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方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民族地方得以发展的法律保障。但是至目前为止,作为民族地方立法的重要法律形式,即自治条例,在我国的5个自治区仍然是一项空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制定《自治条例》为例,阐述了加快民族地方立法工作的基本依据、所需条件、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等,以期对民族地方立法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权有其权利、制度和社会的法理基础。在权利角度,依据权力应当来自权利的原理,立法变通权来自少数民族成员在法律规范中表达其社会性文化的权利,也是实现各民族成员权利平等的必要方式。在制度角度,为了构建立法变通权,《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做了原则规定,《立法法》和相关法律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制定形式、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三方面存在不同的具体规定,应当根据宪法精神对相应法律规定做目的限缩解释。在社会角度,少数民族的习俗规范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秩序,立法变通权既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规范,又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地方立法贯彻"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原则,无论是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立法程序都要立足于民族地方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地方立法要体现科学性,使民族地方立法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要求,民族地方立法工作者要培育法理素质,提高立法的科技含量;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地方立法要为民族地方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民族论坛》:民族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您为我们谈谈民族立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和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刘莲玉:民族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  相似文献   

5.
书坊     
《中国民族》2014,(12):80-80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研究》 本书综合运用民族政治学、宪法学、民族学、立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按照先规范研究、后实证研究的框架,对自治立法的自治属性何以成立、立法自治的法理基础和现实根据、立法自治有何重大政治价值、立法自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立法自治的实现形式又是什么、立法自治实践现状如何、制约立法自治实践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立法自治的水平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做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初步构建了民族区域自治中立法自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过30多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法条制定较缺乏连续性和条理性、立法存在诸多空白、法条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差距等问题。进入新时代,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有效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填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空白;要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立法体系,完善立法程序;要强化当地人民的参与,深化立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民族地方的经济工作,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立法工作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宗教特点,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人文优势,使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立法成为逐步缩小的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共同面临的时代主题。本文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较深刻地阐述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升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118-120
2003年9月1日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关于民族法律援助的相关问题,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需要从立法到具体法律实践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 及地方立法权的重新确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对我国第一项地方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楚 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进行了个案研究与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地方少 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芳 《民族论坛》2013,(6):69-72
根据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的民族自治区既享有作为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立法权,也享有制定自治法规的立法权。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实践中,由于所行使的立法权性质不同,所创制的立法成果形式在立法权限、立法内容、立法程序及立法作用等方面均有所区别。本文拟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成果形式进行法律分析,以期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法制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是推进我国地方乃至中央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需要。本文作者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对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最早的民族法可以追溯到秦代的《属邦律》,而"民族法"的正式称谓则是源于恩格斯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及的"英雄时代"的"雅典民族立法",但是与民族法相对悠久的历史不同,在我国民族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则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民族法学是以民族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属于社会科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民族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亟待研究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民族立法工作不平衡,且严重滞后;民族法律体系不配套,法与法之间衔接难;变通权行使远未到位;自治法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不明显,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立法技术、法律规范和立法程序不完备,缺乏法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文章从思想认识、自治法规的立法体制、权限范围、批准程序和效力等级、民族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究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提高对民族立法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理顺立法权限和立法体制,科学编制立法纲要、规划和计划,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族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机制,加强民族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强调了搞好民族立法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立法体制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民族立法体制,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民族立法在遵循国家统一立法原则的同时,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有权变通上级立法主体的立法内容.这既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又有利于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但民族立法的质量低与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难以出台,阻碍民族法制建设发展.对此,笔者建议:明确并坚持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早日出台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民族立法既要针对本民族的具体实际,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民族立法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民族研究》2012,(3):13-23,107
本文探讨了陕甘宁边区民族立法实践的理论、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通过对具体立法进程及内容的呈现,研究了边区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与实践情况;分析、总结了边区民族立法的特色、经验及不足,充分肯定其历史意义。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立法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中,建构平等和团结的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进行制度和法律建设的伟大探索,是当时边区人民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立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的价值取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的途径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田钒平 《民族学刊》2020,11(4):13-26, 120-121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景下,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而通过科学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则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的民族法律规范体系虽已基本建成,但仍存在一些法律原则的表达不够严谨、法律概念的界定不够准确、法律规则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完整、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够完备和和谐等缺陷和不足,难以满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通过法治方式有效协调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这就要求立法者应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科学立法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要求,妥善处理法律规范体系与现实需要的适应性和可执行性,由此才能为通过法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从科学立法与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的关系来看,遵循依法立法,是保障法的形式合理性的前提;坚持民主立法,则是保障法的实质合理性的根基。为提升立法的科学品质,必须健全违宪审查机制、协商民主机制和立法理论形成机制,确保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原则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促进法》与民族立法的衔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国家制定《西部开发促进法》迫在眉睫。文章探讨了《西部开发促进法》与民族立法衔接的相关问题,指出唯有二者有效衔接,才能形成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满族入主中原后,如何正确处理与北部蒙古族的关系,是清廷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清廷吸取总结了历代民族统治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先后制定了《盛京条例》、《蒙古律书》、《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和《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等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