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问题何在,如何解决?经济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设想。主要有三类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它内部的经济关系不协调,因此主张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形式的条件下,对它内部的经济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由于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论进行怎样的调整和改革,这个基本制进是不能动摇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企业缺乏自主权益,不能发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因此主张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为具有全民和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六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三个条例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企业领导体制的目标模式,确立了厂长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无疑,这个目标模式相对于由党委包揽企业种种事务的企业领导体制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然而,从前阶段试行的情况看,现行厂长负责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八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全民企业法),规定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全民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这是我国全民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与过去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相比,基本解决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使全民企业建立起了一个集中统一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但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在厂长负责制这种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一九七九年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济界和理论界正在讨论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否应实行自负盈亏的问题。不少同志认为自负盈亏是企业扩大自主权的必然发展趋势;但也有同志认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负盈亏是与企业的性质不符的。木文试图论证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只有根据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性质,实行区别对待,采用多种经营管理办法,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各种类型企业及其职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着手进行试点。其中关于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核算制,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利的界限就分不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核算制问题,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合作不仅越来越普遍,而且越来越重要。高校和企业科技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一、高校和企业科技合作的基础我国目前的企业大致可分为:国营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分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六种类型。尽管企业的所有制不同,运行机制也有差别,但是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否能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的活力,使全民所有制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认真思考的理论课题。我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经济学界过去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即由生产资料所有者来直接经营。把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混为一谈,在实践上的后果是使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经营执行者虽然能了解本企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但无权解决;而拥有权力的机构却不可能了解企业具体情况。这种状况是严重地束缚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结合上指明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可适当分开的客观依据,这对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改革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情况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企业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必然是利润。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对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能不能实行自负盈亏的问题,大家的意见还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国营企业自负盈亏,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蒋学模:《国营企业岂能“自负盈亏”?》,见1979年7月17日《财贸战线》)“自负盈亏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相容的。” (吴凯泰:《全民所有制企业不能实行自负盈亏》,见《经济管理》1979年第9期)我的认识恰恰相反,自负盈亏不仅不会否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而且正是由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出的内在要求。虽然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股份经济作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种基本经营形式,是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问题。依据近年来我国股份制试点的实践,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社会主义股份经济的基本规定及其一般规律,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股份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租赁经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将会发生变化;随着企业“复合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出现,企业中全民所有的财产所有权的主导地位也会发生变动;但这种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突破了我国原有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形势,而且,全民所有制经济本身改革的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了。在进一步深化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中,股份制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争议,笔者拟就股份制问题的性质、发展意义及可行性等基本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在改革的重点已经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首要的和基本的环节,是关键之着,而确实加强各种形式的经营管理责任制又是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的主要措施。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关系的钥匙,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更好地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把企业搞活。它对于加快改革步伐,把生产搞上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观点,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深化企业改革、搞活企业的方向和原则。 一、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因的认识 认清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因,是正确理解两权分离方式和设计两权  相似文献   

16.
两权分离是当前全民有制企业体制改革的热点,有人认为两权的重当分离是深化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关键。但是,深入的分析表明。两权分离仅仅为搞活企业提供和创造了一个适当的条件,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划分企业类型不应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标准,而应以生产经营管理权为标准。在原有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经济的主体;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自营企业应该越来越多,逐步成为经济的主体。实现国有企业自营化的途径,有承包和租赁、出售制、股份制等。文章还就如何从宏观上对自营企业进行调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其中之一是要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实行在全体上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统一性和局部上保证各个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这个概括是依据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当前理论界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时,一般认为,多种分配形式的存在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决定的。但我认为,就是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同样存在着除按劳分配形式以外的其他分配形式的客观必然性。认真地运用这些形式,对于增强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按资分配的形式,按资分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作用等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合作不仅越来越普遍,而且越来越重要。高校和企业科技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一、高校和企业科技合作的基础我国目前的企业大致可分为:国营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分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六种类型。尽管企业的所有制不同,运行机制也有差别,但是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都要生产和销售产品,从产品的销售中获得利润,上交国家利税,组织扩大再生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产品的质量、价格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