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主人公,有时像处在人生开始时,有时像处在人生结束时;有时怀恋过去,有时憧憬未来。分别如叔本华人生哲学阐述的那样:有时“眼前展现出一片宏伟的未来”,有时“看到的是一漫长的过去”,有时产生“一步步迈向断头台的死囚的感受”,有时“从存在或意志角度认知事物”,有时“认为自己身上一切都是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2.
英语Parallelism译成汉语时分别为“对偶”、“排比”或“排偶” ,因为它在文中起的修辞作用不同 ,有时它相当于对偶的修辞方法 ,有时它又相当排比修辞方法。它的格式除在句法结构上相对外 ,有时也在音律、韵律、语法、语音等方面相对  相似文献   

3.
一、略论动词前的“为”古汉语中的“为”,当它出现在名词、代词之前时,其词性比较容易鉴别,它有时是动词,有时是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组成动(介)宾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为”有时也出现在动词之前。这种  相似文献   

4.
普通辑缉书用“或”字表达选言判断连结项,但“或”字句并不都表达选言判断,它除了表达选言判断外,还麦达联言判断、模态判断和性质判断等。表达联言判断时,其中“或”字有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和”,有时是“有的”的意思,但都表并存关系;表达模态判断时,其中“或”字是表或然的模态词;表达性质判断时,其中“或”字一般表“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5.
白杨 《北京纪事》2015,(11):95-97
当年,哥哥13岁,我10岁,他开始学习俄语。每天下学归来,见他用早已成古董的蘸水钢笔,认真地写着美轮美奂的俄语字母,艳羡不已,期盼着早日说上嘟噜嘟噜的俄语。  相似文献   

6.
古诗云:“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短短的四句诗道出了春天的气候和物候特点。春风“有时好”“有时恶”说明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乍暖还寒。而没有春风时“花不开”,花开后又常常被春风吹落,则是典型的物候现象。植物是这样,人在春天是否受到气候的影响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三”能作“终”、“极”解,是同古代哲学思想分不开的;“三”言“多”时,往往可直接释为“多”或“多次”等,言“少”时,需随文释义;“三”反映了古人“三位一体”的思维逻辑;“三”与“参”在古文献中常互通互训;“三”在古文献中有时同《易》学和五行说搭界。  相似文献   

8.
“こと”、“の”作为形式体言,都可以代表“事情”,有时可以替换使用,有时必须用“こと”,有时必须用“の”,使用起来区分很难。从后续词的用法规律上“こと”、“の”的“抽象”和“具体”的语法特征上看,形式体言的语法特征与后续词的词性要求有着互相适应、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詹媛 《百姓生活》2012,(5):77-77
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有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有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有许多危害。  相似文献   

10.
“其”作代词时,一般用作定语,或主谓结构中的主语、分句的主语、复指成分的主语。在作主谓结构中的主语和分句的主语时,“其”有时等于所称代的对象加上一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细致比较了汉语的“了”与俄语的“л”的异同。指出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表示过去。也指出了汉语的“了”在体方面表示完成或变化,有时不表示过去时。  相似文献   

12.
德拉·霍尔1994年在辛辛那提“好前程”婚姻介绍所登记时,其个人档案中有一栏这样写道:“我很温柔,也很敏感、有时百依百顺、有时又很放肆。”然后,她又挑逗性地补充道,“我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女人”。 现已45岁的德拉娇小而娴静,这个白肤金发碧眼的离异妇女成了介绍所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很是令人感兴趣”,一位约会对象回忆说,“她面带愠色,谈话时带有孩子般的稚气”。 通过婚姻介绍所,德拉为自己又找到了新的丈夫,55岁的胸外科医生达里尔·萨特瑞斯。他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文赋》札记二则阐释了《文赋》中重要的词语:“体有万殊”之“体”、“离方而遁员”,认为“体”字应训为器物的形体、形状;“离方而遁员”意为为了描状时做到穷形尽相,有时不妨可以离开常用的方法、规则。  相似文献   

14.
“处”字在唐宋词中,一般都是作“地方”、“处所”解,表空间概念.有时也作“际、时”解,表时间概念.对此,王锳《诗词曲语词例释》已有论述.这里我们要讲的是“处”字的一种特殊用法:一身同时兼二任,既作“地方”、“处所”讲,又作“时、际”解.且看几例:李珣《南乡子》:“相见处,晚晴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创建,有着重要贡献。从已收集到的史料可以看出,藏族先民所具有的数与形概念的发展过程,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祖先基本相同,但又独具特色。 数的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数的概念的产生 早在石器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用简陋的石器打猎,有时获得野兽,有时一无所获,促进了“有”与“无”概念的诞生。当获得野兽时,有时仅有一只,有时又多一  相似文献   

16.
量词家族成员众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而且让我们的文学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如:一“头”牛,一“匹”马,一“口”猪,二“条”狗。一“峰”骆驼,一“尾”鱼,都是说动物,却不重复,真是多姿又多彩。说到书,那更是名目繁多——有时用“卷”,有时用“册”,有时用“本”,有时还要用“部”。  相似文献   

17.
我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妈妈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做功课时,妈妈有时会突然喊道:“把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喊:“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又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不耐烦。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妈妈根本不必唠叨。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一八四七年,恩格斯就直言指出:“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根据什么得出了如是冰炭不相容的判断呢?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的,而只是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人的尺度来衡量他”。本文试图从马恩对歌德的分析评价中,看他们是怎样用“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去评价作家的。  相似文献   

19.
《乌台诗案》一名《乌台诗话》(见《眉山诗案广证》卷 2 ) ,却有悖于“论诗及事”或“论诗及辞”的“诗话”传统。但换一种眼光来看 ,诗案中有时涉及作诗本事 ,有时供出诗作或某些诗句的用意 ,则“论诗及事”、“及辞”还是时或有之 ,只不过作者多半迫于外力言不由衷罢了。因此 ,《乌台诗案》实在是一种“变形”的诗话。关于诗案供状迫于外力言不由衷 ,前文已有所触及 ,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以见其荒唐可笑。《和李清臣韵》云 :“羞为毛遂囊中颖 ,未许朱云地下游。”前句姑置不论 ,后句用了一个典故 :“朱云 ,汉成帝时乞斩张禹 ,汉成帝欲诛之 …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用语言给事物命名时,有时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语言的概括性、有限性、滞后性以及语言的讹变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语言中“名不副实”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