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慎到的势、法、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慎到及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史记·孟荀列传》载:慎到,赵人,曾游齐稷下学宫。慎到生卒年代已不可确考。《孟子·告子下》曾记载:“鲁欲使慎子为将军。”赵注:慎子名滑釐。焦循《孟子正义》认为“釐”与“来”通训,“来”与“到”义同,据此判定慎子名滑釐,字到。《汉书·艺文志》慎子条下班固自注:“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申不害相韩昭侯,卒于公元前337年。慎到如比申子早,也要长孟子若干岁。可是《盐铁论》又载,慎到在齐宣王和齐湣王时游稷下,比前一说晚了几十年。这里我们从《汉志》说。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刊载张政烺《会文山房与韩小窗》一文(以下简称《会文》),补充了胡光平的《韩小窗生平及其作品考查记》(以下简称《考查记》),探讨了会文山房与韩小窗关系,又以抄本《陪都景略》的资料,论证了有关问题。这对沉寂已久的子弟书及其作家的研究,是颇多启发的。特别是表彰一个长期不为人所知的“一位通俗文学家,  相似文献   

3.
《入蜀记》所见南宋湖北人文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床乾道五年(11169年)末,陆游受命通判夔州(今四川奉节)。翌年夏,他携家人自故乡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开始了西行人蜀的旅程。在今湖北省境内行进、逗留了七十天。他留下的(人蜀记》为后人复原南宋时期的湖北,特别是湖北沿江地区的地理面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关《人蜀记)的自然地理学价值,已有学人著文介绍③,而对其人文地理学部分,虽常有研究者引述书中的有关资料,但却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试以《入蜀记》中有关湖北人文地理的记载为例,对该书的人文地理学价值略作介绍与分析。一、经济地理在《入蜀记》的第…  相似文献   

4.
刘祖国 《殷都学刊》2011,(3):118-121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然因该书颇具六朝口语的特色,在某些语词注释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此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江藩的《宋学渊源记》是研究清代理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但是学界对其撰写情况不尽了解,评价不高。《宋学渊源记》系在彭绍升《二林居集》之《儒行述》的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这一发现显示《宋学渊源记》具有丰富的思想史意义,同时说明清代学术有复杂关系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九云记》发现的20多年来,在韩国和中国陆续有几位学者进行研究,最后的焦点集中在《九云记》的国籍问题上。国内学者刘世德教授主要从外部材料出发,结合内证,根据《九云记》和《九云楼》的关系,推测《九云记》就是《九云楼》。《九云楼》是根据《九云梦》改写的中国小说,《九云记》也是中国小说。法国学者陈庆浩教授单纯从"文本"出发,抛开外部资料,列举了不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几种现象,得出《九云记》是朝鲜小说的结论。我在认真研究内证的基础上,再结合外部材料,得出的结论是:《九云记》可能是中国小说,但它在传抄过程中,又留下了朝鲜人少量改写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环珴璘与蔷薇》是田汉同志从事戏剧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关于这部话剧的幕数,历来有所误记。 长期以来,一些有关田汉的文章资料均注《环珴璘与蔷薇》一剧为“五幕剧”。这种说法首先是田汉本人提出的。他在1933年由现代书局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戴德字延君,梁人,号大戴,曾任信都太傅,是西汉著名礼学家.他的主要礼学成就是:撰有丧服方面的著作《丧服记》和《丧服变除》;删《古礼》204篇为85篇,称为《大截礼记》,宣帝时该《记》立于学官,成为今文经学14博士之一.另外,曾定《仪礼》17篇次第,与当时著名和学家戴圣、刘向所定次第不同,具有相当的见解,而影响最大的是有关丧服的著作与他所辑的《大戴礼记》.该《记》将从前遗留下来的《古礼》和礼学家们议论礼义制度的《古记》,根据他的要求.进行删削、取舍、整理、编辑而成,保存了古代礼学文献,也是他礼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但是,关于戴德的丧服著作,保存到现在的汉代文献,如《汉书》、《汉纪》及当时一些个人的著作中,都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所以,当前有关研究汉礼的著作与论文,几乎都没有提及.而唐朝人的著作中却有所引述,故根据唐人著作的引述,对戴德的丧服思想进行分析探讨,既是填补空白,又是完善汉礼研究的重要学术工作.现根据唐人引述的《丧服记》和《丧服变除》有关记载,以及《大戴礼记》的主要篇章、作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充分吸收了当代研究成果,译文通俗易懂,注释资料翔实,代表了《周氏冥通记》研究的最高水平,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笔者拜读数过,发现其中在注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兹不揣简陋,撰此短文,以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婴《东番记》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周婴的《东番记》是研究台湾史的宝贵资料。但因其几无流传,学者多有传讹之失。本文作者根据北京图书馆藏明刊本及清钞本,对该书版本、撰述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证。理出该书与明陈第《东番记》、张燮《东番考》的渊源关系,认为该书是周婴创作而非转钞或摘引。由此,作者认为台湾省学者杨云萍与方豪先生就《东番记》作者及原书的学术之争可以解决了。今特将周赋原文附录于后以飨海峡两岸之同好,推动学术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春秋经》与三《传》(《左传》、《公羊》、《谷梁》)对日月食的记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科学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春秋至战国的二百四十二年里,据鲁《未修春秋》所记,鲁国可以看到六十一次日月食。但《春秋经》却记了三十七次。《经》与三《传》及三《传》相互之间在日月食记载上,有许多地方迥然相异。现仅就涉猎之所及做一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12.
张亚南 《兰州学刊》2010,(5):202-204
干宝以史学家的身份写《搜神记》,使得小说与历史互相掺杂,增强了《搜神记》的真实性,同时《搜神记》一书也真实地保存了当时民间的一些古代礼仪习俗的资料,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作品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郑利锋 《中州学刊》2015,(4):135-143
《全宋文》的编辑出版,对宋代文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均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宋代文体的众多,作者的繁杂与载存文献的多样,其偶有遗漏,亦在情理之中。《景定建康志》是南宋理宗景定年间由马光祖主持、周应合纂修的南京地方志,其内收有马光祖文9篇。但在《全宋文》中却既无收马光祖其文,又失载其人。故而在此补出马氏9文:分别是《〈西山真公记〉跋》《凤凰台记》《〈程子〉序》《通江馆壁记》《先锋马建寨记》《雨花台记》《平糴仓记》《平糴仓后记》和《平糴仓三记》。  相似文献   

14.
《万历起居注》所记资料虽然限于明神宗的日常活动(以外廷活动为主),及有关言论、文书和内阁大学士的奏疏,但其所涉及的朝政却是领域广泛,而且多半是当时朝政中最重要最急迫的问题,在记述同类资料的文献中,它也是收录最齐全、最准确的一种。研究万历时期的历史,对它应予以足够重视。诸多传播途径使《万历起居注》出现了多种版本,各版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通典·边防典》“吐火罗”条史料来源进行较详细的注释,并恢复了《西域图记》有关吐火罗国的一条佚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隋书·西域传》与《西域图记》的关系及《通典·边防典》“西戎”门的编纂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拾遗记》的作者,前人多有论述,如“王嘉说”、“虞义说”、“萧绮说”等,莫衷一是.笔者在研究该书的过程中,找到了多条材料能够进一步证明原本《拾遗记》确实出自王嘉之手,萧绮《拾遗记序》中所说“搜检残遗”并非虚言.同时,有关《拾遗记》的版本,卷数上有二卷本、十卷本、三卷本、十九卷本之别,不同卷数版本的出现是古书整理流传的方式和古人著书通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郑军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12-11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其主旨以传播西学为主,向中国人传播了大量的有关西方的史地、哲学、司法、天文、工商业、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鸦片战争后,它更成为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撰写有关西学著作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因此,可以认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中,发见了秦代小型木槨墓葬,出土竹简千余枚。其中有昭王元年至始皇帝卅年(公元前306——217年)的《竹书纪年》式的碟记,按年记载着这一期间统一全国中的一些战役和一位名喜的家属事迹,所记秦楚间大事和秦朝对外历次战役不是全部,这说明这份记录只是喜和他先人有关的战役和历史,是司马迁《史记》所称的《牒记》。它对秦朝历史和历法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今就所涉史事略加考释如次。  相似文献   

19.
三、纷争与同族结合的展开(1)嘉靖初年与长丰朱氏的坟地诉讼案与茗洲吴氏有关的最大规模纠纷之一,便是发生于嘉靖二———三年(一五二三———四)与长丰朱氏围绕江潭坟地发生的诉讼案。《社会记》嘉靖三年八月条中仅有如下的一段文字记载:“龙江监察辅公墓被长丰朱氏侵没,龙江会我族及诸族告复之。”但《家记》卷十二《杂记》中收录了有关这一诉论的记录及文书一件。A、《龙江诸族合剂约》(嘉靖三年五月二十日),与朱氏的诉论过程,龙江系吴氏各派共立的义约。B、《竹溪逸人记》(嘉靖三年八月)。茗洲派族人吴槐所记的与朱氏诉讼之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0.
《黄帝四经》的重新问世对于中国古代尤其是从先秦到西汉思想史的研究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意义。它不仅解开了古书中常见的”黄老”之谜 ,而且通过大量深入的对比研究 ,证实了许多长期被斥为伪书的古籍实际是真的 ,并且当属先秦黄老学派作品 ,这使我们看到先秦黄老学派发展的脉络和线索存在于《黄帝四经》、《管子》部分篇章、《尹文子》、《慎子》、《文子》、《曷鸟冠子》等现存的黄老道家作品中 ,由此而发现“道家黄老派在战国中期以后成为当时时代主潮而居于战国至汉初数百年的显学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