜,非专著莫办。这里仅举数例,以见一斑。为省篇幅,对于毋须多加考证的史实,文中一般不注出处。(一)《大行皇帝纪》显误举例《永历实录》是纪传体史书,它由一卷永历帝本纪(即《大行皇帝纪》)和二十五卷(今存二十四卷)臣僚列传组成。“纪以包举大端”,《大行皇帝纪》(以下简称“纪”)为“卷一”,是全书之纲。从其开卷的第一句话“大行皇帝讳由桹”起,错误便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3.
关于吉文元与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时的官职,在太平天国史论著中有二种说法。牟安世《太平天国》及苑书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新编》等书中,都认为吉文元是春官正丞相,而《太平天国兴亡史》等书中,却说是春官副丞相。究竟哪一个正确呢?  相似文献   

4.
丁宏健 《殷都学刊》2011,32(1):43-47
2009年底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墓,这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对此墓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三国文化热"、"曹操热"。本文就曹操一生所担任的官职加以考述,从而使我们对曹操的戎马生涯有更为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正《明实录》共13部,约1600多万字,是明代历朝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奏章、批件等为基础,逐年、逐月记录各个皇帝的诏令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的官修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15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附于《明太祖实录》、景泰帝朱祁钰附于《明英宗实录》)、约250年间的大量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是学界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然白璧微瑕,其中亦存在着一些阙谬之处,爰撰短文,予以商榷,并求教于学  相似文献   

6.
明嘉靖《江西通志》版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嘉靖《江西通志》是江西现存最早的一部通志,由林庭修、周广纂。全书三十七卷。卷一至卷三记藩省,下设建置沿革、形胜、城池、户口、田赋、藩封、兵政、公署、贡院、祠庙、秩官、名宦、奸轨十三门;“祠庙”后“命使”门未入目录。卷四至卷三十七分十三府记事,各府...  相似文献   

7.
<宋诗话考>在考证<潘子真诗话>作者潘淳时引<江西通志>卷134云:其"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百家之言,师事黄庭坚,尤工诗,曾巩知洪州,乞录兴嗣后,尚书左丞黄履复以淳为请,补授建昌县尉."按:此处言曾巩知洪州时为潘淳乞官,误也.潘淳的祖父潘兴嗣,字延之,江西洪州人,是北宋知名隐士.惠洪<冷斋夜话>卷6曾载潘兴嗣与曾巩、王安石交往之事.  相似文献   

8.
柏亚东 《兰州学刊》2007,(11):207-208
《文选》李善注大量引用扬雄《方言》,经考证发现,其中有14例是李善误将郭璞《方言注》或其他典籍作为《方言》而引用的.通过文献比较和分析,对这十四条引文的来源作了推断.  相似文献   

9.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在文字录校上尚存疏误错讹。有未据重出互见诗校补文字者,有曲解诗意,臆录误校者;有避难就易,滥施空围者;有照录失校,以误传误者;更有臆录者。  相似文献   

10.
《滕王阁兴废系年考》辨误徐斯攸,李休士王咨臣先生所著《滕王阁兴废系年考》(以下简称《系年考》载于他自己主编的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南昌第1版《滕王阁诗文广存》(以下简称《广存》)卷十二,对此书所载滕王阁的兴废次数、时间等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大...  相似文献   

11.
《京氏易考》一书的作者为张吾攵,朱彝尊在其《经义考》中引《人物志》认为作者张吾攵是合肥人 ,字伯起。《雅乐发微》一书的作者也叫张吾攵 ,《四库提要》的作者认为他是饶州德兴人。为了比较明代的这两个张吾攵 ,《提要》援引了《经义考》并予以肯定。根据《饶州府志》、《德兴县志》、《合肥县志》的记载 ,可知《京氏易考》与《雅乐发微》均为饶州德兴张吾攵所作。朱氏误认同姓名另人 ,而《提要》不察 ,肯定朱氏误说 ,亦为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2.
正《明实录》一直被认为是可信程度较高的史料,备受研究明史者的重视。笔者目前从事《明神宗实录》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发现其中亦有不少错误之处。兹以《明神宗实录》中沈懋孝与沈懋学二人混淆的四处记载为例进行纠误,简要分析其致误之由,并求诸位方家指正。一、错误举证沈懋孝,字幼贞,浙江平湖人,隆庆二年戊辰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修撰、南京国子监司业,后谪两淮运判。卒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沈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1721年的朱一贵事件是清政府收复台湾后第一次台湾民众反叛活动,虽很快被平定,但使得清廷对台政策有了很大转变,全面加强了对台湾的军政管理。这次民众起事被平定后不久,厦门民间士人黄耀炯依据所见所闻撰成第一本记载此事件的单行史书《靖台实录》,而被誉为“筹台宗匠”的蓝鼎元正是受到此书启发而作成《平台纪略》,后被编入《四库全书》,历来被作为研究朱一贵事件的重要史料。其后,《靖台实录》在中国大陆失传,直到近几年方在日本被“重新发现”,但尚未引起学界重视。对比上述两书,可知在对事件的记录上两书各有特色,尤其对平台功臣的评价上大不相同,借此可探知蓝鼎元为堂兄蓝廷珍争功的深层写作动机,或能对《平台纪略》部分史实有所修正。朱一贵事件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反响强烈,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戏曲,而《靖台实录》一书在传入日本后为之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材料,传抄甚广。小说家上坂兼胜更是在其基础上翻译改编为《通俗台湾军谈》,将朱一贵讴歌为像郑成功一样的“反清复明”英雄人物,其中所流露出的日本崇明鄙清的“华夷”心态颇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马将伟 《兰州学刊》2009,(3):212-214
曾灿与魏礼俱为明末遗民,又都是清初著名文人团体“易堂九子”的成员,《清史稿》所栽二人之传中,有四处与史实不符:曾灿之招抚四营兵在顺治三年丙戌而非“岁乙酉”(顺治二年);其父曾应遴之卒应在顺治四年丁亥,而非曾灿前往招抚四营之时;魏礼倦游而归筑“吾庐”,应在康熙五年,而非在其“年五十”(康熙十七年)之时;魏礼享年应为六十七岁,而非六十六岁。  相似文献   

15.
《清史稿》卷336《顾光旭传》云:“顾光旭……乾隆十八年(1753)进士……四十年(1775)金川平,迄病归,年未五十……。”按:此著录有三误:其一,阙载顾光旭生卒年与寿数。顾光旭,字华阳,亦作华呖、华阳山人,…字晴沙,号响泉。江苏无锡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户部主事。三十七年(1772)随文绶调四川,署按察使。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乞病归。居里遇灾,助赈一如在官时。主“东林书院”数十年,聚生徒讲论道义,工诗,尤精书法,士林仰如山斗。著有《响泉集》、《梁溪诗钞》等。考:(清)李垣《国朝耆献类征》卷211王昶撰  相似文献   

16.
明教坊演剧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宫廷教坊演剧的定制上承宋、元旧制,隶教坊、钟鼓二司,其演剧大抵为金元院本,以北剧为尚。教坊、钟鼓二司所呈献的剧目实有不同,教坊例于朝会宴饮时献艺,故淫亵不恭之剧必当回避;而内廷演剧则无须顾忌,其伎乐远较外朝丰富。明中叶迁都北京以后,宫廷演剧的重心移至北京,其时伶人以新声巧伎要宠,与宦官流瀣一气。而南曲诸腔渐兴,遂逐渐取代北剧独擅宫廷。南京教坊已经基本丧失御前演剧的职能,其辖下伶人官妓之工于演剧,乃出于兴趣,不再是谋生之计了。  相似文献   

17.
在黎元洪的一生中,有一件事与他后半生的命运关系极大,而且这件事流传很广,影响不小,各种传说与事实真相又有很大出入,因此不可不考辨清楚。这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中黎元洪的投海问题。黎元洪在甲午海战中投海一事,除了光绪二十八(1902)年江夏县知县陈树屏等向清廷奏报的《黎元洪履历清单》(《故宫档案·兵部·武选》,卷0020(7))。避而不提外,凡是有关黎元洪的传记几乎都谈及此事。但黎究竟在何时何地投海?因何原因投海?当时他又在哪艘军舰上担任何种职务?  相似文献   

18.
盛熙明,元代西域龟兹人,曾为元顺帝妥欢贴木儿时奎章阁书史,是自东汉摄摩腾以来众多著名西域书法家中精通梵、蒙、汉、龟兹等六种书法的唯一的书法理论家。盛熙明的身世详情,无考,但他的生卒年代系元代无疑。因为他撰著的《书法考》八卷,据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盛熙明传》所记述,是在元至正甲申进上的。至正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东汉许慎所撰字书《说文解字》中部分误释字进行订证。订正例字有:册、器、色、屰、十、丈、干、言、音、共、革、为、斗、反。  相似文献   

20.
吴之振等人的《宋诗钞》 ,是一部很有影响的大型宋诗选本 ,持择颇严 ,但也偶有误者。如《江湖诗钞》就有二首抄重了。现以中华书局 1986年排印本为准正之。第 2 0 5 2页抄杨万里《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 :竹深草长绿冥冥 ,有路如无久断行。风亦恐吾愁寺远 ,殷勤隔雨送钟声。又第 2 0 6 8页录《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 ,其二与此诗相同 ,“久”作“又” ,“寺”作“路”。第 2 181页抄杨万里《三月一十雨零》 :姚黄魏紫向谁赊 ,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 ,满城都是木绵花。又第 2 195页《二月一日雨零》五首 ,第四首与此重出 ,“没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