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高天霞 《东南学术》2012,(4):215-222
从敦煌社邑文书所反映的情况看,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民主思想已经相当成熟,从社条的制定与实施到"三官"的选举与监督,无不渗透着社人的民主意识;敦煌民间结社的互助机制已比较完备,从生产生活互助到心理情感慰藉,无不体现着社邑的人性关怀。尽管它已然成为历史,但以今天的眼光审视,唐宋时期的敦煌民间结社仍具其当代意义。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今天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基层民主自治贯彻不彻底、空巢家庭生产生活难以正常运行等问题时,这种一千年前的敦煌民间社邑智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的敦煌地区,民众自愿结成互助的私社,称其为"社邑"。大量的敦煌社邑文书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中古时期民间社会的管理哲学思想:重视人文关怀的人本思想、重视经济收益的功利性价值观、重视礼义廉耻的伦理观、重视患难与共的集体意识、重视民主平等的法治理念。这些管理哲学思想可为现代社会的基层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敦煌写本中有许多词语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集中反映了古代敦煌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状态."白血"、"乳堂"、"怀担"、"抬举"等在敦煌写本中是与母亲息息相关的一组词,透过这些语词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敦煌民间母亲抚养孩子的艰辛.  相似文献   

4.
陈学祖 《学术研究》2012,(9):133-139
胡适所主张的"作诗如说话"实为宋诗派所秉持的"以文为诗"观念在诗歌领域的现代性转化。初期白话诗派的这一唐宋诗词观念,不仅是其阅读与评价唐宋诗词的审美基点与理论基础,而且直接影响并制约了其对唐宋诗词现代性的发掘与诗史观念。在胡适看来,唐宋诗词之文本结构与审美形态:一种是致力于语词涵义的明晰性、准确性,句子篇章有逻辑性与思辨性;另一种是有意模糊语词的内涵和外延,造句自由而随意,没有固定的规则,句间关系以并列为主。二者之中,胡适更倾向于前者。胡适的唐宋诗词观念,经其弟子俞平伯及诗词名家胡云翼进一步发扬。唐宋诗词观是其新诗理论建构之重要思想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5.
金滢坤 《人文杂志》2020,(12):91-100
本文以敦煌蒙书为中心,主要探讨了蒙书的概念起源、演变和争论,认为"蒙书"概念形成于唐宋之际,主要面向童蒙(适龄儿童及部分少年),家训则主要面向包括少年儿童在内的整个家族成员,类书则不分年龄对象。蒙书主要着眼于儿童,强调启蒙功能;家训着眼于全体家族成员,重在训诫;类书不分读者年龄、身份,注重编撰方式。敦煌蒙书的认定应采用蒙书的广义概念,通过多种相关方式来判定。笔者认为敦煌本《太公家教》等"四部家教"的题名已突破了"家训"一宗一姓的限制,面向天下百姓子弟,虽有"家训"性质,实为蒙书。敦煌本《语对》《文场秀句》等语词类、《兔园策府》等属文类、《事林》《事森》等故事类不同种类的类书,从使用角度来看,主要用作童蒙教育的常用书目,实为蒙书。本文借助部分敦煌蒙书兼具家教、类书的特征,探讨三者之间的交叉性,及其与家训、蒙书的异同,从而为正确判定蒙书的性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方梅  卢巧琴 《兰州学刊》2013,(3):204-206
敦煌所出及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均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整体风格、思想倾向、文化习俗、适用对象、语言结构层次、词汇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王梵志"诗进行具体比勘,结合中土典籍、翻译文献及同为敦煌所出的变文与童蒙读物《太公家教》等,梳理敦煌三卷本、一卷本、法忍抄本、唐宋诗话笔记所收"王梵志诗"作的年代及与不同的原始语言材料相对应的作者情况。  相似文献   

7.
禅宗典籍历来被认为是唐宋时期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典籍之一,其语料价值可与敦煌文献媲美.禅籍中存在大量唐宋时期的俗语和谚语,故而唐宋口语是构成禅宗语言最主要的部分.谚语口语化的特点,正好适合禅籍语言的口语化,因此,谚语不仅大量出现在禅宗典籍中,也成了禅籍中重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王梵志诗校辑》依据敦煌遗书二十七种不同的写本,以及散见于唐宋诗话、笔记小说内王梵志佚诗,经过点校、考释,整编成王梵志诗的全集,对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来说,总算是离开了古董身份,公诸于世了。像这样系统地从敦煌遗书整编出诗人的全集,在敦煌学研究范围内还是不多见的。一九○○年,敦煌藏经洞发现近千年前各阶层人士手写的、总数达万件以上的汉文卷册,它们且多正、背两面兼写,举世命名为‘敦煌遗书’,这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宝藏。其中除大量宗教经典及与宗教有关的各种文字外,余则属于民间和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注引《魏略》关于曹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通过对先秦汉魏俳优俗赋的考察,可以发现曹植所诵"俳优小说"实则是俗赋。相关的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均表明,在汉魏六朝时期,俗赋已经发展出以演诵故事为主的一脉,成为唐宋说唱文学的源头。以"俳优小说"为切口和出发点,继续考察敦煌俗赋与变文、话本的关系,可以发现俗赋是唐宋转变、说话等讲唱文学产生的文体基础。据此可以推论,白话小说的母体源出于汉魏六朝以来的俗赋。如此则可将中国白话小说的起源追溯至汉魏六朝时期的俗赋。  相似文献   

10.
杨雄 《学术论坛》2004,(6):125-129
论敦煌文学而不论先唐文学、不论敦煌文学中的传世文学,且以俗文学为主并兼及不少非文学作品是欠妥的。论敦煌文学不能脱离中国文学的大框架。敦煌文学的内容应包括敦煌先唐文学和见于敦煌的唐宋传世文学作品,要严格文学与非文学作品之辨。敦煌文学分类不应以俗文学为主,而应首先区分传统文学与俗文学两大类,各类再以文学形式分文、诗、赋、词、讲唱等类,此外,应注意唐宋主流文学与敦煌地方文学之别。  相似文献   

11.
敦煌词中的方音释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曲子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特征,都有许多和唐宋文人词不同的地方,因此可以称它为敦煌词,在从前的一些研究者中,有人也正是这样称呼的。敦煌词主要是民间词。民间词就必然有一般民间文学的特征,如内容题材上的地方色彩,语言的通俗易懂和方音、方言的运用等等,一般的民间文学有这些特征,敦煌词自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在研究敦煌词或其他敦煌民间文学作品时,假如忽视了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俄藏敦煌文献》第十册中所收且Дх-2822号卷子为蝴蝶装,册子本,首尾皆残,共36面,定名为《蒙学字书》。马德先生结合敦煌文献考证其应定名为《敦煌新本〈杂集时要用字〉》。这一卷予在《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六册中也被收录。定名为《杂字》或《字杂》。《杂字》是西夏时期的识字课本,以事门分类编辑当时常用语词,对当时社会各个方面情况都有记录。此卷子字数虽不多,但涉及西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却十分丰富,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研究《杂字》内容可以使我们对西夏社会发展状况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刘进宝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敦煌文书看唐宋之际经济的传承与演变”(项目批准号03BZS010),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最终成果是专著《归义军经济史研究———唐宋之际经济的传承与演变》。课题主要利用敦煌文书,并结合传统史籍,对归义军经济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主要观点是:1、唐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土地买卖逐渐频繁,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归义军时期地主和小自耕农的私田都在不断扩大之中。土地买卖已排除了交易双方之外的各种干预,不再受国家的制约,也不需要官府审核和裁决。买卖双方完…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笔下,"摩罗"、"中间物"、"脊梁"等语词置于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矛盾中,在作品中反复出现,鲁迅借此赞颂反抗压迫的复仇精神.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敦煌美术史的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说法:敦煌的壁画是工匠所为,绝不是名家所作。本世纪40年代在敦煌临摹并研究数年之久的大画家张大千先生,却对此说法提出质疑。早在1944年即指出,“唐宋画家必画壁”,并相信在敦煌亦“必定争着聘请高手来做这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学界有"唐宋变革说".唐宋时期科技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有学者特别强调宋代的突出成果,这与事实有所出入,不完全准确.通过史料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证明,宋代的科学技术是在唐代基础上循序发展进步的;唐代和宋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也是基本一致的,二者没有大的区别和变化.因此可以认为,宋代的科学技术是在唐代基础上大大向前发展和进步了,而唐宋科学技术发展的差别并不是"划时代"的变化,而是同质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孙其芳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发表《敦煌词与唐宋词论略》一文,从燕乐源流和表现形式、敦煌词与唐宋词的作者、词调词体、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第三代"诗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被广为人知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它的命名与阐释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本文试图回到历史现场,考察"第三代"出现之初和之后一段时期内诗人与批评家们在命名和阐释这一诗歌现象时的差异,借此反思当代诗歌批评的傲慢与偏见、错位与失语。  相似文献   

19.
"文学自觉"问题论争评述--兼与张少康、李文初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自觉"问题应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课题,它包括对文学的"前自觉"、"自觉"和"后自觉"过程的历时性描述."文学自觉"的基本内涵是指文学完成了它的抒情化、个性化、审美化、文人化的特征.依此,我们将春秋战国至东汉中叶确定为中国文学的前自觉期,其中包括"乐体文学"、"赋体文学"、"史体文学"三种前自觉的艺术文体阶段;东汉后期至西晋阮籍时期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期,这是诗体文学大兴并完成了它的个性化、抒情化、审美化、文人化特征的时期;西晋太康至初唐宋之间、沈俭期时期是诗体文学的体制完善期,它经历了陆机的语词时代、玄言诗的语义时代、山水诗和宫体诗的语象时代、永明体的语音时代,而至初唐出现了体制完备的律诗.律诗的定型,标志着中国文学自觉历程的结束.  相似文献   

20.
试论历史上的文人入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文人的大量入蜀,形成了"自古文人皆入蜀"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峰。文人入蜀主要有宦游、避难、贬谪、漫游等几种形式。历史上文人入蜀,尤其是唐宋时期大量文人入蜀,不仅对文人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而且对四川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