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农牧业普查面临的新形势及这次普查的重大意义1996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区农牧业普查,普查成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掌握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真实情况,制定和完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近十年来,党中央为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  相似文献   

2.
郭艳丽 《青海统计》2006,(11):18-21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此次农业普查涉及我省402个乡(镇),4174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底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普查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我国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普查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单位、农村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普查制度,我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1996年我国曾成功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为国家全面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状况和基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将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这次农业普查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各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跨入新世纪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要发展、农业要稳定、农民要致富、城乡要统筹协调发展,都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准确的政策支持,需要有全面、扎实、准确的普查信息提供决策基础。因此,国务院决定,我国将以2006年12月31日24时为标准时点,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是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基本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关系到2亿多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大事。开展普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情。通过农业普查,将进一步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我省农业普查面临的任务 国务院决定1997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难度也相当大,是我们国家历次大型社会调查前所未有过的。 1、调查的工作量大。全国涉及9亿农民、2亿多农户;我省涉及1900万农村人口、470万农户和5万个乡及乡以下乡  相似文献   

7.
农业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情况,掌握我国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基本信息。针对目前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和体制状况,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普查是对“三农”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政府  相似文献   

8.
沈国良 《浙江统计》1997,(11):35-36
农业普查是一项大规模的统计调查活动,确可称之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进和优化,均能使普查的最终结果更接近普查内容的真实状况。而农业普查方案尤其是普查对象的规定和基本内容的制订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基本内容是以生产要素为主体,同时全面调查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普查内容基本切合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和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实际状况。这一中国历史最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可以提供全国及各级行政区域基本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数据及部分规模数据。…  相似文献   

9.
金华市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表明,解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社区环境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农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坐车家门口,看病不外求”等愿望在一部分农村和一部分农民中已成现实,其中有的已经过上小康生活。但是农村社区环境改造和建设还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满足不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社区环境建设任重道远,还要作出更大努力。一、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和差距农业普查资料显示,至1996年末,金华市5941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在我省取得了园满成功,但笔者认为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具体操作中,尚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一、普查方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普查时点标准时间的确定与农村实际情况有一定矛盾这次农业普查的时点指标的标准时间是1996年12月31日(访问登记和复查从1997年1月1日开始到1月31日结束),从黑龙江考虑,一方面,这一时期,正是农民忙着准备过年(每年春节一般在2月初,1997年春节为2月7日),事情较多,心里因素较复杂,而且乡、村忙着收益分配工作等阶段;另一方面,农户的农业生产结束时间较长(一般10月末),不利于对调查表中有关项目的回忆,易产生提供误差。2、普查登记的范围不够全面,没有囊括所有农村住户和生产单位按照《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办法》中第一条所述,普查是要准确掌握“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清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概貌”,而在实际普查中,则只对农村住户(指在农村长期居住、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住户,不包括五保户、非生产经营户)、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行政村、乡镇、非农乡镇企业和农业用地等进行填表普查。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如职工户、寄居户(居住在农村、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五保户和非农、非乡镇企业的生产企业(在农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月25日,张启根副省长主特召开省政府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会上,张副省长就全。何充分认识第一次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下大力气把这次农业普查搞好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机在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始终是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天下定,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整个国家才能繁荣富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重新组合的趋势不断加快,兼业农户不断增多,规模经营已初具雏型,农村劳动力在一…  相似文献   

12.
陈炜 《浙江统计》2006,(11):48-48,F0003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次在新形势下囊括“三农问题”的全面普查,涵盖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方方面面,普查任务十分艰巨。而普查登记又是整个普查工作的重头戏,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可以说普查登记质量是农业普查工作的命脉。本次农普有五大类普查表,其  相似文献   

13.
农业普查,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牵动着亿万农民群众的心。为了搞好农业普查,多少人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农业普查的第一线,多少人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在自已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义乌市上溪镇党委委员楼秀球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主任,就是责任”老楼是上溪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委员兼纪检委员,今年又多了一个头衔——上溪镇农业普查办公室副主任。这样,农业普查的干斤重担就落在老楼肩上了。用老楼的话说,农业普查开始以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农普未结束,我的心总是悬着的。事实也正是如此,老楼走马上任后,一手抓“中…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目的是查清农业、农村和农民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资源以及农民生活状况。农业普查宣传动员作为舆论先导,是推进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农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分析这次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特点,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十年前的第一次农业普查相比,宣传对象的思想认识、文化程度、配合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 系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 展的核心问题。脱离了解决“三农问 题”,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根本无存谈 起;没有健康的农村作基础,城镇化、 工业化就失去了根基,一切都会变成 “空中楼阁”。当前,在我市到达了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 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 和能力的时刻,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是历次普查无可比拟的、。因此,农业普查表式的设计,既要科学实用,又要符合基层实际,精练、方便,便于操作,才能提高数据质量,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普查任务。本文依据农业普查的实践,就表式的指标设计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一、指标用城及调整农村住户调查表(A601表)是整个农业普查的基础表.面最广,量最大,涉及千家万户,普查员要串村走弄,逐户上门登记。这张表的设计要尽量简便,指标不宜过细。1.A601表第二、第六部分家庭外在人员情况…  相似文献   

17.
继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于2006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一、小康建设,成绩喜人小康建设是统揽整个农村工作的牛鼻子,太原币委、币政府按照“依托城市,建设农村,服务城币,富裕农民”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基本思路,“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梯次推进”,全币上下奋力拼搏,使太原市农村小康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截至1997年,全币累计有66、的县(币、区)、62.65%的乡(镇)、61%的村、80.67%的农业人口达到了小康标准。太原市多数农民由温饱跨入小康,全币农村基本上从温饱型跨进了小康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农村小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目标进程及差距…  相似文献   

19.
蔡兴华 《中国统计》2001,(12):35-35
周期性普查是我国基本统计制度之一。每十年中进行的人口普查、三产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及逢一、六年份进行的基本单位普查和1%人口抽查调查都是全国性普查,每项普查都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决定普查成败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满足普查需要的经费支持,所以,经费问题是关系普查成败的关键环节,或称“瓶颈”问题。造成这种棘手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央政府要数字,地方政府拿钱,权利与义务脱节。大凡全国性普查,都是由国家编制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其数据均是满足最高决策之需要而设置的,如第五次人口普查正…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为了准确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清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概貌,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计划目标以及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定于1997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二条 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村住户、乡镇企业、行政村和乡镇。每个调查单位都必须按照所在地、或所属系统的原则进行登记,一个单位只能在尸个地方或一个系统登记,不得重复和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