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学界对龙启瑞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侧重点在对其诗文集的校注、整理和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的分析等方面,对音韵学著作《古韵通说》,至今未进行研究。《古韵通说》分通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前后附友人的书序、题词。龙启瑞在《古韵通说》一书中提出了"转音说"。"转音"就是指双声字可以辗转为韵通押,这种现象存在于古今语言和各地方言中,但合理与否,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2.
姚鼐(一七三一——一八一五)字姬传,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进士,以庶吉士散馆,任礼部主事,迁刑部郎中,四库馆开,任纂修官。书未告成,以病先归。归后历主安徽敬敷、南京钟山、扬州梅花诸书院,凡四十年,启迪后进,孜孜不倦。嘉庆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  相似文献   

3.
记载合肥地方史事的方志,流传最广的,当首推嘉庆九年合肥知县左辅纂修的《嘉庆合肥县志》。左辅,江苏阳湖人,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嘉庆五年以知县官合肥。左辅很重视县志,认为“时盛时衰,治之流也;何以盛,何以衰,治之源也”,而“教养之术,因时地而异,其施以求得所宜,必知其邑古今受治之盛衰、得失、沿流、积渐之故”。他的这种和方志名家章学诚一脉相承的“史为经世”  相似文献   

4.
关于清代前期的贵州各府人口,史籍记载较多。但比较系统的只有康熙《贵州通志》、乾隆《贵州通志》和《嘉庆重修一统志》,分别记载了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贵州各府人口数。  相似文献   

5.
“生平无事可述,惟读书数十年,著书百余卷耳。”——东塾先生《自述》一八一○年(清嘉庆十五年庚午春二月十九日)生。一八一六年(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六岁。入塾,读《论语》。一八一八年(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八岁。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一八一九年(嘉庆二十四年己卯)九岁。读《孟子》、《诗》、《易》、《书》。一八二○年(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十岁。读《尚书》、《礼记》。一八二二年(道光二年壬午)十二岁。读《左传》。一八二七年(道光七年丁亥)十七岁。肄业于粤秀书院。“复问诗学于张南山先生”,“问经学于侯君漠先生。”(自述) 一八三一年(道光十一年辛卯)二十一岁。读《四库简明目录》。一八三二年(道光十二年壬辰)二十二岁。读《禹贡锥指》。学算。一八三四年(道光十四年甲午)二十四岁。著《汉地理图》。读《文选》,治《谷梁春  相似文献   

6.
冯敏昌,字伯求,号鱼山,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生平遍游五岳,晚年为广东粤华、粤秀书院院长,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有《小罗浮草堂诗集、文集》传世。其诗雄深雅健,岿然为岭南一大家,书法则与黎简、吴荣光、张岳崧并称粤东四家。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列其生卒年为一七四七(乾隆十二年)——一八○六年(嘉庆十一年),六十岁。(见原书623页。)近人于今为文考证,云:“按《楚庭耆旧遗诗》九刘彬华《挽冯鱼山前辈》云:‘春摧铁树花。’原注:‘公以丁卯生,今年适值丁卯。’当卒嘉庆十二年,年六十一。”(于今《<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献疑》,载香港商务印书馆《艺林丛录》第一篇。)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中的爱国者姚莹蔡晏平姚莹(一七八五———一八五二年),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出身于一个中下层的士大夫家庭,嘉庆十三年中进士,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出任福建平和令,从此踏进官场,历任龙溪令,台湾令,噶玛兰通判,台湾兵备道,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他...  相似文献   

8.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是我国继刘知几之后的又一位颇有建树的史学理论家。自从“五四”运动之后,胡适提倡研究章氏的吏学理论,人们对其理论评价越来越高。本文根据自己学习章学诚著作的体会,谈一谈对章氏“史德”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仁。  相似文献   

9.
张穆的《蒙古游牧记》是研究清史、研究边疆史和历史地理者,不可不读的著作。最近,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的点校本(张正明、宋聚成点校),为学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张穆(1805——1849),字诵风,本名瀛暹,字硕洲,后以硕州为号。山西平定人。其祖父张佩芳,乾隆进士,历任知县、知州等官。其父张敦颐,嘉庆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张穆11岁时,母亲过世。过三年,父亲又去世。由继母抚养教育,幼年遭遇坎坷。道光十一年(1831)以优贡考取正白旗官学。十九年(1839),应顺天乡试,  相似文献   

10.
谴责小说的先声——《蜃楼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在清初社会大动乱后,曾经一度沉寂。从雍正后期到乾隆、嘉庆时期,在新的社会条件、思想潮流及文坛风气下,明中叶以来那种感时而为、发愤而作的优良传统重新被继承发扬开来,环绕着一代宗匠之鸿篇杰构《儒林外史》、《红楼梦》,一批二、三流的佳著力作也应运而生,《蜃楼志》即为其中之一。《蜃楼志》,或称《蜃楼志全传》,二十四回,约十六万字,存嘉庆十二年丁卯刊本。郑振铎在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见为嘉庆九年刊,较上述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所列嘉庆十二年的“原刊本”更早更接近稿本。诸本首罗浮居士序,题“庾岭劳人说,禺山老子编”,末卷均署“虞山卫峻天刻”。  相似文献   

11.
吴镇,字信展,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祖籍甘肃会宁,后迁临洮。清康熙六十年(1721)生于临洮,卒于清嘉庆二年(1797)。吴镇生于书香门弟之家,五六岁起,废寝忘餐,缀学写诗弟进士,官兴国州牧,进沅州守。在沅州,兴修水利,兴办农桑,深得民信。近六十时还家,曾组织“洮阳诗社”。吴镇创作,极为严肃,每成一诗,总要反复吟诵推敲,一字不当,决不婪惜,断然燎之。故一生写诗将近万首,而存者仅百之二三。清代大诗人袁枚(子才)在《随园诗话》中说:“近日十四省诗人佳句余多采录诗  相似文献   

12.
阎若璩,字百诗,别号潜修老人,山西太原人,侨寓江苏淮安。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卒子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享年六十九岁。他于宦途很不得意,终老仅一介书生:但在清代经学研究领域却颇负盛名。嘉庆间,江藩所撰《国朝汉学师承记》,就把阎列为榜首,承认他对于汉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云南古代著名碑刻《龙颜碑》,立于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碑主龙颜历经晋末宋初二代,是当时的宁州霸主,南中“大姓”。碑阳撰文凡九百余字,至今除少数残损外,其余仍清晰可辨,它是今存的晋宋时期最富有学术价值的珍贵文物之一。碑的研究工作,始于清代嘉庆年间,许多学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碑的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与《湖北通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于清乾隆三年,卒于嘉庆六年(1738——1801),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其父名镳,乾隆八年进士,十六年(1751)任湖北应城知县,章学诚随父至应城,时年十四岁。自此之后,章学诚的生平事迹及其方志学理论与实践都和湖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 章学诚自幼不喜章句之学,而好读史,十五六岁“识趣则不离乎纸笔,性情则已近于史学;塾课余暇,私取《左》《国》等书,分为纪表志传,作《东周书》,几及百  相似文献   

15.
朱琦(1803—1861),字伯韩,号濂甫,广西临桂人.其父朱凤森,曾作河南浚县知县,颇有政绩.家庭生活不富裕,所谓“冬夜寒无裈,生事日迫感.赤骨耐艰苦,僻性莳花竹.”(《述训》)朱庆受其父影响较大,从小勤奋好学,道光十一年(1831)参加省会的乡试,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举.道光十五年(1835),进京赶考,中进士.起初官授编修,后升给事中,官至监督御史.因直言敢谏,“直声震天下”(《临桂县志》),与陈庆镛、苏廷魁等均“慷慨言事”,时人谓之“谏垣三直”.由于统治者的血腥镇压,文字狱的残酷株连;许多知识分子都害怕了,“上下容默,士气萎糜,而言官尤不称”(《朱伯韩先生传》),多年来,形成“谏官不言事”,而朱琦“独抱隐忧”(同上),舍身进言,于是声名日隆.朱琦“气节鲠亮”,在朝廷上直言不讳,侃侃廷泽,痛陈天下大事,因而与当权者不合,许多条陈都不被采纳,一道道奏章被束之高阁,当局对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建议都不予理睬.朱琦自认为既然意见都听不进,才识不能施展,白说也无益,遂愤而亟请告归.家居数年,锐志潜修,著书立说.友人龙启瑞称赞他:“多君有才号国器,经济博通世无比.”(《送朱伯韩前辈》)  相似文献   

16.
提起张美如,人们多知道他是清代甘肃的一位书画家,其实他不仅擅长书画,而且工诗,并以毕生精力从事于教育工作。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卷十一有张美如的小传:“张美如,字尊五,号玉溪,甘肃武威人。嘉庆戊辰进士,官御史。工山水,澹远似云林,苍厚似大痴。兴之所至,挥翰伸纸,顷刻立就。然不肯多作,故流传绝少。”蒋宝龄对张美如的山水画,评价是高的,认为在元代大画家倪瓒、黄公望之间。只是“官御史”是说错了。孙濌公的《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张美如条,就是根据《墨林今话》写的,但他却把“嘉庆戊辰进士”的“戊辰”,误为“戊午”,这是需要更正的。商承祚、黄华的《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说张美如是“嘉庆三年(一七九八)进士”,就是沿用孙氏的书而弄错了。  相似文献   

17.
吉林地处偏远,在我国古代史上,较中原地区开发甚晚,科技史资料更少。而客居吉林的女科学家王贞仪,在数学、天文、医学等方面的著述,则给我们留下一分难得的珍贵遗产。王贞仪,字德卿,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死于嘉庆二年(1797),只活了二十九岁。清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把她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史学家班昭并列:“班昭之后,一  相似文献   

18.
黎简,字简民,号二樵,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是清中叶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有关他的生卒年,在解放后出版的书刊中有三种不同说法。一种是一七四八(乾隆十三年)——一七九九年(嘉庆四年),年五十二。见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624页),新《辞海》“黎简”条即用其说。一种是一七四七(乾隆十二年)——?见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79年重印本,第四册,297页),对卒年取存疑态度。还有一种是一七四七——一七九九年,年五十三。见郭味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354页、415页)及商承祚、黄华《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上册22页)。按,第三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论梁廷楠     
<正> 十九世纪上半叶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动荡的时代。历史潮流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坚决抗御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侵略,积极著书立说,介绍西方史地,力图重新认识中国和世界,肇开一代士林风气,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梁廷楠就是其中的一个。梁廷楠,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生于公元1796年(嘉庆元年),1834年(道光十四年)中副榜贡生,“学问渊博,无书不读,大吏耳其名,咸礼聘。”历任学海堂学长、澄  相似文献   

20.
<正> 以与高鹗合作补续《红楼梦》后四十回闻名于世的程伟元(小泉),同时也还是一位能诗善画(自然也擅书法治印)的名手。综计现知他的画,已重新见世归入公私家收藏的有:1、1801年即嘉庆六年辛酉夏五月摹董其昌“米家山法”山水扇面一帧。2、1802年即嘉庆七年壬戌为晋昌祝寿“指画”《十二尊象·罗汉册子》一件(实系从六条屏幅上剪贴、改装而成)。3、不知年月的松柏交缠“双寿”大中堂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