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和确立 中国共产党确立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的历史过程。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就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主张,指出如果把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强行统一于军阀的统治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蒙古、西藏、新疆三部成立民主自治邦,与中国本部统一起来,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二大的主张精神是,把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联系起来,设想用联邦制统一中国。1928年7月,党的六大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六大的主张是把国家的统一与少数民族自决权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从它诞生的时侯起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主张中国所有民族一律平等。早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联邦;”①“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和中国本部生关系由各该地民族自决.②特别是到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军工作的指示中,第一次把我国汉族以外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苏联共产党关于联邦制的思想对苏联联邦制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使得苏维埃联邦制具有其自身特点,即:它是民族联邦,受党的集中制影响,要向单一制过渡,承认“双重主权”,有一个核心成员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苏维埃联邦制的特殊矛盾:联邦制与单一制的矛盾;向心力与离心力的矛盾;各民族之间法律地位上的矛盾。由于苏维埃联邦制本身的特殊性,它在后来发展中出现的某些向单一制的变化不能被完全说成是联邦制的“变形”。党、军队、意识形态是苏维埃联盟的稳定因素,而联邦制矛盾中不利的一面又影响到联盟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创始人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杰出贡献。 1 毛泽东提出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途径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如何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方面,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苦探索过程。从1922年党的“二大”到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前,在党的文件和党的负责人的文章里,对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曾经有三种提法:有时提“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有时提“承认民族自决权”,“成立独立国家”;也有时提“建立自己的自治区域”。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国的现代多民族国家,但也生成了现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外蒙古的独立,西藏的“驱汉”,新疆的泛突厥运动,满洲国的创立,内蒙古的统一自治运动,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所有这些都是创建民国之后生成的问题。与中华民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之大道,那就是: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这个国家。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  相似文献   

6.
[摘要]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设计,从“联邦”到“自治”,经数十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制度,其发展轨迹,是在实践检验中“制度自信”的光荣过程。云南边疆民族区域自治在正、反两方面躬历的经验、认识与实践中的成效,是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自信”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7.
二、元明清时期的草原文学公元12O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34年,蒙古与南宋军联合灭金。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版图。元代的疆域,史称“北逾明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乙。)实际上是东、南到海,西到新疆及以西,西南包括西藏和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游牧民族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发展到力量最强的时期。蒙古最早见于《旧唐书》之蒙兀室…  相似文献   

8.
[摘要]1911年10月,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时,沙俄政府积极支持外蒙古部分封建王公、贵族宣告外蒙古地区“独立”,揭开了外蒙古地区脱离中国的序幕。苏俄、苏联政府的领导人继承了沙俄时期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支持外蒙古地区脱离中国政府,并对中国政府施加国际压力,迫使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地区的“独立”,使外蒙古地区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  相似文献   

9.
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一卫藏,结束了西藏噶玛巴地方政权,成为总揽西藏行政大权的汗王。在固始汗蒙古贵族势力的支持下,西藏佛教格鲁派跃为蒙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特别是经1653年清朝政府的册封,就进一步肯定了固始汗在西藏汗王的政治权力和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的地位。当时,清朝对西藏的施政是通过固始汗的地方政权进行的,而这个地方政权中具体掌权办事的行政官,藏语叫“第巴”或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的民族法制 ,在以前历代民族法制的基础上已臻于完备。清代除总的制定了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民族法规 (《理藩院则例》)外 ,又先后分别制定了青海 (《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西藏 (《藏内善后章程》等 )、新疆 (《回疆则例》)和西南“苗疆”(《苗汉杂居章程》等 )地区民族法规。这些民族法规既有其“统一性 ,又有其不同之处 ,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法规各有其特点。清代的民族法规 ,对于加强边疆地区的统治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和平安定 ,保证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大家庭的巩固 ,都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62年,继董其武将军、卫立煌将军先后参观了内蒙古农牧学院,盛赞“在这里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之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排了正在接受思想改造的战犯,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主席、伪蒙古军总司令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以及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副主席、伪蒙古军上将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的李守信到内蒙古农牧学院参观,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2.
由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樊保良与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水天长主编、并由樊保良主要撰稿的《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一书,是一本论述蒙藏关系和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大事件的学术专著。蒙古汗国皇子阔端与西藏政教势力代表萨班,1247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举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成功地解决了西藏归属问题,其后元朝政府对西藏行使了有效的行政管辖。从而西藏划入中国版图,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书深入详细地反映了“凉州会谈”是西藏与祖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记,是关系史上的一大转折。西藏地…  相似文献   

13.
在 2 0世纪 ,美国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从追随英帝国主义“西藏宗主权”理论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 ,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和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奉行的西藏政策是实用主义原则和双重标准。在其需要遏制和分裂中国时才利用“西藏问题”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国家建立之初,列宁就十分重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1918年3月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摆脱帝国主义战争之后,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就提出“历史转变”是当时政治局势的特点,并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内蒙古自治运动。随着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派出东蒙工作团,不断加强与东蒙古自治运动方面的联系。经过多方努力和充分准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于1946年4月3日在承德成功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四三”会议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相似文献   

16.
《回疆则例》是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有效辖制回疆地区而制定颁行的一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司法管辖诸方面的重要的民族法规。作为清朝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之一和少数民族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疆则例》以“因俗以治”为立法原则,在体例、内容、性质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在清朝统治新疆前期为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联是“当时唯一援助中国解放战争的国家”,这种援助(尤以军事援助为突出)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大革命的进程。一、苏联对孙中山国民党早期的军事援助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苏维埃政府两次发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声明废除帝俄与中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建议恢复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与中国南北各大政治力量开始了全面的接触。1920年8月苏俄远东共和国的优林使团抵达北  相似文献   

18.
北洋时期中央权力式微,地方势力崛起,这一过程与西方自治思潮及联邦制主张在中国的传播相伴始终。"联治"含有多元合一的因素,并非"统一"的对立物。虽然"联治"有对抗北洋军人操控的中央之含义,但"统一"却始终是多数国人的政治诉求。由于北洋军政体系在"分"与"合"的争斗中趋向瓦解,推动统一的力量就只能在北洋体制之外去寻找。而以"分"为特征的北洋时期的"联省自治",也就悖论式地成了解构北洋军政体系、为形成中的国民党集权体制提供支撑的建设性因素。不过新的政治统一体却否定了自治及联邦,厉行党治,这又是多数客观上促成了这一体制的人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的货币     
革命前,蒙古没有统一的货币信贷系统,市场上流通着各国货币,有中国金、银币,银锭,俄国纸币,美元,英镑等。1921年革命胜利后中国银元曾流通一个时期。1924年6月蒙古成立工商银行“蒙古银行”,1954年改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 1924年8月蒙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增加蒙古银行贵金属储备以巩固银行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边疆少数民族通过自治运动推进自身政治发展。20世纪上半期,蒙古民族在内蒙古先后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自治运动,基于不同的动因和推动力量,三次自治运动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中内蒙古地区政治发展的主线。在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民族国家构建三重作用下,蒙古民族最终选择了与其他民族共同构建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出了光辉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成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