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勇  王扩建 《兰州学刊》2005,1(4):22-23
和谐社会构建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农村社会为基础,提出了利益问题是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问题,进而指出建立不同利益问题的解决机制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了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问题。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一是何谓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二是为什么要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三是怎样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社会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是和有效的社会控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重视并加强对社会控制的概念、手段、途径和方式等相关理论的研究,阐释社会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等,为建立完备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社会管理,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安全,改变目前社会的弱控制状态提供理论指导,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存发展和人道尊严,关乎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关注和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研究应对问题的制度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的分析,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收入分配关系调整这一问题的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差异与和谐的关系,从实证中探明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表现和原因,探索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思路,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精神下,关注收入分配"不公"这一社会现象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推动收入分配法制化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都具有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在现实中,两者都具有相对性。即使是相对的,社会公正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社会公正问题的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揭示了社会公正的现实道路,不断发展是在构建过程中解决公正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社会关系可以分为"横向社会关系"与"纵向社会关系".社会和谐也可以相应地分为"横向社会和谐"与"纵向社会和谐".相对于人们关注较多的横向社会和谐,纵向社会和谐更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纵向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第二,纵向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决定横向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第三,促进纵向社会和谐比促进横向社会和谐更为困难;第四,纵向社会不和谐是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卢霞  张娜 《东南学术》2005,(4):19-28
基于对传统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改革前期对社会管理观念上的忽视以及转型过程中传统解构与现代建制之间的断裂,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着各种多元性、复合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在角色界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相关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缺陷.认清我国目前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分析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缺陷,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对于我国形成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还面临着一些十分现实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我国就无法实现和谐社会。文章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芳 《北方论丛》2010,(5):128-130
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内在动力不足、外在约束不够.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应注重平衡、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本土化;考虑顺位、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确立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是复杂系统理论的特征,在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基础上,提出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为认识与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晏荣 《天府新论》2005,(Z1):8-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步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的就业问题;建立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7,20(5):108-113
构建农村牧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对农村牧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及问题,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全面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政策逐渐成为-个热门词汇,无论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但迄今学术界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持一种"问题取向".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演变,社会政策基本上是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展开的,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转型期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具体的社会问题."问题取向"虽然使社会政策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迅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政策体系,都存在着明显的缺憾:(1)"问题取向"虽然可以循着解决问题的进路,迅速地进入"问题",但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变动不居的,如果社会政策长期随"问题"而动,就会成为"问题"的附庸,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陈琼 《兰州学刊》2007,(7):10-12,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社会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社会转型期,执政党面临社会利益分化、贫富分化和社会结构分化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等多种挑战,必须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组织整合为重要手段,建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和谐视野下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平衡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调问题.从法治角度审视,通过"权力"与"权利"的均衡配置,达到二者的互动平衡,是逐步消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关键;彰显和保障公民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规范政府权力,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周兴福 《兰州学刊》2005,(3):4-7,12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转型期"中国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政治产物,他所提出的"人民内部矛盾"与当今社会中的"社会矛盾"这一概念在实质内涵、解决方法、持续时间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正确评价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应从其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等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合理运用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相似文献   

19.
汪清  苗文玉 《学术探索》2005,46(3):44-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活动主体,以人为着眼点,人类社会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由二者决定的人自身关系这三大领域。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实现这二者和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干群关系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文章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改善干群关系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坚决摒弃把人当符号、见事不见人的思维;彻底清除封建专制思想的残余影响;逐步强化民意在选用干部机制中的权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做大"蛋糕"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